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

第一讲一、授课内容:1、什么是单片机2、单片机的发展二、授课类型:讲授三、授课时数:2学时四、教学目标:了解单片机的发展,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掌握单片机的特点五、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单片机的特点六、教学设想:借助产品、作品演示,一方面可以使课堂生动,另一方面可以腾出大量时间加强对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他们对本学科的兴趣.七、教学过程:(板书)一、什么是单片机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并且由于芯片的集成度的提高而使计算机微型化,出现了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Computer),简称单片机,也可称为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

单片机,即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计算机,集成了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随机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定时器/计数器以及I/O接口电路等主要计算机部件。

二、单片微型计算机发展概况单片机出现的历史并不长, 但发展十分迅猛。

它的产生与发展和微处理器的产生与发展大体同步, 自1971年美国Intel公司首先推出4位微处理器(4004)以来, 它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大致可分为5个阶段:第1阶段(1971~1976): 单片机发展的初级阶段。

1971年11月Intel 公司首先设计出集成度为2 000只晶体管/片的4位微处理器Intel 4004, 并配有RAM、 ROM和移位寄存器, 构成了第一台MCS—4微处理器, 而后又推出了8位微处理器Intel 8008, 以及其它各公司相继推出的8位微处理器。

第2阶段(1976~1980): 低性能单片机阶段。

以1976年Intel公司推出的MCS—48系列为代表, 采用将8位CPU、 8位并行I/O接口、 8位定时/计数器、 RAM和ROM等集成于一块半导体芯片上的单片结构, 虽然其寻址范围有限(不大于4 KB), 也没有串行I/O, RAM、 ROM容量小, 中断系统也较简单, 但功能可满足一般工业控制和智能化仪器、仪表等的需要。

第3阶段(1980~1983): 高性能单片机阶段。

这一阶段推出的高性能8位单片机普遍带有串行口, 有多级中断处理系统, 多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

片内RAM、 ROM的容量加大,且寻址范围可达64 KB, 个别片内还带有A/D转换接口。

第4阶段(1983~80年代末): 16位单片机阶段。

1983年Intel公司又推出了高性能的16位单片机MCS—96系列, 由于其采用了最新的制造工艺, 使芯片集成度高达12万只晶体管/片。

第5阶段(90年代): 单片机在集成度、功能、速度、可靠性、应用领域等全方位向更高水平发展。

单片机的应用特性:(1)集成度高MCS-51系列单片机代表产品为8051,8051内部包含4KB的ROM、128B的RAM、四个8位并行口、一个全双工串行口、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以及一个处理功能强大的中央处理器。

(2)系统结构简单MCS-51系列单片机芯片内部采用模块化结构,增加或更换一个模块就能获得指令系统和引脚兼容的新产品。

另一方面,MCS-51系列单片机具有64KB的外部程序存储器寻址能力和64KB的外部RAM和I/O口寻址能力。

Intel公司标准的I/O接口电路和存储器电路都可以直接连到MCS-51系列单片机上以扩展系统功能,应用非常灵活。

(3)可靠性高单片机产品和其他产品一样,出厂指标有军用品、工业品和商用品之分。

其中军用品要求绝对可靠,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下都能可靠工作,主要用于武器系统、航空器等方面。

单片机属于工业品,能在常温下工作,不需要在温度恒定的机房内工作。

由于单片机总线大多在芯片内部不易受干扰,而且单片机应用系统体积小,易于屏蔽,所以单片机的可靠性较高。

(4)处理功能强,速度快 MCS-51系列单片机指令系统中具有加、减、乘、除指令,各种逻辑运算和转移指令,还具有位操作功能。

CPU时钟频率高达12MHz,单字节乘法和除法仅需要4μs,而且具有特殊的多机通信功能,可作为多机系统中的子系统。

单片机的制造工艺:制造单片机的工艺只有两种:HMOS工艺和CHMOS工艺。

早期的MCS-51系列芯片都采用HMOS工艺,即高密度、短沟道MOS工艺。

8051、8751、8031、8951等产品均属于HMOS工艺制造的产品。

CHMOS工艺是CMOS和HMOS的结合,除保持了HMOS工艺的高密度、高速度之外,还具有CMOS工艺低功耗的特点。

例如HMOS工艺制造的8051芯片的功耗为630mW,而用CHMOS工艺制造的80C51芯片的功耗为120mW,这么低的功耗用一粒钮扣电池就可以工作。

单片机型号中包含有“C”的产品就是指它的制造工艺是CHMOS工艺。

例如80C51,就是指用CHMOS工艺制造的8051。

三、单片机的特点(1)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功能强、性价比高。

(2)数据大都在单片机内部传送,运行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

(3)结构灵活,易于组成各种微机应用系统。

(4)应用广泛,既可用于工业自动控制等场合,又可用于测量仪器、医疗仪器及家用电器等领域。

(5)内含有Flash存储器由于片内含有Flash存储器,因此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可以十分容易地进行程序的修改。

