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
推荐的目标血压
一般人群 <140/90mmHg
肾病或糖尿病者 <130/80mmHg
老年病人 至少sBP <150mmHg
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
利尿剂 β-受体阻滞剂 钙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α-受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Ⅱ(AⅡ)受体拮抗剂
用药原则
小剂量开始 合理的联合用药 初始药物无效或不能耐受应改另一
高血压病人的 围手术期处理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麻醉科 邓小明
临床麻醉 麻醉恢复室 麻醉学教研室
上海长海医院麻醉科、CU
疼痛诊疗 麻醉学实验室
我国高血压病的特点
三高: 发病率、伤殘率、死亡率
三低: 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
Rates about Hypertension(%)
1998年我国脑血管病居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的 第二位,在农村居首位。全国每年死亡超过100 万,存活的患者约500万~600万,其中75%以上 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
有关高血压的重要文件或指南 抗高血压药对麻醉的影响 血压多高考虑推迟或取消择期手术 监测项目 血压波动的处理
尚无统一指南 Dix与Howell的调查:大多数医师
认为血压 > 160/95~100mmHg应推 迟或取消麻醉与择期手术,尤其伴 并存临床情况者
(Br J Anaesth 2001, 86:789-93)
血压多高考虑推迟或取消手术
择期手术血压>180/110 ~100 mmHg
术晨到手术室血压>180/110 mmHg者, 如血压<200/100 mmHg无脑、心血管 症状,可用药使血压降至允许水平再 诱导;如血压>200/110 mmHg,应推 迟手术
类降压药 使用长效制剂
用药顺序
认为任何一类降压药物均可作 为初始药物,有利的使用顺序为利 尿剂、β-受体阻滞剂、 ACEI、钙 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AⅡ)受 体拮抗剂、 α-受体阻滞剂
现今认为比较合理的配伍
ACEI(或AⅡ受体拮抗剂) 与利尿药 钙拮抗剂与β-阻滞剂 ACEI与钙拮抗剂 利尿药与β-阻滞剂 α-阻滞剂与β-阻滞剂
病人情绪紧张 气管内插管、拔管前后、全麻苏醒躁动 切皮及手术探查、阻断大动脉 区域麻醉不佳、全麻过浅 术后疼痛 高碳酸血症、低温寒战、输液过量及缺氧
以气管插管反应最强
血压剧烈升高的处理
首先去除病因
插管:表面麻醉充分,静脉用药适 量,预防和减轻血压的剧升
麻醉维持期则应精心调控麻醉深度 使之与刺激性强度相适应。强刺激 操作时,提前加深麻醉
急诊手术血压>180/110 mmHg,如 推迟手术给病人带来的风险超过高血 压,可在严密监测下维持血压140/90 mmHg左右为宜
监测项目
血压:NBP、ABP 2、3级高血压病,尤其并存临床情况 者应监测ABP
心电图 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 脉搏血氧饱和度 中心静脉压 麻醉气体浓度
血压波动的处理 血压剧烈升高的原因
纠正病因 及时经上肢或中心静脉注入小量升压药。麻黄素
5~10mg,必要时增量;若下降幅度过大、过快, 用麻黄素无效时,可给甲氧胺3~5mg或去氧肾上 腺素50~100μg或去甲肾上腺素8 μg ;若血压突然 测不出者,立即静注肾上腺素0.2~0.5mg,以防 止心搏骤停。
在CVP监测下适当补充血容量至血压恢复到预期 水平
老年高血压常用药物
为β-阻滞剂、钙拮抗剂、ACEI及 AⅡ受体拮抗剂,后两者是目前较新 型的降压药,具有较好的脏器保护作 用,能扩张冠状血管,降低氧耗,不 增加心率,从而广泛用于高血压伴冠 心病、心衰及糖尿病性肾病病人
抗高血压药对麻醉的影响
利尿剂 β-受体阻滞剂 钙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α-受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Ⅱ(AⅡ)受体拮抗剂
传导阻滞禁用 低血压、心动过速
血压下降的原因
全麻加深或全麻药和降压药的协同作用 硬膜外麻醉中交感神经阻滞或其和术前用
降压药的作用的重合 在麻醉状态下体位的变动,尤其老年病人
翻身变俯卧位时更易引起 降血压药用量过大 术中阻断或压迫大静脉如下腔静脉 术中或术后大量出血,同时补充不足
血压剧烈下降的处理
(HTN prevalence ~ 50 million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Incidence
1976– 1980
USA
1988– 1991– 1999– 1991 1994 2000
China 2004
18.8
