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学概论

美学概论

维柯提出应该建立一种相当于 逻辑学、哲学的“新科学”。克 罗齐认为它就是“美学”。 维科对“诗性智慧”的揭示深 入到了一个重要的根基,这就是 诗性活动的本性和它在人类文化 中的奠基地位。
美学概论
第一节 美学学科的发展史
四、鲍姆嘉登对“美学”的设定
德国哲学家鲍姆嘉登(1714—1762)对诗性活动领域的分析,不 是返回到历史的起源处,而是纯粹对人的心智的逻辑分析。 他把审美现象这种感性的活动置于理性认知之前,把它确定为朦胧 的认识活动。并对应地提出了相对于逻辑学的“aesthetics”,即“感性 学”,它就是一种研究感性观念或者“朦胧的观念”的学问。作为一门 独立的学科,它给感性认识提供规则,并探求“感性认识的完善”—— 美。 贡献:
鲍姆嘉登不像其他的理想主义者那样,把感性的领域彻底排斥在知
识的领域之外,而是把它归于知识和认识的范围,为“美学”这个学科 在整个的知识体系中赢得了一个存在的地位。
美学概论
第一节 美学学科的发展史
五、美学概念在中国的确立
首先使用汉字“美学”以此来翻译aesthetics是日本人中江肇民 之所以用“美学”一词主要有两点, 一是当时著名的学人采用此词,二 是“美学”一词在晚清的教育体制 和学术体制改革中正式进入中国的 教育体制和学术体系。 中国学界普遍认为“美学”作为 aesthetics这一学科的名称,本身 就包含了中国文化的特性和中国现 代文化面对外来文化时的一种态度。 中江肇民(1847-1901)
美学概论
第二节 美学研究什么
(三)美的现象的历史性 美的现象的复杂性还在于,它不是一旦存在,就一劳永逸地存
在,而是随时代、文化和个性变化而不断变迁的。这就是美的现象
的历史性。 它说明:(1)没有固定不变的美,也同样没有所谓的“美本 身”;(2)美的现象无论是随时代变化,还是随文化和个性而不 同,都说明美的现象是随人的审美活动的变化而变化的。
美学概论
第一节 美学学科的发展史
二、美学学科如何能够成立
自从美的现象进入人类的思考之后,美的现象向人类的思维提
出了一些尖锐的问题:诗性的或审美的现象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 如果是理性的,那么其真正的品质是什么?它与科学、哲学和伦理 学等有何区别?如何把它们之间的界限清晰地描述出来? 一个学科要成立,必须具备下列条件:⑴必须有确定的研究领 域,在整个人类知识体系中不可缺少;⑵特殊任务,形成自己要解 决的问题领域;⑶形成与这项研究领域相适应的研究方法去解决其 问题。 美学学科成立所需的这些条件,在18世纪的欧洲形成了。
又年轻的科学,在非西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历史中都出现了 丰富而深刻的美学思想,但美学率先在西方文化中形成。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于
1750年在其所著的《美学》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鲍姆嘉登 因此成为“美学之父”。
美学概论
第一节 美学学科的发展史
一、美学学科的形成
人类直接或间接地注意到美的现象和诗意创造的世界,并对其进 行有意识的思考,是从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和中国开始的。 古希腊:
美学概论
第四节
美学研究的目的
二、从审美活动理解人的完善
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曾说过:只有感性的人是野人,只 有理性的人是蛮人,而真正自由的、完善的人则是理性与感性
完美结合的和谐的人。在审美活动中,人就是作为一个完整的
人出现的。 据此,美学研究的另一目的之一就是要让人们了解自身作 为人的整体的和谐存在,并努力按照这样的整体性来创造自己 的生活,从而使人的生活以自身为目的。
美学概论
第一节 美学学科的发展史
三、维柯对“诗性智慧”的发现
意大利的维柯(1668—1744)在
1725年出版了他的《新科学》, 1730 年又出版了增订本。在这部著作中, 他提出,相对于逻辑推断的智慧,人 类还有一种智慧,它比逻辑推理的智 慧要更原始、更根本、也更重要,这 是一种“诗性的智慧”。“诗性智慧” 贡献: 有两个基本规则:一是以己度物的隐 喻;二是形成想象性的类概念。
美不可能出现在任何地方。
美学概论
第二节 美学研究什么
(二)审美经验是美的现象的唯一见证。 (1)美的现象只出现在审美经验中,如果没有审美经验,我们就
不能断定美的现象的所谓客观存在。
(2)如果一个事物与我们没有发生审美经验的关系,它就还只是 一个物理的事实,我们无法断定它美还是不美。 (3)审美经验出现于何处?只出现于人的活动中。 (4)美的现象只出现在审美经验中,而审美经验总是意味着当下 性,即它总是即时发生的,因此,美的现象就是一种时机性的现象。 (思考)这是否意味着,美的现象只是完全主观的?
