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适时监测生产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保护员工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xxx公司各部门及人员
3参考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4 术语和定义
4.1职业病危害: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4.2监测:监,监视监听监督的意思;测,测试测量测验的意思。
监测,偏重于观察。
4.3检测:用指定的方法检验测试某种物体(气体、液体、固体)指定的技术性能指标。
适用于各种行业范畴的质量评定,如:土木建筑工程、水利、食品、化学、环境、机械、机器等等。
4.4评价:通常是指对一件事或人物进行判断、分析后的结论。
5 权责
5.1 安环办负责本制度的拟、修、废。
5.2 相关部门和人员负责按要求具体实施。
6内容
6.1 积极开展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
6.2 安环办负责组织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评价、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统计、报告和档案管理工作。
6.3安环办负责对进厂职工进行上岗前和经常性的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的培训,组织对从事有害作业的人员进行上岗前和每年一次的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将检查结果告知职工本人,并对职业病患者调换工作岗位或安排休养。
6.4 各车间、班组负责职业病防治措施的实施,对职业病防治设备进行经常检查、维护和定期检测,保持正常运转,并按规定发给员工符合质量要求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6.5 正常作业人员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享有获得职业病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的权利。
6.6 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与禁忌相关的有害作业。
并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有害作业场所,配备医疗急救药品和急救设施。
6.7 新、改、扩建项目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规定。
工程竣工后要进行职业危害验收监测,验收不过关的项目不得投入生产。
7. 附则
7.1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7.2 制度中未尽事项,或与国家相关规定冲突的,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