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听力的重要性及其训练
心理学测试表明,人们通过视听觉所获取的知识占全部知识的80%以上。
听的能力在英语四项能力(听、说、读、写)中也是排在首位,只有听准、听清楚、听明白即听懂了,才能模仿得准、模仿得清楚,才能说得准确、清楚明白、说得好。
因此从“听”开始不仅符合教学规律,也符合语言学习规律。
对于缺少英语语言环境的大多数中国小学生来说,听,是他们获取英语知识和纯正优美的语音
语调的唯一途径。
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听力,才能听清、听懂别人说的英语,才能使学生有信心去说,与别人用英语进行交际,才能保证英语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如果学生不敢开口或说不好,往往都是由于没有听好、没听准,没听懂。
或者虽然当时听准了,但没有及时巩固,后来又忘了。
因此,在整个小学英语教学阶段,教师每节课都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要尽量帮助学生先听好,多听多练,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听觉敏锐、辨音能力强的特点,集中精力训练听,让学生在充足的“听”的语言量中学习英语。
那么如何去训练这极为重要的听力呢?笔者认为有以下方面: 一、营造和谐氛围,扩大听的渠道
传统教学中听的活动一般局限在以句型、对话为中心的教学中,着重于语言形式的听辨和记忆,信息的输入量明显不足。
而平时做的听力技巧专项训练,多是测试性题目,目的性太强,做得多了,很
容易引起学生的疲倦、排斥、甚至反感,从而失去对听力的兴趣。
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认为,充分的、以理解内容为目的的语言输入是
形成交际性听力,乃至决定整个语言学习成功的关键。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坚持尽可能地用英语教学,包括问候、课堂用语、评价、布置作业,并且也要求学生努力在课堂上尽可能说英语,不要担心学生做不好,事实证明,用不了多长时间,学生完全能听懂你的指令、要求,甚至还能学会你的一些用语。
比如,对于那些刚开始接触英语课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把常用的课堂用语说一句英语,重复一遍汉语,让其慢慢适应,如hello,boys and girls.同学们
好!good morning/afternoon,boys and girls.早上/下午好,同学们!is everyone here?都到齐了吗?who’s absent?谁缺席?what day is it today?今天星期几?等等。
有的话可以借助表情、姿势、动作、手势帮助学生听懂,如sit down,please.请坐。
用双手,手心向下摆动示意,表示让坐下,或教师自己以起立、坐下的动作表示,边说边做便可清楚。
用左手手心朝下,右手直立于左手心下,示意学生停止说话,边说stop talking,please.或双唇紧闭用右食指竖立双唇前,也可示意“停止说话或别说话”。
如果双唇翘起,用食指竖唇前作发嘘声则可表示be quiet,please.“请安静”的意思等,另外如come here.go back to your seat,please.turn to page….think it over.等都可用表情、动作或手势表明意思。
只要教师坚持每堂课都用,经常说,反复做,学生会慢慢习惯形成自然的反应,如老师一说practice the dialogue.用两手指一示意说in pairs,please.学生马上就会意,两人一组练习起来。
长此以往形成习惯,师生配合越来越默契,教师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语熟练程
度,学生可以逐步养成听英语并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不断提高听的
能力,收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又如:在上课刚开始5分钟内,规定为“freetalk”自由对话时间,可安排师生对话,或同学间问答,对于表现出色的给予适当的评价和鼓励。
这种训练形式灵活多变,而且不受课本限制,内容丰富,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
问答中,学生的情绪是紧张而兴奋的,能使他们迅速进入英语角色,沉浸在
浓厚的英语氛围中。
如果能坚持这样练习,并且不断提高要求,由教师参与慢慢变为学生的自主对话,不出一年半载,学生能自编自导
自演自评,还乐此不疲,遇到不会表达的语句,也会主动地来请你。
一边是绘声绘色地表演,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能力,一边是绕有兴致
地欣赏,练习了自己的听力。
既复习了旧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可谓一举多得。
课外,教师了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地利用一切机会用英语会话,鼓
励收听、收看一些少儿英语节目,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听力水平。
二、创设情景,激发听的欲望
小学英语听力的培养宜视听结合,培养利用情景获取信息的能力。
这里的视听结合是指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教师的动作、表情、投影等直观手段来创设情境,模拟情景。
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理解和强化刺激,加深记忆。
而不是边看文字材料边听,因为这种视听结合会助长听觉对书面文字的依赖,也不符合听的真实性。
比如,在教授新知识点时,应遵循由听——说——读——写的规
律。
首先应强调合书静听,不见文字,在一些情景(如课文图片)提示下,独立地听懂内容,再openyourbook.检查你的听力效果如何。
在教授一些新单词时,教师可以不直接告诉其发音、词义,而把它放在一些问答里,或一些短小的句子里介绍。
如教“egg”教师可先“自言自语”:what’s this?it’s an egg.is this your egg?yes,it’s my egg.my egg is big.……然后提问what’sthisinenglish?
要求学生回答。
学生可以脱口而出,而且因为是“听”来的,感到特别有新鲜感,记得也特别牢。
也可以在教单词前,要求学生先听2~3遍,并且看准教师的口形后再跟读。
那么学生的读音准确度就有所提高,同时教师要注意正音,如读[neim]这个单词,只听而不注意口形,许多学生会发成[nein]。
此外,多列出例子或练习题,让学生去辨别,可以是以读音为主,亦可以是出几个单词让学生听出已给出
的词或画,如goat、coat、boat,先给图goat,教师读,让学生听后,根据读音选出第几个单词是该单词的读音这样既适合学生年龄习惯,又可以巩固知识。
总之,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来呈现对话内容,既真实又生动,对学生理解和掌握对话有很大的帮助。
在新授完一篇课文后,可要求学生来对它进行分角色表演,或者让他们自己发挥,根据情节需要,组成一段新的对话,并由表演者提出一些问题,
要求观看的学生听后来回答。
这样,带着目的听,充分调动了他们听的兴趣,有效提高了听力的效率。
三、教授一定方法,提高听力水平听力
作为一种直接听取信息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是自然形成的,而
在英语,作为我们的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则需专门培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一定的听力技能和技巧,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般有以下几方面:
1、识别技能,即识别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知识的技能。
例如能辨别出听力材料中多数单词的词义,组合成的词组意义;同单
词在此处的具体义项;能听懂对话里一些明显的连读、典型句型等。
2、预测能力,即对将听材料的语句成分的预料和内容情节的期盼和估计,以及根据上下文对熟悉或者没听清部分进行猜测,也就是
根据所听材料进行推理、判断,得出结论的能力。
比如,教完shopping这个单元后,做听力练习,可先让学生预测一下,会有哪些方面的内容或问题,学生很容易想到会有time,who,how much,how about等方面的问题,如果听的过程中没听清买了什么,可鼓励学生根据下文的有关句子“how about this blue one?”“how much is the blouse?”……推理判断出买了一件蓝衬衫。
预测能力的培养,对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特别重要。
听说读写是英语的四项基本技能,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在学习英
语的起始阶段,教师从“听”入手,注重培养良好的听的习惯,创设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的语言的情境,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学习英语的兴趣、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有着极大的作用。
但是,面对新的教育形势,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还需要我们英语教师不断地努力,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英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