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教研水平
孙维刚从1962年开始任教于北京二十二中学, 历时整整40年。他先后出版了
《全班55%怎样考上北大、清华》、 《我的三轮教育教学实验》、 《孙维刚数学》等专著
教学方法
孙维刚的教学方法被称为“结构教学法”——“八方联系,浑然一体, 漫江碧透,鱼翔浅底。” 讲究新知识和旧知识的比较和联系。
她没有生养过孩子,却是大山里82个孤儿共同的妈妈。当 一个华侨民间团体慈善机构邀请她义务担任丽江地区一个 叫“儿童之家”的孤儿院院长的时候,她发誓不再让大山 里的孤儿过贫穷流浪日子。
近10年来,她把自己的工资,包括各级组织给的奖金,自 己的讲课费等60多万元捐献给了贫困学生和孤儿们。
案例
全国优秀教师、青海省土族自治县东山乡什巴小学校 长刘让贤原是天津人,后响应党的号召随家迁居青海,在 青藏高原的七沟八梁穷僻山村当小学校长。这个学校20多 年先后分来38位教师,走了32位,最长的干了两年,最短 的只呆了半年。而刘让贤却成了这个学校的长期守望者, 把穷乡僻壤的孩子们引入了知识的殿堂,取得了显著的成 绩。他家境贫寒,穿的是补丁衣服,吃的是开水泡馍馍。 当他获得“柏宁顿孺子牛金球奖”奖金十万元时,他一分 不留,全捐了出去,设立了全县教育奖励基金。
品德教育
学生张悦的父亲说,孙老师班里的学生跟别的孩子不 一样,他们懂礼貌,知道向收发室的大爷和电梯工问好, 家长会服务时站得笔直,双手接物,毕恭毕敬。我们这些 家长也都是在50年代、60年代成长起来的,对那个时代中 一些美好的东西非常留恋。在孩子上中学的这6年里,孙 老师就是我们和孩子最多的话题。孙老师怎么样了,孙老 师说什么了,等等。
孙维刚说:“作为一个中学老师,面对流俗,我是苍白无力的, 我无法左右社会上的大气候但可以构建自己的小气候。”
(二)为人师表的特点
1、人本精神。以人为根本,通过理解人,尊重人、进而教育人,注重 人的素质、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2、科学精神。成为务实求真、崇尚真知、捍卫真理的榜样 3、文化精神。重视科学文化知识在人素质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中的基
础性地位。教师的文化素质对学生和社会的影响是深远 而长远的。 4、道德精神。教师成为真正的人民教师,其道德行为成为世人的榜样, 引领社会道德进步。 5、创新精神。不断吸收新的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奉献精神。
全国十大师德标兵——张桂梅
张桂梅,现在云南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 院长,她是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的一位普普通通 的教师,也是华坪县“儿童之家”义务院长。
师生关系
1998年4月27日,孙维刚住进了肿瘤医院接受第8次手术,这一次 是直肠癌,前7次是膀胱癌。30多位学生家长日夜轮流陪床护理。他 对学生家长说:“我一定要好好活下去,活6年就行,一定要把他们 送进大学。我要让一半的学生考上清华、北大。”
一位学生家长回忆说:“那一年,孙老师患膀胱癌,手术治疗时 不去协和医院,要去北京六院。因为六院离22中近,他住在高层, 上课间操时,孩子们看见孙老师站在窗口。”
❖ 孙维刚从1980年开始进行了从初一到高三的三轮半六年一循 环教学教育改革实验,高考成绩一届比一届出色(实验班) 第一轮班,除1人外,高考全部上线; 第二轮班,40人中15人考入北大、清华; 第三轮班,40人中的22人升入清华、北大。 更重要的是,实验班的学生升入大学后,有相当数量的学生 当了干部、拿到奖学金;绝大多数继续攻读了硕士、博士。
生前系全国著名数学特级教师,全国人大代表,是北 京市首批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数学奥林匹克首批高级教 练。北京市十大杰出教师,北京市模范班主任,全国十佳 师德标兵,全国十佳职业道德标兵,全国先进工作者等。
教学业绩
❖ 孙维刚北京二十二中一所普通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在学校 里,他的最高的“职务”就是班主任。但就是这样一位教师, 创造出了令人称奇的育人成绩。
孙老师说什么了呢?他给学生讲《钢铁是怎样炼成 的》,讲《普通一兵》,讲“活着,是为了他人的幸福”。 在一次数学讲座之后,他给学生们布置的作业是:今天回 家,向爸爸妈妈问一声好。
教育理念
第三轮实验班的建班方针是,第一,诚实, 正派,正直;第二,树立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 争取为人民做较大贡献;第三,做一个有丰富 情感的人。
理解:
1、教学、生活与社会实践 2、素质与行为:素质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关于教师形象的调查
2011年盖洛特携手“我要调查网”开展了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关于 “您心目中的教师形象”的调研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结果
结论:更重视师德方面的表现
【结论】心理距离近
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孙维刚老师事迹
1938年12月6日生,大学毕业。自1962年至今在北京市 第二十二中学任数学教师兼班主任。
二、为人师表的意义
(一)对教师的激励功能 为人师表有助于树立教师的威信,
得到学校、老师和家长的认同
激发教师教学、工作积极性。
(二)对学生的教育功能
第二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第五节 为人师表
一、为人师表的含义和特点
(一)为人师表的含义
最早 《北齐书·王昕书》
“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
为人: 是指做人、处事、接物的一切活动 师: 是指学习、仿效 表: 是指榜样、表率 师表: 可以效仿的表率
“为人师表”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言行做出榜样, 成为学生学习和效法的楷模和表率,即做到 “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教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时,课本上只是延长三角形底边并做出一 边的平行线引导学生做出证明,而孙维刚则是把问题交给学生,上来 就让学生猜想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再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证明。并把 几种证法写在黑板上,孙维刚做总结。
一个初一的学生问他的数学老师:“您在课上讲,有理数是整数和分 数的总称,有理就是有道理的意思,我不明白整数和分数有什么道理 呢?” 老师回答:“这是数学上的规定,没有什么。”这一问一答 被孙维刚听到了,他为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而欣喜,也为老师轻率的回 答而遗憾,甚至感到了残酷。几经如此,求知的火花将熄灭,孩子们 将会懒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