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调查报告
2
———————————————————————————————— 作者: ———————————————————————————————— 日期: 关于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调查报告 一、 前言 大学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是过渡到成人的关键时刻,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场所。大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营造一个活跃、向上、丰富的文化气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学生面临着来自校园内外的多重压力,课业负担繁重。如何充分利用自己四年的大学课余时间,发展自己的个性,培养技能,增长知识,修养身心,使自己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圆满的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本文研究的内容 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研究大学生课余生活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
题找出产生大学生课余生活问题的因素,并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可行的解决大学生课余生活问题的对策,以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质量。 三、调查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非随机抽样的方式询问班级
同学和其他班级同学。其中,男生人68人,女生32人,共询问同学100人,回收有效100份,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以实现最终的分析与研究。 四、调查数据及分析 (一)大学生课余生活的现状分析
这里所指的课余生活是指在课余时间里所做的各种活动。而课余
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周一至周五从早九点到晚九点期间除去用于上课的时间所剩余的时间;另一部分是周末的全天时间。 1、大学生课余时间及课余活动状况 (1)学生的课余时间比较充裕。
通过对所的数据的频数分析可以看出,统计的100名大学生周一
至周五平均每天的课余时间多在三到六小时,其人数为56人,比例占总人数的63%。(详情参考下表 表1)
表1 (2)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类型以娱乐主导为主,学习为辅。
根据各项活动在课余生活中的主导地位为标准,可简单地将大学
生课余生活分为学习主导型、活动主导型、运动主导型、娱乐主导型等类型。在周一至周五的学生课余活动中选择率最高的是上网,占81%,其中学习(包括看课外书)占58%,而和同学闲聊及睡懒觉等也分别占41%和39%,这说明大学生课余生活类型是以娱乐主导为主,学习为辅。而在周六和周日的学生课余活动中睡懒觉选择率最高,占55%,其次是学习和逛街、购物、聚会分别占43%和47%。(详情见表2-1、表2-2) 表2-1
表2-2 (3)学生课余生活上网倾向学习和交流。
据调查显示,学生课余生活上网主要倾向于学习和聊天,它们分别占71%和75%,其次游戏、应用软件学习和其他等分别占43%、40%、43%。(详情参考表3)
表3 2、大学生对待课余生活状况较满意 大学生对课余生活满意度是一般或比较满意,分别占40%和
35%,另外不满意和满意的状况分别占17%和8%。由此可知,大学生对待课余生活的看法有待改善。(详情请参考表4)
表4 3、大学生对影响课余生活安排的因素缺乏实施的决心。
大学生认为课余生活安排受自身自制力的影响较深,占72%,只
是在课余生活安排中难以实施。其它各影响因素的分布都较均匀。(详情请参考表5) 表5 4、大学生对待课余时间想法
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课余时间可以增进友谊和增加社会经验,其
中提高学习成绩的影响仅占36%。(详情请参考表6)
表6 (二)对比分析 1、不同时间的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对比分析
首先,周一至周五的课余时间里,学生们所从事的最多的活动是
学习和上网(包括读课外书),分别占总人数的58%和81%;而周末的时间里,学生们所从事的最多的活动则是睡觉和逛街,分别占总人数的55%和47%。这充分说明了当代的大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课余时间去从事课余活动。 2、大学生主观想法与实际行为的对比分析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往往不会想到太多关于未来的事,因为有时
他们往往会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迷茫,因为这种茫然感而不知道自己该朝哪方面去为自己的未来努力,缺乏一些实际的行动去真真正正的为自己的将来实践。这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在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地实践为将来就业做准备上的主观想法与实际行为不协调,存在着矛盾。 (三)大学生课余生活存在问题及产生问题因素分析 根据对武汉警官职业学院学生课余生活现状的了解及对比分析从中发现了大学生课余生活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及形成问题的原因。 1、大学生课余生活所存在的问题
