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畜牧养殖场建设可行性报告一、项目总论(一)项目名称:标准化畜牧养殖场建设(二)建设地点:定边县学庄乡小星星农林牧专业合作社(三)建设时间:2011 年 1 月至 2011 年 12 月(四)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建设单位:定边县学庄乡小星星农林牧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刘春喜(五)项目主管部门法人代表主管部门:定边县学庄乡小星星农林牧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刘春喜(六)建设单位基本情况定边县学庄乡小星星农林牧专业合作社成立于 2010 年 10 月,注册资金柒佰伍拾叁万玖仟贰佰元,主要业务从事山羊饲养、鸡养殖、植树造林。
(七)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病害动物及其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GB 16548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596-2001《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中国 21 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 NY/T 682畜禽场环境质量及卫生控制规范 NY/T 1167(八)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山羊养殖区建设、养殖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废弃物处理工程建设、项目支持体系建设。
山羊养殖区建设:山羊养殖区的选址及规划,生产和生活区的布局设计,各种功能羊舍的设计建设,饲料加工厂建设,消毒防疫隔离设施建设,场区道路、绿化、供电供水设施建设。
养殖污染治理设施建设:雨污分离设施建设,粪便无害化处理及有机肥加工厂建设及生物安全处理设施建设。
废弃物处理工程建设:山羊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粪便、垫草、尸体和残渣等处理设施建设,可参照经济循环利用的设施建设标准。
项目支持体系建设:开展标准化畜牧养殖场建设、畜牧防疫、畜牧污染防治与治理等技术规范体系建设,项目建设模式及经营管理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技术指导与培训体系建设。
(九)项目总投资与构成项目总投资45万,其中单位自筹 10 万,银行贷款 35 万。
(十)基本结论实施本项目,将建设市级山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实施规范养殖及智能管理、开展污染治理和合理利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经济收入,提高养殖经济收益,提升区域农业经济综合效益,还极大的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全县标准化畜牧养殖场建设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二、项目背景(一)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标准化畜牧养殖场的建设能够适应农业产业化的要求,提升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建立及时配套加工业,从而形成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农业生产体系,培育新的1、自然资源优势。
全乡林草保留面积287636 亩,其中林235646亩,草51990亩。
有利于畜牧业的生产和发展。
2、政策和技术优势。
作为新农村建设主要内容之一,县委、县府高度重视农村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畜牧养殖场建设项目被列为县农林实事工程,市、县主要领导给予了重视和关注,在养殖场建设中得到了县农林局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为本项目实施的技术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持。
3、产业和意识优势。
学庄乡罗山村畜牧业产业规模化程度较高,生产区域化明显。
主要以山羊养殖为主。
由于养殖管理落后,山羊养殖户思想意识提高,对建设标准化畜牧养殖场的愿望较为强烈,非常有利于养殖场建设实施。
4、项目资金支持优势。
各级政府及部门重视标准化畜牧养殖场建设,对该类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加大,有利于本项目争取政府对项目建设资金的扶持;另一方面,规模养殖户经过多年的生产经营,也具备一定的资本积累,愿意承担部分改造饲养环境和条件的费用,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三、项目建设内容与目标(一)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根本目的,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废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强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切实转变发展模式。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农牧结合、适度规模为基础,以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畜牧业为核心,以标准化畜禽养殖场创建为载体,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要求,坚持规模化与标准化相结合、硬件和软件建设相结合、阶段性建设与十二五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推进标准化畜禽养殖场建设,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畜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示范推动,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实事求是、务求实效,形成政府主导、合作社主体、公众参与、法律规范、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科技支撑的运行机制,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项目建设基本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着眼于我县、村镇建设整体规划,根据建设区域产业实际,综合考虑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和市场条件等方面因素,以优势资源为依托,突出发展重点,科学规划,示范推动,努力延伸产业链条,建立产业体系,构建产业群体,形成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特色农业经济产业带区。
