第二章 流体力学基础
二、连续性方程 流量连续性方程是质量守恒定律在流 体力学中的表达方式。 液体在管内作恒定流动,任取1、2两 个通流截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单位时 间内流过两个截面的液体流量相等,即: v1 /A1 = v2/A2 不考虑液体的压缩性, 则得 : q = v A = 常量
流量连续性方程说明了恒定流动中流 过各截面的不可压缩流体的流量是不变的。 因而流速与通流截面的面积成反比。
∵ 液体静止时,du/dy = 0 ∴ 静止液体不呈现粘性 液体的粘性 (3)粘度 常用的粘度有三种:动力粘度、运动 粘度和相对粘度。 1)动力粘度μ 是表征流动液体内摩擦力 大小的粘度系数。其值等于液体在以单位速 度梯度流动时,液层接触面单位面积上的内 摩擦力,即: μ=F/(Adu/dy)=τ· dy/du 单位:Pa· s(帕· 秒)
3、液体的粘性 (1)物理本质 液体在外力作用下流动时,由于液 体分子间的内聚力和液体分子与壁面 间的附着力,导致液体分子间相对运 动而产生的内摩擦力,这种特性称为 粘性。 或: 流动液体流层之间产生内部 摩擦阻力的性质。
(2)牛顿内摩擦定律 液体流动时,相邻液层间的内摩擦力F 与液层接触面积A及液层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 dv 成正比,而与液层间的距离dy成反比,即: F=uAdv/dy 若用单位接触上的内摩擦力 τ(切应力) 来表示,则:(牛顿内摩擦定律) τ= F/A = u· du/dy u-粘性系数 du/dy-速度梯度
上式表明,当体积不变时,压力的变化与温 度的变化成正比。
2、等压过程 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状态变化过程中,若 压力保持不变时,则称为等压过程,有
V1 V 2 常数 T1 T2
上式说明:压力不变时,体积与绝对温 度成正比关系,气体吸收或释放热量而发生 状态变化 。
(3)等温过程
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状态变化过程中,若温 度保持不变时,则称为等温过程,有
(2)恒定流动和非恒定流动 恒定流动:流动液体中任一点的p、u和ρ都 不随间而变化的流动。反之,为非恒定流 动。
2、过流断面、流量和平均流速 过流断面: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时,其垂直于 液体流动方向的截面。 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某通流截面的液体的 体积V,用qv来表示。 qv=V/t=Al/t=Au 单位: m3 /s; L/min. 1 m3 / s=6×104 L/min
ms / V (kg / m )
3
2)饱和绝对湿度 湿空气中水蒸汽的分压力达到该温 度下水蒸汽的饱和压力,则此时的绝对 湿度称为饱和绝对湿度,用χb表示,即
b pb /( RsT )( kg / m )
3
(2)相对湿度 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力下,绝对湿度和 饱和绝对湿度之比称为相对湿度,用 表示,即:
第三节 液体动力学 研究内容:研究液体运动和引起运动的 原因,即研究液体流动时流速和压力之间的 关系(或液压传动两个基本参数的变化规律 主要讨论:动力学三大方程 一、基本概念 1、 理想液体和恒定流动 (1)理想液体与实际液体 理想液体:既无粘性又不可压缩的液体 实际液体:既有粘性又可压缩的液体
(图2-7)
平均流速:过流断面通过的流量与该过流断 面面积的比值. v=qv/A 结论:当液压缸有效面积一定时,活塞的运动 速度由输入液压缸的流量决定。
(图2-8)
3、流态和雷诺数 层流:液体的流动是分层的,层与层之间 互不干扰 紊流(湍流):液体的流动不分层,做混 杂紊乱流动 雷诺实验 通过实验发现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时存在两 种流动状态。 层流——粘性力起主导作用 紊流——惯性力起主导作用 液体的流动状态用雷诺数来判断。
四、空气的主要性质 1、空气的性质 (1)空气的组成 主要成分有氮气、氧气和一定量的水蒸 气。 含水蒸气的空气称为湿空气。 不含水蒸气的空气称为干空气。
(2)空气的基本性质
1)密度和质量体积。 单位体积内空气的质量,称为空气 的密度,以 ρ 表示,即
m 3 2 4 (kg / m , N s / m ) V
第二章
第一节
流体力学基础
流体传动的工作介质
一、液压油的主要性质 1、密度 单位体积液体的质量称为该液体的密度。
m 3 2 4 (kg / m , N s / m ) V
2、液体的可压缩性 可压缩性:液体受压力作用而发生体积 缩小的性质 在常温下,一般认为油液是不可压缩的。 若分析动态特性或p变化很大的高压系 统,则必须考虑可压缩性得影响 。尽 量减少油液中的游离空气。
3、压力的表示和单位 绝对压力:以绝对真空为基准来度量的压力 相对压力:以大气压为基准来度量的压力
