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总论 (1)第一节项目概述 (1)第二节报告编制单位 (2)第三节研究的依据和范围 (2)第四节简要的研究结论 (3)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建设必要性 (8)第一节项目提出的背景 (8)第二节我国汽车销售流通体系发展选择 (9)第三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4)第三章市场预测及建设规模 (19)第一节市场预测分析 (19)第二节项目建设规模 (23)第四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25)第一节项目选址 (25)第二节建设条件 (25)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29)第一节功能与布局 (29)第二节结构与建筑 (31)第三节总图运输 (31)第四节设备选型 (33)第五节公用工程 (35)第六节服务流程与信息系统 (38)第六章环境保护评价 (42)第七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50)第一节劳动安全卫生 (50)第二节消防 (52)第八章节能、节水措施 (55)第一节节能 (55)第二节节水 (56)第九章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 (58)第一节项目组织机构 (58)第二节劳动定员与人员培训 (59)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 (61)第十一章项目招标方案 (63)第十二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67)第一节投资估算 (67)第二节资金筹措 (69)第十三章财务分析 (70)第十四章结论 (75)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概述一、项目名称山东省XXXX·大众4S店建设项目二、项目承办单位单位名称:山东省XX汽车销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项目联系人:联系电话:三、项目地址项目拟建于XX汽车产业园区。
四、项目承办单位简介山东省XX汽车销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系XX交通汽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在原山东省XXXX轿车服务站的基础上于2002年改制重组后建立的股份制公司,是XX区域最早开展汽车服务贸易的企业。
公司下设五个职能部,即:汽车销售部、汽车服务部、备品部、综合部及财务部。
现有员工140人,其中本科生、大专学历12人,具有中级职称8名,中专学历、助工8人,在具有中技文凭40人中,技术员4名,技师职称11人,高级工40人。
所有维修机工上岗前均接受专业培训,具有高级技工职称的占维修技工人数的比例达到了98%。
第二节报告编制单位一、编制单位二、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三、资质等级四、发证机关五、法定代表人第三节研究的依据和范围一、可行性研究的依据1、原国家计委《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2、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3、《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2011年)》4、《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6、《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7、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8、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数据、资料;9、山东省XX汽车销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工程咨询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合同。
二、可行性研究的范围1、项目的背景和建设必要性2、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3、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方案4、环境保护与安全卫生5、项目组织及运营6、项目进度计划7、项目招标方案8、节水节能措施9、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0、财务分析11、社会效益分析12、结论第四节简要的研究结论本项目属于商业服务业,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2011年)》的要求,符合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和用地规划。
项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一、建设规模项目计划用地面积11.5亩,总建筑面积4000m2,包括汽车展厅、接待办公区、维修保养车间、备件仓库等,主要是集XX﹒大众品牌汽车整车销售、维修服务、零配件供应、信息反馈四位一体的特许销售服务店。
新购置电脑检测仪、举升机、大梁矫正仪、发动机分析仪等设备40余台套。
二、建设地址项目拟选址于XX汽车产业园区内。
该地块符合《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以及XX经济开发区用地规划,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交通、通迅等条件便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开发建设的理想地段。
三、劳动定员项目计划定员70人。
其中管理人员8人,销售人员18人,维修人员25人,其他辅助人员9人。
四、项目实施进度项目建设期6个月,工程计划于2011年8月份开工建设,计划到2011年12月份全部完成并竣工验收,投入运营使用。
五、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909万元。
其中,建设投资1424.5万元,铺底流动资金484.5万元。
建设投资中,建筑工程费540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费270万元,其他费546.68万元,预备费67.83万元。
六、资金筹措本项目所需资金全部考虑由项目承办单位自筹解决。