同时,在系统工作过程中,能有效地保存数据信息,即使外界电源损坏也不影响信息的保存。

(6)和AT80C51插座兼容AT89系列单片机的引脚和MCS-51系列单片机的引脚是一样的。

只要用相同引脚的AT89系列单片机就可以取代MCS-51系列单片机。

(7)静态时钟方式AT89系列单片机采用静态时钟方式,节省电能,这对于降低便携式产品的功耗十分有用。

第二讲一、授课内容:1 、MCS-51和80C51系列简介2、单片机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二、授课类型:讲授三、授课时数:2学时四、教学目标:了解单片机的发展,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掌握单片机的特点五、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单片机的特点六、教学设想:借助产品、作品演示,一方面可以使课堂生动,另一方面可以腾出大量时间加强对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他们对本学科的兴趣.七、教学过程:(板书)一、单片机系列简介目前世界上单片机生产厂商很多, 如: Intel、 Motorola、 Philips、Siemens、 NEC、 ADM、 Zilog等公司, 其主流产品有几十个系列, 几百个品种。

尽管其各具特色, 名称各异, 但作为集CPU、 RAM、 ROM(或EPROM)、 I/O接口、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为一体的单片机, 其原理大同小异。

现以Intel 公司的系列产品为例, 说明各系列之间的区别。

Intel公司从其生产单片机开始, 发展到现在, 大体上可分为3大系列: MCS —48系列、 MCS—51系列、 MCS—96系列。

MCS—51单片机系列:MCS—51系列单片机虽已有10多种产品, 但可分为两大系列: MCS—51子系列与MCS—52子系列。

MCS—51子系列中主要有8031、 8051、 8751 三种类型。

而MCS—52子系列也有3种类型8032、 8052、 8752。

在某些性能上略有差异。

由此可见, 在本子系列内各类芯片的主要区别在于片内有无ROM或EPROM; MCS—51与MCS—52子系列间所不同的是片内程序存储器ROM从4 KB增至8 KB; 片内数据存储器由128个字节增至256个字节;定时器/计数器增加了一个; 中断源增加了1~2个。

另外, 对于制造工艺为CHMOS的单片机, 由于采用CMOS技术制造, 因此具有低功耗的特点, 如8051功耗约为630 mW, 而80C51的功耗只有120 mW。

MCS-51是一个单片机系列产品,具有多种芯片型号。

具体说,按其内部资源配置的不同,MCS-51可分为两个子系列和四种类型.MCS-51子系列包含4个产品,这4个产品具有不同的应用特性。

8051:单片机8051内部包含了4KB的ROM、128B的RAM、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4个8位并行口、一个全双工串行口、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以及一个处理功能很强的中央处理器,是一台完整的微型计算机8751:是以4KB的EPROM代替4KB ROM的8051。

8951:是以4KB的E2PROM(或Flash ROM)代替4KB ROM的8051。

8031:是内部无ROM的8051。

单片机8031不构成完整计算机,必须外接EPROM 作为程序存储器。

52子系列也包含4个产品,分别是51子系列的增强型。

由于资源数量的增加,芯片的功能有所增强。

片内ROM容量从4KB增加到8KB;RAM容量从128B增加到256B;定时器数目从2个增加到3个;中断源从5个增加到6个等。

80C51单片机系列是在MCS-51系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最早推出80C51系列芯片的是Intel公司,并且作为MCS-51系列的一部分,按原MCS-51系列芯片的规则命名,例如80C51、80C31、87C51等(至于89C51,我们把它归入89系列单片机,将在下一节介绍)。

后来越来越多的公司生产80C51芯片,而且型号的命名已面目全非,功能上也做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如增加了A/D转换、高速I/O口等。

有些还在总线结构上做了重大改进,出现了廉价的非总线型单片机芯片。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CHMOS工艺芯片80C51/80C31/87C51/89C51的基本特征是低功耗、允许的电源电压波动范围较大(为5V±20%),并有三种功耗控制方式(增加了待机和掉电保护两种方式)。

习惯上,我们仍然把80C51系列作为MCS-51的子系列。

二、单片机的应用由于单片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功耗低, 控制功能强及运算速度快等特点, 因而在国民经济建设、军事及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家用电器领域目前国内各种家用电器已普遍采用单片机控制取代传统的控制电路,而做成单片机控制系统。

例如洗衣机、电冰箱、空调机、微波炉、电饭煲、电视机、录像机及其它视频音像设备的控制器。

(2)办公自动化领域现代办公室中所使用的大量通信、信息产品多数都采用了单片机,如通用计算机系统中的键盘译码、磁盘驱动、打印机、绘图仪、复印机、电话、传真机、考勤机等。

(3)智能仪表。

用单片机改造原有的测量、控制仪表, 促进仪表向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综合化、柔性化方向发展。

(4)机电一体化产品。

单片机与传统的机械产品相结合, 使传统机械产品结构简化, 控制智能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