相对压力(表压)= 绝对压力 - 大气压力 真空度 = 大气压力 - 绝对压力 绝对压力、相对压力和真空度 压力单位:Pa (帕)或N/㎡(牛/米) 1MPa=103kPa=106Pa
4、 压力决定于负载 1 、 帕斯卡原理(静压传递原理) 在密闭容器内,液体表面的压力可等值 传递到液体内部所有各点。 根据帕斯卡原理: p = F/A 2 、 液压系统压力形成 p = F/A F = 0 p = 0 F↑ p↑ F↓ p↓ 结论: 液体内部的的压力是由外界负 载作用所形成,即压力决定于负载。
p1V1 p2V2 常数
即温度不变时,气体压力与比容成反比关系。
(4)绝热过程 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状态变化过程中,若与 外界完全无热量交换,则称为绝热过程,有
p11 p22 常数
或者
T1 2 1 p1 ( ) ( ) T2 1 p2
-1
在绝热过程中,气体状态变化与外界无热量 交换,系统依靠本身内能的消耗对外作功。
ps 100% 100% b pb
值越小,湿空气吸收水蒸汽的能力越
强。反之,越弱。 空气绝对干燥时, p s =0, =0; 空气达到饱和时, p s = pb , =100% 湿空气的 值在0-100%之间变化, 通常空气的 值在60%-70%范围内 人体感到舒适。气动技术规定各种阀的 相对湿度不得超过90%~95%。
(5)多变过程
一定质量的气体若其基本状态参数都在变 化,这种变化过程称为多变过程,即
p p 常数
n 1 1
0
n 2 2
当n=0时, p p 常数 , 为等压过程; 当n=1时, p 常数 ,为等温过程; 当n=k时, p 常数 ,为绝热过程; 1/ 当n= 时, n p 0 常数 为等容过程; p
t1 Et t2
200ml
φ=2. 8mm 恩氏粘度计
式中:t1 – 油流出的时间 t2-20˚C蒸馏水流出时间
恩氏粘度与运动粘度的换算关系
6.31 6 (7.31 Et ) 10 Et
(4)粘温特性 粘-温特性:温度升高时,液体分子 间的内聚力减小,其粘度下降的特性。图22所示为几种常用的国产油液的粘温图;
2、液压油的品种 主要分为:矿油型、合成型和乳化型三 大类 液压油的主要品种、ISO代号及其 特性用途见表2-1。 目前,90%以上的液压设备采用石 油型液压油,其粘度高、润滑性能较好, 但抗燃性较差。
三、液压油的选择 1、油液品种的选择 一般应根据是否液压专用、有无起火危 险、工作压力及温度范围等。可参考表2-1 来选择。 2、选择油的粘度等级 一般是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较高或环境 温度较高时,选择粘度较高的液压油。工作 部件的运动速度较高时,选择粘度较低的液 压油。 由于液压泵对液压油的性质最为敏感, 因此,常根据液压泵的类型及其要求来选择 液压油的粘度。见表2-2。
图2-5 液体内压力计算
5、 液体对固体壁面的作用力 1 )作用在平面上的总作用力 如下图,当固体壁面是一个平面时: F = Ap=πD2p/4
2 )作用在曲面上的总作用力 如图b、c的球面和圆锥,其力Fx按 式(2-26)计算。即: Px=pAx=pπd2/4 曲面在某一方向上所受的作用力,等 于液体压力与曲面在该方向的垂直投影面积 之乘积。
(3)含湿量 单位质量的干空气中所含有的水 蒸汽的质量,称为质量含湿量,用d表 示,即
d ms / mg s / g (kg / kg)
五、 气体状态方程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在平衡状态下,理想气体的三个基本 状态参数:压力、温度和质量体积之间的 关系为:
p RT
或者
pV mRT
六、气压传动系统对空气的要求 1)要求压缩空气具有一定的压力和足够 的流量; 2)要求压缩空气具有一定的清洁度和干 燥度; 清洁度:指气源中含油量、含灰尘、杂 质的质量及颗粒大小要控制在很低范 围内。 干燥度:指压缩空气中含水量的多少。
第二节 液体静力学 研究内容: 研究液体处于静止状态 的力学规律和这些规律的实际应用。 静止液体: 指液体内部质点之间没有 相对运动,至于液体整体完全可以象刚体 一样做各种运动。 1、液体的压力 定义:液体单位面积上所受的法向力,物理 学中称压强 ,液压传动中简称压力 。用p 来表示 F
p lim
A 0
A
2、静止液体压力的分布 在外力作用下的静止液体,其受力 见图2-3。
基本方程: p=p0+ρgh 重力作用下液体上的压力分布特征: 1)任一点处的压力由两部分组成:液面 上的压力和液体自重所形成的压力; 2)静静止液体内的压力随液体深度呈直 线规律分布; 3)深度相同的各点 组成等压面;
对定量气体:
p1V1 p2V2 T1 T2
只要压力不超过20MPa,绝对温度不低于 253K,对空气、氧,、氮、二氧化碳等气体, 该两方程均适用。
2、理想气体状态变化过程 1.等容过程 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状态变化过程中,若体积 保持不变时,则称为等容过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