七、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建设必要性第一节项目提出的背景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中国整体汽车业的快速增长,作为汽车产业链中重要一环的汽车流通业的经营格局发生了质的变化。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汽车流通渠道较为单一,一般都由国有单位控制,经销,品牌意识极为淡薄。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销售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汽车销售从集贸式、超市、百货商场、连锁店到专卖店皆应运而生,4S店也是汽车市场激烈竞争下的产物。
4S店是集汽车销售、维修、配件和信息服务为一体的销售店。
汽车4S店是一种“四位一体”为核心的汽车特许经营模式,包括整车销售、零配件、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汽车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作为汽车营销手段重要一环的汽车特许经营模式“4S店模式”在汽车营销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
4S店在企业信誉度方面、专业方面、售后服务保障方面、人性化方面四个方面对汽车企业有巨大帮助和提高。
4S店的出现,能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它可以提供装备精良,整洁干净的维修区,现代化的设备和服务管理,高度职业化的氛围,保养良好的服务设施,充足的零配件供应,迅速及时的跟踪服务体系。
通过4S店的服务可以使用户对品牌产生信赖感。
山东省XX汽车销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是XX区域最早开展汽车服务贸易的企业,现所属XX大众4S店位于XX市西部,火车站南邻,属于XX市汽车西站区规划区域。
同时,根据XX市汽车西站建设规划,现XX·大众4S店需要搬迁。
根据XX市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当地汽车产业逐步向产业园区模式方向发展,品牌集中,功能齐全,已成规模。
目前,XX市已形成江北汽车城汽车产业园区(20多个品牌)和开发区汽车产业园区(约10家品牌)。
随着汽车产业园区发展和城市规划的限制,交运汽车区域将被淡化,对今后的发展不利。
但是,如果抢先进入汽车产业园区,将会在市场机遇上争取到优先和持续发展的良好先机,包括对同品牌第二家店建立以及其今后的经营都会产生有利的效果。
根据对当地汽车产业趋势的发展和企业今后的发展要求,在XX 市汽车产业园区规划新建山东省XXXX·大众4S店势在必行。
第二节我国汽车销售流通体系发展选择一、汽车生产企业销售流通的几种模式通过多年的试验与摸索,我国主要汽车生产企业建立的销售流通体系几经变化与改进,就目前来看,我国主要汽车生产企业的销售流通体系大致可划分的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以地区销售代理为主的模式。
这一模式的特点是:汽车生产企业(企业集团)建立自己的独资销售公司或合资公司,以这些公司作为销售的主要渠道来代理销售企业产品。
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生产的桑塔纳轿车,其销售体系采取这一模式,天津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产品销售体系与此相类似。
第二种是以联营、联合销售公司联销为主的模式。
这一模式的特点是无需投入大量资金与汽车流通企业合资或建立自己的独资公司,而是生产企业提供厂名(商誉)、周转车,或在经销价格上给予优惠,与原流通企业组成联营、联合经销公司,联合销售厂家汽车。
目前,XX、东风汽车公司的汽车销售体系属于这一种模式。
第三种是以特约经销公司专营为主的模式。
这一模式的特点是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没有资金合作的关系,通过提供优惠的汽车经销价和货款结算方式,将流通企业确定为生产企业的特约经销公司。
经营方式采取联合销售,这一模式以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的销售流通体系为代表。
除上述三种模式之外,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的销售网络采用“通用土星”的销售模式,即上海通用公司直接与各地的经销商打交道,取消中间的批发环节。
从发展趋势来看,广州本田汽车公司、上海汽车工业销售总公司、XX集团公司均采用此种模式,这种模式也必将成为各主机厂销售的首选模式。
⑴传统的销售流通模式:生产厂家销售流通到代理商,代理商销售给地区分销商,再经过零售商销售到直接顾客(最终顾客),其中代理商和地区分销商又可以被中间分销商所取代由其销售给零售商,而后由后者销售给最终用户从而完成整个销售链。
⑵新兴的销售代理模式:汽车生产厂家直接在各个地区开设特许经销商,由特许经销商将产品销售给直接用户。
从这两种模式来看,我国传统的销售流通模式由于流通层次过多,从而造成价格混乱,同时,流通成本过大。
而新型的销售流通模式,由于中间层次少,流通成本相对下降,信息的传达也快,生产厂家更易于控制中间销售环节。
二、未来汽车生产企业销售体系的演变1、以企业集团(生产企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关于今后我国汽车销售流通体系的发展模式,必须按照《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精神,参考国际上成功经验与作法,以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来建设现代化营销体系。
中国汽车销售流通体系的基本框架,总的说应是按照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要求,以汽车生产企业为中心建立“总分销商→地区分销商→零售→顾客”的销售体制,其中典型模式有两种:一是企业集团建立统一的“集团销售公司(总分销商)→地区分销商→经销店”的销售网络;二是部分企业建立“企业销售部(总分销商)→独立的地区分销商→经销店”的销售网络。
如下面所示:模式Ⅰ:①该模式实质上是汽车企业集团的自销方式,即汽车集团内生产企业→集团销售公司(总分销商)→集团销售分公司(地区分销商)→经销店的销售渠道。
其中汽车企业集团销售公司负责包销集团内各汽车生产企业的产品,汽车生产企业不从事产品销售业务。
该销售模式具有排他性,即只负责本集团内生产厂家的汽车销售业务。
②汽车企业集团销售分公司(地区分销商)根据全国市场分布而设立,一般以经济区域为标准设点,销售分公司(地区分销商)在总公司的领导下,负责指定地区的汽车经销业务。
③经销店负责汽车零售业务,其数量根据各地区市场情况而定。
④对于产量大,产品系列多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将可能形成由企业集团销售公司(总分销商)负责的,按不同产品划分的自销渠道,其经销店将只经营规定品牌的汽车。
模式Ⅱ:①该模式为非自销方式,即汽车生产企业的产品由该企业的销售部门委托或通过独立分销商完成汽车产品的销售工作。
②独立分销商(或专业销售公司)与汽车生产企业销售部通过不同形式(代理、联营、协议……)确立双方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