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健推拿》课程教案

《保健推拿》课程教案

《保健推拿》翻转课程教学改革教案主讲:凌波2016 年 9 月向一代“武医宗师”郑怀贤教授致敬!郑怀贤教授(1897-1981),河北人,我国著名中医骨伤和运动创伤专家、武术家,郑氏推拿手法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武医宗师”、“骨伤圣手”。

自幼跟随孙氏太极创始人孙禄堂、清末著名镖师魏金山等武术名家学习武术和中医骨伤、中药等知识。

1936年被选入中国武术代表队(6人)出征在德国柏林举行的11界奥运会,出征前受到蒋介石夫妇接见;在奥运赛场上表演的飞叉绝技技惊四坐。

回国后,受聘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少校武术教官和南京国术馆教练。

解放后曾任中国武术协会主席,为周总理和贺龙元帅治过伤,受到毛主席接见过,并两次被邀请上天安门城楼国庆观礼。

1958年在成都体育学院率先开办了骨科训练班,并创办成都体育学院附属医院(现名国家体育总局成都体育医院),1960年又在成都体育学院创办我国第一个运动保健系并任系主任。

著有《正骨学》、《伤科诊疗》和《运动创伤学》等10余部著作,发明了大量伤科药方,并培养了大批中医骨伤和运动创伤方面的专门人才,弟子满天下、蜚声海内外,为我国骨伤医学和运动医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郑氏推拿手法”门派传袭:扈克文教授,四川人,我国著名骨伤专家,兼任“全国颈肩腰腿痛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运动医学会”副主任,《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编委等。

1958年参加郑怀贤教授在成都体育学院开办的首期骨科训练班学习并任班长,深得郑教授真传。

1984年创办了以运动损伤诊疗为特色的武汉体育学院附属医院并任院长。

1995年参与组织创办武汉体育学院体育保健康复系并任系副主任。

主持研制的骨伤外用药“舒活精”获全国发明奖,另外还发明大量其他骨伤外用药物。

专著有《运动与损伤》、《中国传统康复医学》(俄文版)等,在《国际中华医学》等刊物先后发表论文40余篇。

扈盛博士(扈克文教授长子),教授,我国著名运动医学专家,武汉体育学院医院副院长,健康科学学院副院长。

兼任“中国手法与健康研究会”副秘书长,“全国颈肩腰腿痛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编委等。

自幼跟随其父扈克文教授学习“武医宗师”郑怀贤教授开创的中医为主的运动医学诊疗方法。

1997年担任武汉体育学院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后更名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首届学生主干课程教师并任班主任。

现为国家手球队和曲棍球队医疗服务团队负责人。

主编《运动医学推拿手法》和《按摩学》等著作,发表论文30余篇凌波副教授,兼任“中国手法与健康研究会”、“中国心理学会”、“湖北省运动人体科学研究会”会员,“黄冈市健身健美协会”会长,“黄冈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副理事长。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后更名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1995年首届学生,师从扈克文教授和扈盛博士父子。

2002年担任德国女足和挪威女足赛期聘用队医,2003年担任中国国家女子足球队队医。

《保健推拿》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乐航保健推拿”省级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导师,《推拿学》、《运动医学推拿手法》等教材主编。

从事《保健推拿》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践17年,开办保健推拿专业培训班7期,为近2000名学生传授了保健推拿技能,毕生致力于发展保健推拿与体育健康事业。

第一讲推拿概述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推拿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推拿的定义、作用、特点、介质和适应症等,重点掌握推拿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推拿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教学难点:推拿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教学内容与过程:一、推拿的定义定义:推拿,也称按摩,是以中西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利用手、肢体其他部分或器械作用于人体体表,以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和防治伤病的一种方法。

二、推拿的作用1、西医观点——对人体各器官系统都具有良好的保健和治疗作用;2、中医观点——保健养生,能治疗内、外、妇、儿等各科病症。

三、推拿的特点1.经济简便2.疗效显著3.防病治病4.无副作用5.好学易懂四、推拿的介质(一)水剂类:1.洁净水:蒸溜水或是过滤水。

温水用于寒症的推拿,凉水用于热症的推拿。

2.药汁水:以药物用清洁的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去渣。

种类较多,如薄荷水、麝香水等。

(二)粉剂类:是滑石粉或是以滑石粉为主要成份(添加薄荷、冰片等药物)的粉剂,如爽身粉、痱子粉等,有吸水、吸汗、清凉、增加皮肤润滑的作用,一般在夏季使用。

(三)膏药剂类:以凡士林或油脂为主要成份,內含中草药物。

以单剂(如薄荷膏、当归膏等)或复方药剂为內容物(如酸痛推拿膏、风湿活络膏等),一般具有舒经活血、消炎止痛的功效。

(四)油剂类:1.一般油剂类:如松节油、麻油、红花油、清凉油、风油精等。

2.芳香精油类:由各种植物花卉提炼粹取,具有安抚神经、松弛肌肉、消除疲劳等作用,一般用于美容按摩或是保健推拿,还可用作空气芳香疗法和沐浴芳香疗法的材料。

(五)汁剂类:将新鲜的动物或植物经压榨或其他方法直接取得的原汁,有些对皮肤刺激大,需稀释。

1.蒜汁 2.姜汁 3.葱汁 4.鸡蛋清 5.芦荟汁(六)酒剂类:1.药洗:以红花、乳香等活血理气药为主,一般浸泡于白酒中数周后取用,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通经行络的功效,通常含有毒性药物,所以肌肤破损者使用时要小心谨慎。