2、遵循“良种化、设施化、规范化、制度化、资源化、无害化、智能化”原则因地制宜,选用高产、优质、高效畜禽良种,通过标准化的生产配套设施设备,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畜禽饲养管理规程以及各种防疫制度,以投入最小资源、废物无害化处理、污染排放最小化为目标,严格按照宁波市畜牧兽医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要求,全面进行畜牧场智能化改造,实现畜禽生产、防疫过程全程监控和信息化动态管理。
进而推进农业产业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3、创新原则全面实施“科技兴农” 的战略,加强科技培训和人才引进、培养,突出科技创新,体现科学性、长远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积极引进和应用山羊养殖技术。
创新养殖业经济建设和组织管理体制模式,加强政府引导,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推动项目建设。
(三)项目建设内容与目标1、标准化畜牧养殖场建设①养殖场建设地点的规划改造。
根据区域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现有畜禽饲养状况、当地农民饲养习惯及经验和品种资源,对养殖场布局进行统一规划改造。
规划改造养殖场用地面积100余亩,配套种植牧草面积 50 亩,存栏山羊500头。
②养殖场合理布局设计。
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各种功能羊舍的设计,包括公母羊舍、羔羊舍、育成羊、育肥羊舍以及净道等。
规划改建羊舍面积 1000 平方米。
③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畜禽养殖场总体要求,加强道路、管网、水电、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养殖场内路平、通顺,便于交通。
规划建设养殖场内道路1000米。
④养殖场防疫设施建设。
养殖场内围墙、进出大门、消毒池、消毒间、防疫医疗室、防疫隔离设施建设。
⑤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规划建造1家饲料加工厂,办公用房、管理用房建设。
2、养殖污染治理设施建设粪便无害化处理及有机肥加工厂建设。
建设一座有机加工肥厂及粪便无害化处理厂 1 座。
附属湿粪堆放棚、成品堆放仓库。
3、废弃物处理工程建设废弃物处理工程包括焚烧池、净化池等设施。
4、项目支持体系建设①项目技术支持体系建设。
加强技术引进与研究,重点解决以下课题:养殖场规划与选址技术要求;生产和生活区的布局设计;各种功能羊舍的设计;疫病综合控制技术;粪便无害化及有机肥加工技术;污水处理与达标排放技术。
基本形成一套可操作的建设技术规范。
②项目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场区经营管理服务工作,开展畜禽饲养管理与疫病控制技术、废弃物处理技术指导与培训,使项目建设真正发挥实效。
(四)项目主要技术方案1、废弃物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图。
四、建设进度与组织管理(一)项目建设进度本项目建设期为一年,建设期限为2011年1月-2011 年 12 月。
2011 年 1 月性研究。
2011 年 2 月和土地征用。
2011 年 3-9 月畜牧养殖场动工兴建,公路修整、生产区和生养殖场建设前期准备,确定规划设计、组织管理开展标准畜牧养殖场规划,进行养殖场建设可行活区建设、饲料加工厂、粪便无害化处理、生化氧化池建设,小区外道路建设等建设 2011 年 10 月小区绿化,其他配套项目建设。
2011年11月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确定经营管理模式,落实管理人员与职、责、利分解。
2011 年 12 月项目验收总结。
(二)项目建设组织管理1、资产所有形式。
建设主要投资由合作社自筹及银行贷款组成,建设后养殖场资产归小星星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所有。
2、经营形式。
养殖场内山羊的产、供、销由各养殖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其他配套设施设备由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
3、管理形式。
养殖场规划建设由合作社统一设计、施工;技术服务、防疫方面由合作社委派技术人员统一组织实施,按规定收取一定服务费用。
4、公共设施管理。
养殖场水、电、路等公共设施由合作社统一管理和使用,运行和维护费由养殖户共担。
5、乡政府负责协调服务,制定政策,申请项目,监督实施。
五、资金筹措与投向经概算,共需项目资金 45 万元,其中合作社自筹 10 万元,银行贷款 35 万元。
具体投向如下:1、道路修建 5万2、土地平整 4万3、羊舍改造 18 万4、生物净化池 2万5、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设施5万6、养殖场沟渠、水电等基础设施3万7、消毒池、管理用房 3万8、规划设计及其他不可预见费用2万9、科技服务设施 1万10、运输1万11、引种1万六、项目效益分析1、经济效益(仅计算合作社经济收益)本项目是一项集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养羊业生产及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系统工程。
它的建成,对于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大的意义。
它可壮大主导产业和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利于促进产、加、销、服务环节的利益联结;项目的实施,农民人均纯收入显著增长,提供就业机会;促使畜牧生产市场化,提高其标准化程度。
项目建成后,合作社年可增加经济收益 15 万元,除去银行利息 2.5 万,2 年可还清银行贷款。
①废弃物无害化及有机肥加工厂,按养殖场常年存栏 500 头山羊计算,年可产有机肥 100 吨,年收益 2 万元。
②饲料加工厂及其他服务收入:年预计为3万元。
2、社会效益本运作模式是“合作社+农户”。
它的实施可实现贸、工、牧一体化,降低风险,降低生产成本,并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对该地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等方面产生的积极作用,它能有效地促进地区经济的合理配置,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具有地方特色的联合经济优势和良性经济结构的形成,从而保证最大限度地增加产量,减少消耗,而且还有利于挖掘其资源潜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实施进程中通过引进资金、设备、技术,实行高科技投入,在肉羊品种改良和产品加工等方面增加科技含量,可促进肉羊生产的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益。
项目建成后,可促进我村镇畜牧业生产健康持续发展,规范山羊养殖水平,提高养殖能力,增加养殖户收入;通过畜牧养殖场建设,使农业生产减少资源浪费,降低能耗,增加土地资源;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后,对杜绝各类病原体的孳生和传播具有积极作用,所以本项目社会效益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