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公开课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公开课

最后,把以上两方面综合起来就是本题的答案。
☆例题2
苏代谏惠王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
而鹬①啄其肉,蚌合而箝②其喙③。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
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
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敝大
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
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2014年广东中考题)
考题:结合选文,分析国人称善的原因。
首先,归纳分析祁黄羊的所作所为,可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子”“可谓公矣”得出结论:祁黄羊大公无私,值得“称善”;
其次,还要分析文中的另一个人物晋平公:他两次采纳祁黄羊的建议— —任用祁黄羊推荐的解狐和祈午,可见晋平公从善如流,知人善任,也值得 “称善”。
3.根据选文,概括亭林先生“所诣渊涵博大”的原因。(3分)
(1)勤奋好学;(2)注重实地考察;(3)治学严谨;(4)学习专注。(分析要全面,任 意答对3点即可)
考纲要求
1.理解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意思。(理解) 2.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理解) 3.理解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理解) 4.领会浅易文言文中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
A.书生卒
卒获有所闻 B.置素书于腹旁
或置酒而招之

最终
放置
置备,置办
C.有乘骢马者逐之 遂逐齐师
追赶
追赶
D.举家感子都之德义 感激,感谢
感极而悲者矣 感慨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魏 鲍 子 都/暮 行 于 野/见 一 书 生/卒 心 痛。
3、文意理解。
①为书生按摩心脏;
(1)鲍子都为书生做了哪些事? ②书生死后,卖一金饼安葬了书生,并将其
结合选文,分析国人称善的原因。 王》:
根据选文,概括亭
首先,归纳分析祁黄羊的所 请写出选文包含的一个成 林先生“所诣渊涵
作所为,可抓住文中的关键句 语,并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博大”的原因。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 子”“可谓公矣”得出结论:祁 黄羊大公无私,值得“称善”;
首先依据平时积累写出成 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1.2014 考纲修订后,将课外文言文阅读从附加题调入必
考纲阐释
考题,分值9 分。 2.考查内容以一个语段形式出现,难度适中。重点考查
学生活用文言文知识,拓展理解的能力。
近三年广东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题型和选材特点
1.文言词汇选择题。(3分)
2.断句题。(3分)
3.简答题。(3分)
4.选材特点:
(1)多为短小精悍、生动的文言文,以叙事为主。 (2)多数是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劝谏讽喻、聪
任意答对3点即可)
最后,把以上两方面综合 要以理智、包容的态度对
起来就是本题的答案。
待,避免两败俱伤。
◆阅读文言短文《鲍子都之德义 》,回答问题。

