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河道整治工作总结
钱王铺村由一条潘溪贯穿而过,自然环境优美,村庄主题建设围绕河道进行,近几年在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和农技水利服务中心的指下,根据“绿色家园、富丽山村”创建特色村的总体方案要求,对(潘溪)河道进行了整治,今年根据杭州市中心村的建设要求,对河道生态建设进行再加工。
历年来我村根据分段整治的原则,逐步对河道进行生态化整治,从而全面实现河道生态化。
全村河道疏公里,完成疏浚方量3.6万方,共计投资45万元;重修堰坝7处,新建堰坝一处,共计20万元;整修生态堤坝与护岸2.5公里,新建护岸2公里,共计投资60万元;河道沿线绿化8500平方米,共计投资65万元;建设集休闲、健身、景观为一体的河岸景观带2处,共计投资50万元;完成增值放流5个鱼种,共计2万尾的鱼苗投放。
这些工作使农村河道更畅了、水更清了、环境更美了。
为此我村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制定计划,做好宣传。
年初制定整治计划,及早招标,为了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计划任务,在街道农技水利服务中心的领导支持下,针对我村实际情况(河道长、工程量大),首先召开村班会议,统一思想,同时召开党员、村民代表、组长会议,利用村广播、宣传栏、村报进行宣传,动员村民积极配合。
其次向村民宣传好河道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他们知道河道整治是利国利民,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广大村民是直接的受益者。
二、落实责任,各方面配合领导重视,上下协调。
我村河道整治已连续实施三年,社会舆论氛围浓烈、群众参与意识增强、建设成效广泛认同。
取得这一成绩,首先得益于我村始终把加强领导、广泛发动摆在先决的位置上加以重视。
一是市里高度重视、领导有力,求得了领导资源。
二是村两委积极工作,不怕辛劳,迎难而上,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构建“清洁河道”的重要举措,更加突出了该项工作的重要地位,进一步统一了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思想;
三是部门支持配合,机制协调,保证了行政资源。
市委、市政府组织市委办、市政府办、农工办、发改委、财政局水务局、农林局、国土局等部门对河道整治工作中积极配合,主动协调,各负其责、注重实效。
三、坚持质量,建设群众放心工程、德政工程。
标准质量是河道整治的生命线,是群众关切的焦点,是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切实体现。
在质量控制上,着力把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科学制定工程规划。
我村调遣水务、林业等技术部门技术人员,深入到河道,实地规划测算,准确客观地编报了每一轮河道疏浚规划,严格按年度规划项目实施。
二是坚持标准不走样。
坚持“三无一清”的标准,做到河底无淤泥、河面无水草、漂浮物,河坡无杂物,水质变清。
在实施过程中确保三个不走样,即:确保清障巩固不走样。
由于一到汛期排涝,上游带来了大量“客草”,我们做到草来随清,汛过河净;确保疏浚标准不走样。
河道疏浚充分发挥机械施工效率高、费用低、质量好的优势,组织专业施工队伍常年施工,跟踪控制质量环节;确保综合治理不走样。
坚持河道上下游配套,土方建筑物配套,河道整治与综合利用配套,注重综合效益,将土方疏浚与填塘造地、培筑圩堤、环境建设结合起来。
三是严格工程建管程序。
引入工程招投标制和合同管理制,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一河一帐,专款专用。
四是严格验收,按实兑现。
由水利、财政成立验收小组,逐段实测实算,对完成率在95%以上的工程才准予验收合格,按实结算工程款,不合格的责成加工补课,直至做足标准后才予验收拨款。
通过层层把关,我村河道整治标准质量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同时也得到了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四、重视管理,保持长效。
对照河道管理长效性的要求,我村积极落实河道管护相关基础工作。
一是划定河道管理范围,明确管护要求。
根据水法规和河道管理相关文件规定,进一步细化了全村河道管理办法,并将此纳入小康村建设村规民约之中,增强群众管护意识;
二是建立管护队伍,健全管理网络。
我村成立了河道保洁队伍,按照“人员精干、报酬提高、专业管护、统一管理”的原则进行日常保洁工作。
特别是在小康村建设中,通过组建“四员”(河道保洁员、垃圾
清运员、道路维护员、村庄管护员)管理队伍,进一步充实了河道综合环境管护队伍;
三是配备管护设施,杜绝污染源头。
沿河道每100座垃圾箱或垃圾池,每个村设一处垃圾处理场,做到垃圾定点投放、定期清运处理,杜绝沿河倾倒垃圾的现象;
四是强化管护责任,实行按劳付酬。
按照要求,分别明确管护责任,做到“河里有牌、岸上有人、墙上有表、台上有帐”,职责明晰。
年初签订保洁协议,年终考核,保洁人员配备救生衣一件,买意外保险一份,每年召开次保洁员会议。
河道管护人员的工资报酬根据河道管理工作量和管理质量,由保洁站考核发放。
河道整治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镇村投入较大的精力财力实施,工作推进起来容易出现有快有慢,有实有虚的现象。
为确保此项工作能够善始善终,既要反映在场面上,更要体现在效果上,村两委加强专项督查。
我村河道生态化建设已历经3年,从以前垃圾横流的问题河道到现在群鱼欢游的清澈河流,都离不开上级部门的领导、全体班子人员的努力、全村村民的配合。
乡镇河道整治工作总结
去冬今春以来,我镇按照省、市、县要求,把疏浚整治村庄河塘、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作为开展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员发动,扎实推进,自今年三月上旬正式动工以来,共集中整治村级河道
16条,长17.15公里,疏浚土方9.9万立方米,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任务,现将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宣传发动
我镇共拥有河道197条,长217.公里,由于种种原因,因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淤积和污染现象十分严重,不仅削弱了防洪排涝功能,而且也制约了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影响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
在今年2月下旬,县委发出了集中整治村庄河道的动员令后,我镇专题召开了村庄河道整治工作动员会,对我镇的村庄河道整治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同时,利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转段会进行了宣传发动,镇先进性教育办公室专门下发了《关于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组织农村党员集中疏浚村庄河道的实施意见》的文件,要求各村把村庄河道整治工作作为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项“规定动作”来抓,并要求各村充分利用有线广播、黑板报、标语、宣传栏大力宣传村庄河道整治的目的和重要意义,使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农村河道整治工作是一项“惠民、利民”的实事工程、民心工程,并自觉地投入到村庄河道整治工作中去,从而在全镇上下形成了“人人关心、个个参与”的浓烈氛围。
二、明确目标精心实施
一是组织到位。
由于这次村庄河道整治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由镇先进性教育办公室和农业办公室牵头,水利、财政、农经、农电等职能部门组成的村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