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规讲义稿
要求; 3.15增加了铸铁锅炉的适用范围,完善了型式试验内容,降低了锅
片最小壁厚; 3.16调整了D级锅炉相关技术要求。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目
录
1.总则 2.材料 3.设计 4.制造 5.安装、改造、修理 6.安全附件和仪表 7.燃烧设备、辅助设备及系统 8.使用管理
9.检验
10.热水锅炉及系统
天津国棉一厂(1955年4月25日)锅炉爆炸严重伤亡事故(8死69伤)。 1955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在劳动部设立锅炉安全检查总局,实行国家安全 监察;1979年,由于连续发生锅炉压力容器爆炸事故,1982年国务院颁布了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奠定了法制基础;2003年国务院颁布 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9年对“条例”修改:明确特种设备安全 检查范围;增加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内容;增加锅炉水处理要求等。
安全与节能并重的原则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调整和简
化了一些过繁的检验要求,减低了企业的制造成本。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主要内容变化
3.1 增加了锅炉设备级别; 3.2 规定了特殊情况处理渠道; 3.3 新增了大型电站锅炉用材料; 3.4 简化了材料验收程序和内容; 3.5 加强了立式锅炉技术要求; 3.6 大量减少产品焊接试板; 3.7 增加了无损检测方法,总体减小了无损检测比例; 3.8 曾加了锅炉重大修理的定义及内涵; 3.9 删除了锅炉房章节;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修订原则
连续性原则 即新的《锅规》保持我国锅炉安全监察工作的连续性,对成熟和 行之
有效的条款予以保留。
先进性原则 即新的《锅规》与时俱进,充分采纳我国近些年发展形成的新技术和
新方法,并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发展预留出路。
与国际接轨原则 即新的《锅规》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尽量与国际惯例接轨,
形成一套与国际通行做法基本一致的、又适合我国国情的锅炉安全监察基本制度。
分类监管原则 从锅炉发展现有情况和安全监察分类、分级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
将锅炉按照不同风险程度进行分级,并按不同等级制定不同的技术要求和不同的监管内 容。
充分落实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原则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生产过程
中的行政审批程序,既方便了企业又落实了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
11.有机热载体锅炉及系统
12.铸铁锅炉
13.附表a 锅炉产品数据表 附件 B 特种设备代码编号方法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第一章 总则
本章结构 1.1 目的 1.2 适用范围 1.3 不适用范围 1.4 锅炉设备级别 1.5 进出口锅炉制造及使用 1.6 特殊情况的处理 1.7 监督管理 1.8 与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的关系 1.9 章节关系说明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第一章 总则
1.3 不适用范围 本规程不适用于以下设备: ⑴设计正常水位水容积小于30L的蒸汽锅炉; ⑵额定出水压力小于0.1Mpa或者额定热功率小于0.1MW的热水锅 炉; ⑶为满足设备和工艺流程冷却需要的换热装臵。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第一章 总则
1.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范围内的固定式承压蒸 汽锅炉、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以及以余(废)热利用为 主要目的的烟道式、烟道与管壳组合式余(废)热锅炉。
1.条款说明:修改条款。 2.条款来源:《蒸规》、《水规》、《有机规》、《小型规》第2条。 3.固定式锅炉:指在运行时本体处于固定状态的锅炉。如油田注汽锅炉等。 4.承压锅炉:是指表压力大于零的锅炉。如带水封管的汽水两用锅炉。 5.余(废)热锅炉按国质检特函[2007]402号文执行。管壳式余(废)热锅炉 按“容规”设计制造;烟道式余(废)热锅炉按“锅规”设计制造。余(废 )热锅炉中的过热器与省煤器按“锅规”设计制造。 6.明确分汽(水、油)缸要按照锅炉集箱的技术要求(设计、制造)执行。
TSG G0001-2012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德阳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 黄朝富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演变过程
⑴《蒸汽锅炉安全规程》(颁布施行:1960年10月22日) ⑵《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 (颁布施行:1965年10月12日) ⑶《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颁布:1980年7月11日,1981年1月1日施行) ⑷《热水锅炉全监察规程》(颁布:1983年6月3日,1984年7月1日施行) ⑸《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颁布:1987年2月17日,1987年10月1日施行) ⑹《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颁布:1991年5月22日,1992年1月1日施行) ⑺《有机热载体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颁布:1993年11月28日,1994年5月1日施行) ⑻《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颁布:1996年8月19日,1997年1月1日施行) ⑼《热水锅炉全监察规程》(修订印发:1997年2月14日) ⑽《小型和常压热水锅炉安全监察规定》(2000年第11号局长令颁布) ⑾《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颁布:2012年10与23日,2013年6月1日施行)
本章主要变化
增加了锅炉设备级别划分的内容 调整了采用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等情况的处理方式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第一章 总则
1.1 目的 为了加强锅炉安全监察,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
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有关规 定,制定本规程。
1.条款说明:修改条款,明确制定本规程的目的和依据。 2.条款来源:《蒸规》、《水规》、《有机规》、《小型规》第一条 3.本规程制定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2009 年5月1日执行)。 4.“条例”诞生过程: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主要内容变化
3.10 新增电站锅炉设计、安装(含调试、验收)和使用管理要求; 3.11增加和完善了对油、气体和煤粉锅炉燃烧器安全技术要求; 3.12增加了锅炉水处理要求; 3.13规定了锅炉监督检验及定期检验的内容、范围及结论; 3.14修订并大量增加了有机热载体、有机热载体锅炉及系统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