Awareness 51 73 68 70 30.2
常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
作用机制
举例
利尿剂 血管扩张药 中枢交感抑制
双氢克尿塞 呋塞米
肼屈嗪,二 氮嗪, 可乐定 甲基多巴 利血平
肾上腺素能神经元阻滞剂 胍乙啶
β-阻滞剂 α -阻滞剂
普萘洛尔 阿替洛尔 拉贝洛尔 酚苄明 酚妥拉明
钙通道阻滞剂
硝苯地平 维拉帕米
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剂 卡托普利
麻醉相关影响
高血压病人分层
1、2级高血压无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或 (和)并存临床情况者属低危
1、2级高血压并存1~2种危险因素者属中危 1、2级高血压水平,兼有3种或更多危险因
素、兼患糖尿病或靶器官损伤患者;或3级 高血压,无其他危险因素者属高危
高血压3级同时有1种以上危险因素或靶器官 损伤,或高血压1~3级有并存临床情况者均 属极高危
Treatment 31 55 54 59 24.7
Control
10 29 27 34 6.1
中国卫生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4年我国成年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 计超过1.6亿。比1991年患病率上升31%,即增加 7000万。在这1.6亿高血压患者中,知晓率、服药 率、控制率分别为30.2%、24.7%、6.1%。
4.并存的临床情况 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卒中、脑出血、短 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心脏疾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冠状动 脉血运重建、充血性心力衰竭
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肾受损或肾衰
糖尿病:
血管疾病:夹层动脉瘤、症状性动脉疾 病
重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出血或渗出、 视乳头水肿
高血压病人分层
根据高血压水平、心血管病 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以及并 存的临床情况将高血压病人分为 4 层,即低危、中危、高危和很 高危,依此指导医生确定治疗时 机和治疗决策
可能产生低钾,诱发心律失常
心动过速 (静脉给药时不可预见)
停药后反弹高血压 作用迟缓
对血管收缩药敏感 体位性低血压 避免在哮喘和心衰患者中应用 心动过缓,常对阿托品有效 肌松拮抗时可能诱发严重窦缓
心动过速
血管扩张药 心脏抑制-避免与Beta阻滞剂联合应用, 可导致严重的低血压 麻醉药低血压作用
血压多高考虑推迟或取消手术
尼卡地平
维拉帕米 1~5
地尔硫卓 10
头昏、恶心、疲倦
心动过速、头痛、潮红
10~40 μg 哮喘、心动过缓、
传导阻滞者禁用
50~500 μg 低血压、恶心 0.25~8.0 μg 恶心呕吐、肌颤
出汗、避光
0.1~4.0 μg 头痛、心动过速 5~15mg/h 心动过速、头痛、潮红
心衰、病窦、
5~15 μg
成人血压的定义和分类
类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l20
<80
正常高值
120~139
80~89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性高血压
≥140
<90
SBP与DBP属于不同级时,以高值为准
高血压的危险性
1.血压的高低 2.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男>55岁、女>65岁、吸烟、总 胆固醇>5.72 mmol/L、早发心 血管病家族史、腹型肥胖或肥胖、 CRP增高
3.靶器官损害 左心室肥厚、微量白蛋白尿和(或) 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升高106~ 177μmol/L、动脉壁增厚或动脉粥 样硬化斑块
苏醒期应确保无痛、无躁动挣扎、 无恶心呕吐,血压高时,给适量降 压药使血压调控至允许范围之内, 必要时采用药物治疗
常用注射降压药
单次注射量 维持剂量
(mg)
(kg-1·min-1)
不良反应及 注意事项
乌拉地尔 10~50 酚妥拉明 5~15 拉贝洛尔 25~50
艾司洛尔 10 硝普钠
硝酸甘油 1~2
高血压的重要文件或指南
1997年11月:JNC6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1999年2月:WHO/ISH 1999年10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3年5月:JNC7 2003年6月:ESH/ESC 2004年10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