魏鲍子都暮行于野见一书生卒心痛①。子都下马,为摩其心。有顷,
书生卒。子都视其囊中,有素书一卷,金十饼。乃卖一饼,具葬书生,其
余枕之头下,置素书于腹旁。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题复习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 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 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 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节选自《清朝艺苑》)
2、对于断句题 ①必须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多断不给分。 ②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断句,可以适当参照断句的一些技巧。
3、对于分析理解题 ①抓住原文关键的词语或句子进行概括,答题。 ②谈感悟和启示时,有时要同时联系原文和生活实际,才能言之有 理、有据。 ③答题时,分析一定要全面,不能遗漏要点,造成失误、丢分。
☆内容分析题注意事项
答题启示一:根据试题要求,在原文语句中寻找答题点,再加以概括、表述。
答题启示二: 根据试题要求,准确把握文本所写的人、事、物、景、情等内
容要点,并对其进行提炼,联系生活实际,概括出答案。
答题启示三:根据试题要求,结合文本,全面分析,得出答案。
2014年中考题《祁黄羊去私》: 2013年中考题《苏代谏惠 2016年中考题:
(1)勤奋好学; (2)注重实地考察;
其次,还要分析文中的另 一个人物晋平公:他两次采纳祁 黄羊的建议,任用祁黄羊推荐的
然后从“鹬蚌相争,渔翁 得利”联系生活实际从而
(3)治学严谨 (4)学习专注。
解狐和祈午,可见晋平公从善如 获得启示:面对矛盾(冲突), (分析一定要全面 ,
流,知人善任,也值得“称善”。
☆文言词汇选择题注意事项
1、本题考查词汇积累,其中4个词语出自考题文段,另外4个来自教材课 文,常考的主要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等。
2、来自教材的词语有3个出自24篇必考篇目,1个出自教材的其他篇目。
2016年广东中考题文言词汇选择题
A.手不释书/即书诗四句 B.若与平生所闻不合/烨然若神人 C.必无所疑乃已/惧其不已也 D.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孙权据有江东
不 去 / 是 亡 吾 信 也/ 得 原 失 信 / 吾 不 为 也。
2014年广东中考《祁黄羊去私》断句题
善 哉 /祁 黄 羊 之 论 也/ 外 举 不 避 仇 / 内 举 不 避 子。
考点三、内容理解
☆例题1
祁黄羊去私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 “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 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 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 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
2015年广东中考题《晋文公攻原》文言词汇选择题
A.遂与大夫期.十日/陈太丘与友期.行
B.原三日即下.矣/令初下.,群臣进谏
C.夫原之食.竭力尽矣/一食.或尽粟一石
D.可无归.乎/男有分,女有归.
《大道之行也》
《隆中对》
2014年广东中考题《祁黄羊去私》文言词汇选择题
A.其谁可而为.之/或异二者之为.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3分)
A.手不释书/即书诗四句
B.若与平生所闻不合/烨然若神人
书本 写
如果

C.必无所疑乃已/惧其不已也 D.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孙权据有江东
停止
停止
坐着
占据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呼 老 兵 诣 道 边 酒 垆/对 坐 痛 饮/咨 其 风 土/考 其 区 域。
“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
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2014年广东中考题)
考题: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善 哉 ⁄ 祁 黄 羊 之 论 也 ⁄ 外 举 不 避 仇 ⁄ 内 举 不 避 子。
☆断句题注意事项
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 降公。卫②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
【注释】①原:原国。②卫:卫国
(2015年广东中考题)
考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A.遂与大夫期.十约日定/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B.原三日即下.攻矣克/令初下.下,群达臣进谏 C.夫原之食.粮竭草力尽矣/一食.或餐尽\顿粟一石 D.可无归.投乎/降男\有投分靠,女有归.归宿
明机智、人物春秋、美德佳行、人情世态等。
考点一、文言词汇选择题
☆例题
晋文公攻原
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
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
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 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后数年,子都于道上,有乘骢马②者逐之。既及,以子都为盗,固问 儿尸所在。子都具言,于是相随往。开墓,取儿尸归, 见金九饼在头下, 素书在腹旁,举家感子都之德义。由是声名大振。 (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 ①心痛:心脏疼痛。②骢(cōn g)马:毛色青白相间的马。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
B.解孤非子.之仇邪/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C.国.无尉/去国.怀乡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D.孔子闻.之曰/不求闻.达于诸侯
考点二、断句
☆例题
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
“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 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 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
1、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2、首先要阅读全文,搞清文体,内容(人和事),
表达的意思(主题),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断句。 3、掌握断句的一些技巧(阅读《南方新中考》P89—90)
2016年广东中考断句题
呼 老 兵 诣 道 边 酒 垆/ 对 坐 痛 饮/ 咨 其 风 土/ 考 其 区 域。
2015年广东中考《晋文公攻原》断句题
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愿王熟计议之也。”惠王曰:“善。”乃
止。
(选自《战国策》,2013年广东中考题)
【注释】①鹬(yù):一种水鸟。②箝(qián):夹住。③喙(h uì):嘴
考题:请写出选文包含的一个成语,并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首先依据平时的积累写出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