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hsk语法(资料整合)

新hsk语法(资料整合)

新HSK语法要点(一)----代词第一讲代词指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或副词的词,它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

一、人称代词指代人的词叫人称代词,主要有:单数是我、你、他、她、它,复数是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另外还有自己、人家、彼此等等。

1. 我们、咱们“我们”可以是包括式,也可以是排除式,“咱们”是包括式。

比如:你放心走吧,过几天我们就给你打电话。

(排除式)。

咱们确定一下旅行的路线。

2. 人家1)泛指第三人称,可以和“别人”换用。

比如:我听人家/别人说你换大学了,是吗?2)确指第三人称,有时可与指人的名词(短语)连用。

比如:五班的同学都很努力,我们应该想人家学习。

(确指五班的同学)3)指说话人自己。

比如:你不来帮我,还站在那儿笑话人家,真讨厌!二、指示代词指示的意思是利用说话时的环境直说谈论的人或者事物,而不是用人、事物的名称。

用来指示人、事物的代词叫指示代词。

常用的有:近指远指这/这些那/那些——指代人或事物这儿/这里那儿/那里——指代处所这样/这么那样/那么——指代性状和方式这么样那么样——指代程度这会儿那会儿——指代时间另外,指示代词还有“每”、“各”等。

1、这会儿、那会儿、多会儿1)这会儿:这个时候,指“现在”或“当前”。

2)那会儿:那个时候,指过去或将来。

3)多会儿:什么时候。

比如:早晨有点儿不舒服,这会儿好多了。

我上大学那会儿特别瘦。

这是多会儿的晚报?2、这么、那么1)“这么”、“那么”用在形容词或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前,表示程度。

比如:哈尔滨的夏天没有南京那么热。

2)“这么”、“那么”也表示方式。

比如:这个拼音应该这么写,那么写就错了。

3)“这么”、“那么”用在数量词前,有加强语气的作用,这时,“这么”、“那么”要重读。

比如:大冷的天,你就穿这么两件衣服呀?新HSK语法要点(二)----代词第二讲代词指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或副词的词,它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

三、疑问代词表示疑问的代词叫疑问代词,它是构成疑问句的一种手段。

表示疑问的词语主要有:1)问人、事物-----谁、什么、哪、2)问性状、方式等----怎么、怎么样、怎样3)问时间、处所----哪儿、哪里、多会儿4)问数目----多少、几1、“几”和“多少”的区别1)“几”常代表1-9的数字,“多少”所代表的数目大小均可。

比如:你家有几口人?这所大学有多少(个)学生?2)“几”和名词之间一定要用量词,“多少”和名词之间的量词可有可无。

比如:你买几斤桃。

你们系有多少(个)学生?2、疑问代词的活用1)表示反问。

反问句一般不要求对方回答,只表示强调。

句中有否定词时,强调肯定;句中无否定词时,强调否定。

比如:谁不知道安娜是学院的学习尖子?(都知道)我哪儿知道这件事呀!(不知道)2)表示任指或泛指,常和“都/也”一起用。

比如:你什么时候去买都可以。

不管怎么问,他也不愿意告诉我。

3)有时,两个相同的疑问代词连用,可以指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同一种方式、同一个时间、地点等。

比如:哪里有困难,班长就出现在哪里、你愿意怎么复习就怎么复习呗!新HSK语法要点(三)----数词第一讲数词表示数目。

它包括基数、序数,基数又包括整数、分数、小数和倍数。

汉语的数词和量词常常一起使用。

一、最基本的数词(基数词)主要有: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两半亿兆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注意:(1)汉语里,数词一般不能直接放在名词前边,数词需要和量词组成数量词组,然后再修饰名词。

比如:一把椅子三位客人九块钱(2)“二”和“两”都表示“2”。

但在量词前边一般要用“两”;在度量衡单位量词前边的“2”可以说成“二”或“两”。

两个人(√)二个人(X)两块手表(√)二块手表(X)2米布————二米布(√)两米布(√)2斤糖————二斤糖(√)两斤糖(√)二、序数表示次序、编号用的是序数。