美学概论
MEIXUEGAILUN
教学目的
学习美学的基本知识,认识审美过程
的一般原理,了解中外美学的主要代表观
点,掌握美学基本理论并运用于审美实践, 培养正确的审美关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分
析审美现象,评论艺术作品,提高鉴赏和
创造美的能力。
美学概论
第一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什么是美学
第一节 美学学科的发展史
美的理论化,一直是人类难题,可以说它是一门古老而
美学概论
第二节 美学研究什么
二、审美现象的复杂性
为什么关于美学到底应该研究什么的问题上有如此复杂的不同观 点呢?究其原因,是由审美现象的复杂性所致。 审美现象的复杂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美的现象是属人的现象 (1)在没有人之前,世界上不会有美的现象,一个物理事物如果不 与人发生关系,也不可能具有任何审美意义。 (2)美的现象不会出现在其它非人类的活动领域。 (3)凡是说到 “美”这个词时,都意味着它是指一种人与对象之间 所形成的独特的“审美关系”,除了这个独特的“关系”领域之外,
一、研究美学所适用的方法
(一)哲学的和逻辑的分析方法
(二)符号学和语言学的方法 (三)心理学的方法
美学概论
第三节 如何研究美学
二、研究美学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如何学好美学:你的审美
经验是进入美学大门的通行证 )
如果一个人要进入美学领域,那么他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知 识呢? 除了要有一定的哲学知识、语言学和符号学的知识和心
理学的知识外,还要有丰富的艺术鉴赏的经验。 艺术鉴赏的经
验是每个人进人美学大门的通行证和最好的老师。可以根据自 己的经验来理解美学理论和验证某些理论是否正确,并根据经
验得出自己的美学思想。
美学概论
第四节
美学研究的目的
一、从审美活动认识人的自由
自从有了人,世界上就有了审美活动。即使在生计无着、 惨淡经营之际,抑或在烽火连天、马背征战之际,也会有审美 活动。 这表明了人类并不是被环境所束缚住的奴隶,他在任何 艰苦的环境中都能超越环境,吟唱出他的自由,让他灵魂中的 一阵飙风指引着他前行。 因此,美学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让我们深刻认识审美活动 与人的自由的关系,以及人的自由本身。
美学概论
第二节 美学研究什么
三、美学研究人类审美活动
综上所述:美的现象只存在于人的审美活动之中。 因此,得出的结论是:(1)不存在作为物理事实的美;(2) 也不存在人的审美活动之外的美;(3)不存在所谓的“美本身” 或纯粹的“美”;(4)同样,没有审美活动也就没有艺术;(5) 没有人的审美活动,也就没有所谓“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所以,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审美活动。所谓审美活动,就
是人在其历史性的存在中形成的“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它包 括:审美活动的起源、审美活动的经验形态、审美获得的本质以及
审美获得的形式呈现(符号形式、艺术)等主要方面。
美学概论
第三节 如何研究美学
研究美学的方法是根据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质来决定的。 我们前面说了,美的现象有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这样,研究 美学的方法相对来说就较为复杂。我们把这个问题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研究美学所适用的方法,另一部分研究美学须具备的条 件。
毕达哥拉斯学派:宇宙是由数构成的,美即数字。
柏拉图:“美本身” 亚里士多德:“诗学”是研究所有诗性活动的形式的学问。 中国: 孔子:把美与善联系起来:“诗可以兴” 美的现象和艺术的世界之所以在公元前6世纪-5世纪进入人类的 思考,原因如下:①原始巫术神话思维开始解体,理性思维崛起。② 人类艺术活动从原始巫术活动那里获得了相对独立性。
美学概论
第四节
美学研究的目的
三、培养审美能力,创造美的生活
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学习美学知识,培养每个人的审美 能力。这是人文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美学概论
美学概论
第二节 美学研究什么
一、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主张
(一)主张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黑格尔) 即指集中体现于
各种各样的艺术活动中的美的现象。因此,美学就是艺术哲学。
(二)主张美学就是研究现实和艺术中的美的本质以及美的规 律的科学。(柏拉图) (三)主张美学就是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狄德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