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粗心与个性和生活习惯有关

粗心与个性和生活习惯有关

粗心与个性和生活习惯有关
有心的老师都会发现,一个班级里的孩子,其个性总是千差万别的。

有的粗枝大叶,有的谨小慎微;有的一时兴起,有的有条不紊;有的大喜大悲,有的温和平静。

前者比后者更容易犯粗心的毛病。

因为非智力因素会对认知活动产生广泛的影响,使认知活动带上个人的特点和风格。

一个孩子的房里一团糟,鞋子东一只西一只,他的作业本往往字迹潦草,页面不规整。

一个孩子常常丢三落四,做事会凭兴致所至,往往观察没有顺序,思考缺乏条理。

因此,从生活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个性,能减少学习中的粗心。

整理自己的衣橱、抽屉和房间能让孩子,变得仔细,有条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和复习进度表,能让孩子变得有计划,有顺序;和谐民主的家庭气氛能培养愉悦平和的心境,让孩子做事不骄不躁。

这要求家长有足够的耐心,不迁就,不粗暴。

这样,你就能够通过改变孩子的行为来改变他的习惯以至于最后改变个性。

日积月累,你会发现孩子的粗心渐渐减少。

另外导致孩子粗心的原因还有以下四个方面:
1.因为孩子的视觉记忆和辨识能力较弱;
2.家长没有及时纠正孩子的马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
3.孩子缺乏责任心,做什么都心不在焉;
4. 孩子功课太多,紧追慢赶,往往就丢三落四,忙中出错。

对于粗心孩子的家长应避免在孩子学习的时候,把电视声音开得过大,也不要打麻将或打牌,因为儿童的注意力是极易受到干扰的,你的这些做法只能让他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长久之后,孩子便养成了这种一心二用的坏习惯。

粗心的孩子在做作业时不专心,做完作业后不检查,因为他们习惯于父母帮助检查。

家长应该让孩子自己检查并改正错误,这样才能有助于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养成细心的好习惯。

如果孩子因为粗心,作业或考试不太理想,那么,你可以适当对他进行一点小小的惩罚。

孩子粗心的毛病不是一天养成的。

那是由于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无序的家庭中,没有一定的作息时间,没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

所以家长要改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注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因为有了责任心,他自然能够小心谨慎地对待每一件事情,避免马虎。

家长可以让孩子做一
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扫地、洗碗、整理自己的玩具等)。

做的好了,家长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做的不好,应给予批评,让他重新再做一次。

家长要让孩子正视粗心的坏处,让孩子在生活中体会细心的好处,必要时可以让孩子承担因为“粗心”所导致的后果。

另外我们还可以运用行为矫正的方法。

但不是运用惩罚,而是运用正强化的方法。

因为正强化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强化什么是关键。

我们为了孩子粗心打孩子,我们一遍一遍地说他粗心……,其实是在强化他的粗心啊(等于在提醒他要粗心,因为潜意识只接受有实质性意义的信息,比如说:“以后不要在这样粗心大意了!”潜意识接受了粗心大意,而那些“以后不要……”潜意识是不会接受的。

)。

如果我们反过来做,在他粗心的时候不理睬他。

淡化他的粗心,然后在他偶尔不粗心的时候马上表扬他,强化他的细心,这样慢慢地他就会向着细心方向发展了。

你信不信?希望你试试看!这是正强化的做法。

另外还有一点是家长要注意的,那就是千万不要给孩子贴负标签。

即使孩子有粗心的毛病也不能总说,总说,他就会认为自己就是这个样子了,人还有一个求证的心理,自己常常犯,刚好证明自己就是这个样子的,这样一来,孩子的粗心真的就会越来越严重。

努力去发现孩子细心做事的时候,不失时机的肯定他,唤醒孩子,让他感觉到自己其实是可以很细心的。

慢慢就好了。

改正粗心的毛病,家长还可以让孩子多做一些“细活儿”,如写毛笔字,缝纽扣等,这些都能锻炼孩子的细心程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