1. 序数一般是基数词前边加“第”。

比如:第一第二第五十第一百零三号2. 表示中国的农历每月的前十天,要在“一~十”的前边加“初”。

比如:初一初六初十3. 有一些明显是编号的数字就不用加别的词,直接表示序数。

比如:四年级8路20楼3门106号2月5日/号电话号码23501898三、分数和小数表示分数用“几分之几”;表示小数用“几点几”。

比如:五分之三十分之一百分之三十零点二(0.2)五点二八(5.28)二十五点三六(25.36)四、倍数1、“大于”或“增加”的情况,一般要用倍数。

比如:我校去年的学生人数是2000人,今年为4000人,那么今年的人数是去年的两倍。

2、“小于”或“减少”的情况一般要用分数来表示。

比如:我校去年的学生人数是3000人,今年的学生人数是2000人,今年的学生人数是去年的三分之二。

新HSK语法要点(四)----数词第二讲一数之估计值称为概数;如某市人口的概数为3千万等。

换句话说,概数是大概的数,用「大约」或「约」来形容,及日常生活中用到概数的适当情境(视资料的数字大小及用途而定)并经验取概数的方法。

概数的表示法汉语表示概数有下列几种方法:一、两个相邻的数词连用表示概数,一般按次序要先说小的数字。

比如:七八岁三四十斤五六百人但是九和十,十和十不能连续说。

比如:九十年(*)十十一块(*)二、数词后加上“来”、“多”、“把”、“前后”、“左右”、“上下”以及在数词前加上“近”、“约”等也表示概数。

1. 多表示略多于前边的数字。

1)、1-10以内的数词,“多”用在量词后,比如:三公里多路五公斤多大米八个多小时2)、10以上的数词,个位数是零时,“多”用在量词前;个位数不是零时,“多用在量词后。

比如:三十多公里后三十一公斤多米2. 来表示接近前边的数字。

用法和“多“一样。

1)、1-10以内的数词,“来”用在量词后,比如:五斤来重七里来路八斤来糖2)、10以上的数词,“来“用在量词前。

比如:五十来斤重八千来尺布3. 把“把“同”来“的意思一样,一般多用在“百”、“千”、“万”和某些量词之后。

比如:万把块钱千把亩地百把人个把月个把人4. 近“近”用在数量词前,表示接近某个数,其后不能再用“多”。

比如:近一万人(√)近五年的时间(√)近一万多人(*)近五年多的时间(*)5. 约“约”用在数量词前,与所表示的数目相差不远。

比如:约八天的时间约五人6. 上下表示和前边的数字差不多。

一般限于用在年龄、重量、高度的后边。

比如:五十岁上下一米六零上下二十斤上下7. 左右表示和前边的数字差不多。

一般多指数量和时间的约数,也表示方位和范围。

比如:七点左右两斤左右左右摇摆左右逢源8. 前后这是个表示方位的名词。

1)、表示比某一特定时间稍早或稍晚的一段时间,一般多用于节日、节气。

比如:春节前后圣诞前后2)、表示抽象的方位和范围,比如“他说的话前后矛盾新HSK语法要点(五)----量词第一讲量词是表示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

汉语的量词可以分成两类:名量词和动量词。

一、名量词“一个人、两只梨头、三口钟、一把茶壶”中的“个、只、口、把”以及表示度量衡的“斤、公斤、斗、升、尺、寸、丈”等,表示人或事物的数量单位,叫做名量词。

1. 名量词的基本用法是:数+量+名,比如:一把刀子三瓶酒四道题2. 常用名量词和名词的习惯搭配。

1)、把:尺子、、椅子、锁、钥匙2)、本:书(部、套)、著作(部)、字典(部)、杂志(份)、账3、部:书(本、套)、著作(本)、字典(本)、电影(场)、4)、场:雨、雪、冰雹、大风5)、道:河(条)、瀑布(条)、山(座)、山脉(条)、闪电6)、滴:水、血、油、汗水、眼泪7)、顶:伞(把)、轿子、帽子、蚊帐、帐篷8)、对:夫妻、舞伴、耳朵(双、只)、眼睛(双、只)9)、朵:花、云(片)、蘑菇10)、份:菜(道)、午餐、报纸(张)、杂志(本)、文件、礼物(件)、11)、幅:布(块、匹)、被面、彩旗(面)、图画(张)、相片(张) 12)、副:对联、手套(双、只)、眼镜、球拍(对、只)13)、个:人、孩子、盘子、瓶子、梨、桃儿、橘子、苹果、14)、根:草(棵)、葱(棵)、藕(节)、甘蔗(节)15)、家:人家、亲戚(门) 工厂(座)、公司、饭店、商店、16)、架:飞机、钢琴(台)、摄像机(部、台)、鼓(面)17)、间j:房子(所、套、座)、屋子、卧室、仓库18)、件:礼物(份)、行李、家具(套)、大衣、衬衣、毛衣、19)、节:甘蔗(根)、藕(根)、电池(对)、车厢、课(门)、20)、棵:树、草(根)、葱(根)、白菜21)、颗:种子(粒)、珍珠(粒)、宝石(粒)、糖(块)、星星、卫星22)、口:人、猪(头)、大锅、大缸、大钟(座)、井、宝剑(把) 23)、块:糖(颗)、橡皮、石头、砖、肥皂(条)、手表(只)、肉(片)24)、粒:米、种子(颗)、珍珠(颗)、宝石(颗)、牙齿(颗)、子弹(颗)25)、辆:汽车(部、台)、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26)、门:课(节)、课程、技术(项)、亲戚(家)、婚姻、大炮27)、名:教师(位)、医生(位)、犯人28)、面:墙(道)、镜子、彩旗(幅)、鼓(架)、锣29)、盘:磨(扇)、香(根、支)、磁带、录像带30)、匹:马、布(块、幅)、绸缎(块)31)、片:树叶、药片、肉(块)、阴凉、阳光、云(朵)、地(块) 32)、扇:门(道)、窗户、屏风、磨(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