(1)课余时间充裕,但有效的利用率很低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大学生的课余时间比较充裕,有大部分的同学认为自己的课余时间正好,主要以聊天玩游戏的居多单独用于学习的较少。此外,在课余时间里和同学闲聊、睡懒觉居多。 (2)对课余生活安排盲目 调查表明,大学生在课余时间的安排上并没有认真的考虑,仅有少部分的同学认真安排,不是很多的同学稍做安排,而其余的占一半的同学是对课余时间基本不安排或随心所欲。因此,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基本处于一种盲目的、自发的状态。 (3)对课余生活的认识及评价不正确 通过对武汉警官职业学院学生课余生活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的课余活动普遍为学习、和同学闲聊、睡懒觉、上网等明显比较单调普通,但却有少部分的同学认为自己的课余生活非常丰富,这就体现了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课余生活的认识及评价不够正确。 (4)课余生活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 从“课余生活对您有何影响”这一问题的回答结果上看,认为课余生活在提高学习成绩方面所占的比重仅36%,而远远小于课余生活对大学生所造成的经常无所事事及上网花费金钱和时间的负面影响所占的比重。 (5)课余生活脱离社会,不利于技能和经验的提高 在大学生课余活动中做兼职或义工的人数很少,仅占少部分,并且对于课余生活在“做兼职增加了社会经验”的影响的比例也很小。这就体现了大学生的课余活动脱离了社会,不利于大学生在技能和经验上的提高,也不利于大学生及后走向社会。 2、产生大学生课余生活问题的因素分析 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之所以存在各种问题,之所以有上述种种不尽
如人意之处,不仅与大学生自身因素有关,也与大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及接触的人群等其他因素有直接关系。因此,分析造成大学生课余生活问题的因素就要从上述几方面入手。 (1)主观因素 产生大学生课余生活问题的主观因素是大学生自身。首先,在经历了多年的寒窗苦读之后,进入了大学,不仅升学的压力解除了,而且大学的学习压力小、空余时间多了、自由活动的空间也相对以前大了许多。因此,大学生就会放松自己,久而久之没有养成好的课余生活的习惯,以致于造成了课余生活对自身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 (2)客观因素 1、易受同辈群体的影响是产生大学生课余生活问题的客观因素之一。如果说家庭是对一个人的社会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同辈群体对一个人的社会化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由于学校及各种社团在大学生课余生活上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也是产生大学生课余生活问题的一个重要客观因素。学校对于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缺少关注及适当的引导,即使学校或社团组织了一些活动也是以宣传及创建校园文化为目标,但却忽视了学生的真实想法及要求,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学参与的主动性也不高,而且没有对学生的课余生活加以指导,帮助其分析和灌输正确的课余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使之能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积极的课余生活方式。 四、调查结论与建议 (一)调查结论
通过对武汉警官职业学院部分学生课余生活的调查,从总体上对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及课余活动状况、大学生对待课余时间的状况以及课余生活对大学生的影响状况等课余生活状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对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时间的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及大学生在课余生活上的主观想法与实际行动之间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通过上述的课余生活状况和对比分析发现目前大学生课余生活所存在一些诸如课余生活安排盲目、对课余生活的认识及评价不正确、课余生活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等问题,并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产生大学生课余生活问题的因素。总之,通过本次调查,反映出目前当代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的质量不高,无论是学生个人、还是学校都要高度的重视这一问题,及时从各个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问题。 (二)对策建议 1、从学生自身入手,加强学生自制力培养 要想改变大学生目前的课余生活状况,解决大学生课余生活上的问题,首先就要从大学生自身入手,需要加强对大学生课余生活的指导,使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的与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安排好自己的课余生活已提高课余生活的质量。 2、从认识理论入手,加强课余生活研究 要对学生的课余生活加以指导首先要有充分的理论准备。要大力开展在课余生活方面的研究,为指导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奠定好理论基础。 3、从社团活动入手,开展丰富的课余生活 调查结果显示,学校及社团活动应该是在“业余、自愿、多样、收益、”的原则下开展的,学校及社团在开展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而且要合理、全面、丰富,既要包括各种专业知识的学习,又要包括各类文体性与社会性的活动。学校还应多组织一些校外的活动,让学生多与外面的世界接触,学习必要的社会经验,为今后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1141306区队 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