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与代数-数的运算资料

数与代数-数的运算资料

数的运算(1) 一、教学目标 1.四则运算意义的深入理解,归纳整数、小数、分数计算法则的异同点,进一步总结计算时应遵循的一般规律及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2. 培养运用法则熟练计算的能力和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比较异同、形成知识结构的能力。 3.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本质。 二、教材分析

已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和整数、小数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并熟练地读、写整数与小数,比较数的大小,能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与百分数的运算。 三、教学重点

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计算法则。 四、教学难点

对四则运算算理本质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方法

新授法

六、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七、课时划分 一课时 八、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师 生 活 动 备注(第一次修改) 备注(第二次修改) 一、提问引入 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加法、减法、

乘法、除法),每一种运算都有其自己的含义,也有其自己的计算法则。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整理这一部分的知识。 回顾复习方法:(幻灯片出示) 请你按照复习方法试着整理这一部分知识, 二、整理复习

计算法则要根据具体实例说清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复习) (一)学生汇报,适时补充 (二)教师需要知道的相关知识: 1.四则运算的意义: 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1)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小数乘法的意义: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数的混小数倍是多少。 (3)分数乘法的意义: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回忆知识点 2.熟悉这些知识的概念 3.抓住知识点间的关系。 4.整理知识 一个数和乘假分数或带分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假分数(或带分数)倍是多少。 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4)提问:说说整数、小数、分数的哪些运算的意义相同?哪些意义有扩展? 整数、小数、分数的加法意义相同,减法意义相同,除法意义相同,只有乘法意义在小数和分数中有所扩展。 (5)人能用图示的形式表示出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吗?

2.整理四则运算的法则。 (1)加法和减法的法则。 ①出示三道题,请分析错误原因并改正。

②三条法则分别是怎样的? 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十再减。 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把小数点对齐,从末位加起,哪一位上

3083 30.83 +602 +6.2 1/2+13=1/5 9103 31.45 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把小数点对齐,从末位减起,如果被减数的小数末尾倍数不够,可以添“0”再减。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十再减。 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注意:计算的结果要写成最简分数。 ③三条法则的要求有一条什么样的共同规律?(相同点) 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计算的相同点:都是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想加减。 (2)乘法和除法的法则。 ①对照下面的两道题,口述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末位算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乘得的积的末尾就和哪一位对齐,然后把每次所乘得的积相加。 (整数末尾

142 34 × 23 123)4182 426 369 284 492 3266 492 0 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从被除数的最高位商起,除的时候,除数有几位,就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前几位不够除,再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上商; 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②把上面两道题改编成小数乘、除法:1.42×2.3,4.182÷1.23,让学生在整数计算的结果上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③通过上面的计算,发现小数乘、除法与整数乘、除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位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 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补零,再继续除。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法则: 先看除数中有几位小数,就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用零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除。 相同点: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计算法则计算,小数除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后,也按整数除法法则计算。 不同点:小数乘、除法还要在计算结果上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3)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法则 ①出示:31×76=72 31÷43=31×3

7

=97 说一说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分数乘法法则: 分数乘分数,用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乘。 分数的除法法则: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乘乙数的倒数。 ②分数乘法和除法在计算方法上又有什么相似点和不同点? 相似点:分数除法要转化成分数乘法计算;不同点:分数除法转化后乘的是除数的倒数。 3.整理0和1在运算中的特性。 (1)完成80页的填空。(2)把计算分类 预设: 第一种:根据运算结果分(结果为a,结果为0,结果不为其他的) 第二种:根据a和0的运算,a和1的运算和a与a的运算。 4.验算 根据这些关系,说一说对加、减法或乘、除法的计算进行验算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加法可用减法或加法验算;减法可以用加法或减法验算;乘法可以用乘法或除法 验算;除法可以用乘法或除法验算。 (设计意图:能够根据知识点,进行有序复习,使学生回忆出具体的过程。) 三、巩固练习 1.口算 3.2+1.68= 2.8×0.4= 14-7.4= 1.92÷0.04= 0.32×500=0.65+4.35= 10-5.4= 4÷20=

4143= 2143= 7632=

3191=

2.完成76页 做一做。

(设计意图: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并对学生学习情况有大致了解。) 四、作业 课后检测题目: 1.根据45×72=324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0.45×7.2=( )3240÷0.72=( ) 2.在○里填上“﹥”、“﹤”或“=” 2.532○2.532÷0.1 65126512○

62×10% ○ 62÷10% 审批者签字(第一次): 年 月 日 审批者签字(第二次): 年 月 日

数的运算(2)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顺序,整理运算定律和一结规律,能应用运算定律或规律进行简便运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3.通过计算,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书写及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板书 设计 (第一次)

板书 设计 (第二次)

教学 反思 (第一次)

教学 反思 (第二次) 二、教材分析 已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和整数、小数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并熟练地读、写整数与小数,比较数的大小,能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与百分数的运算。 三、教学重点 运用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 四、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灵活地选择简便算法。 五、教学方法

新授法

六、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七、课时划分 一课时 八、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师 生 活 动 备注(第一次修改) 备注(第二次修改)

一、情境导入 (一)出示各类计算题:

2.87+2.99 75.2-19.8 10.47-5.68-1.32 4.37+81+0.63+87

1.25×72 98×[43÷(167-41)] 38×56+44×38 94×101 25×1.3×0.4 5400-2940÷28×27 325÷125÷8 (1)观察题目中数与 运算符号的特点,把上面的题分类。 (2)学生独立思考。 (3)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应该怎么分类;议一议:分类的根据是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