2.药酒类:以各种中草药物加以酒类浸泡而成,既可內服又可外用,一般具有活血袪瘀、理气止痛、袪风除湿、溫经活络之功,对于软组织损伤、肌肉关节风湿症具有很好的疗效。

(七)方剂类:是将內服药物做为外用推拿介质,药物经推拿由皮肤吸收进入人体,达到治病的效果。

五、推拿的适应症内、外、妇、儿、五官科等多种病症,全身保健推拿。

六、推拿的禁忌症1、某些疾病的急性期,如风湿病、胃穿孔等;2、某些感染性疾病,如炎症、脓肿等;3、某些传染病的传染期,如肺结核、乙型肝炎等;4、某些发热性疾病,如肺炎、肺结核等;5、各种出血症,如便血、咯血、血友病、白血病等;6、皮肤病病灶区及皮肤破损处,如癣、溃疡和外伤等;7、较严重的心脏病、高血压、脑病、肺病和肾病患者;8、各种伤科疾病的早期,如软组织损伤、骨折、关节脱位等;9、骨结核、骨髓炎及较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和脊柱损伤患者;10、恶性或良性肿瘤部位;11、妇女妊娠期和月经期的腰部和腹部;12、极度虚弱、极度疲劳、过饥过饱、神志不清和酒醉者。

13、诊断不明确的疾病。

七、推拿的注意事项1.诊断方面:详细询问受术者情况并对其进行认真检查,有辅助诊断报告的加以参考,作出正确诊断并作好记录。

2.态度方面:对受术者要热情和体贴关怀,操作时要身心平静、认真谨慎,禁止大声喧哗、嬉笑;天冷时手要预热。

3.设施方面:有合适的按摩床和椅子,环境要幽雅,光线要充足,空气要流通,温度要适宜,有保暖和降温设备。

4.卫生方面:环境卫生;施术者手要清洁,每次施术前后要洗手;指甲要剪短,手上不戴任何饰品;不面对受术者张口呼吸;受术者被按摩部位要清洁。

5.体位方面:施术者要便于操作,可采用立位或坐位;受术者体位要舒适,被按摩部位要放松和便于操作,可采用仰卧、俯卧、侧卧、端坐和俯坐位。

6.时间方面:每个部位操作一般为5~30分钟,视具体情况而定,慢性病、病情重、大面积、肌肉丰厚部位时间可稍长,反之则宜短。

7.力度方面:施术者整个操作过程用力由轻到重再到轻,根据受术者具体情况,并注意观察其表情和询问其感觉来调整强度,以局部有酸麻涨痛感为度。

若受术者出现头晕、心慌、出虚汗、面色苍白、脉搏加快等现象,应立即停止推拿,采取平卧休息、饮水和点按急救穴等应对措施。

8.频度方面:隔日或每日一次,7~10次为一个疗程,每疗程间隔3~5天。

第二、三讲保健推拿常用手法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手的部位名称,掌握手法的定义和保健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重点掌握五类十六种常用保健推拿手法的定义和具体操作方法。

教学重点:1、保健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2、十六种常用保健推拿手法的定义和具体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十六种常用保健推拿手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节手法概述一、定义手法:是指以手、肢体其他部分或借助于器械,按照各种特定的技术和规范化动作,作用于人体体表,以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和防治伤病的各种技巧动作。

二、手法种类与流派---现有手法已多达百余种,流派众多。

三、手的部位名称介绍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大鱼际、小鱼际、掌心、掌根、手背、手腕、掌指关节背侧。

四、保健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1.持久――是指手法能持续运用一定时间,并能保持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不能断断续续。

2.有力――是指手法应具有一定的力量,力量大小则根据不同情况而定。

3.均匀――是指手法动作的节奏性和用力的平稳性,动作不能时快时慢,用力不能时轻时重。

4.柔和――是指手法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动作不生硬,不用蛮劲,变换手法自然。

5.深透――是指手法必须使气力达到深层病变部位,起到祛除病邪,调节机能的作用。

第二节保健推拿常用手法一、摩擦类手法摩擦类手法是以肢体一定部位在体表做直线或环旋移动的一类手法,与皮肤表面有摩擦。

包括推法、擦法、摩法、抹法、搓法和勒法。

(一)推法【定义】是指用指、掌、拳或肘部着力于一定部位,进行单方向直线推动的方法。

【分类】指推法、掌推法、拳推法、肘推法。

【作用】轻推法具有镇静止痛,缓和不适感等作用;重推法具有疏通经络、理筋整复、缓解痉挛、加速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等作用。

【应用】适用于全身。

轻推法多用于推拿的开始和结束阶段,以及换用手法之间;重推法常用于推拿的中间阶段。

(二)擦法【定义】是指用手指或手掌附着在一定部位,做较快速的直线往返移动,使之摩擦生热的方法。

【分类】指擦法、小鱼际擦法、大鱼际擦法、掌擦法。

【作用】可在皮肤及深部组织产生温热感,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健脾和胃等作用。

【应用】适用于全身。

掌擦法适用于面积大而平坦的部位,大、小鱼际擦法多用于四肢。

(三)搓法【定义】是指用双手掌面挟住肢体,或以单、双手掌面着力于体表,做交替或往返移动的方法。

【分类】夹搓法、推搓法。

【作用】具有疏松肌筋、调和气血、解痉止痛及疏肝理气等作用。

【应用】夹搓法适用于四肢、肋部,推搓法适用于背腰部及下肢后侧。

主要用于肢体酸痛、关节活动不利、胸肋迸伤和腰背疼痛等病症。

(四)勒法【定义】是指用十指和中指的第二节指骨夹住患者的手指或足趾根部的两侧,然后迅速滑出指端或趾端的方法。

【分类】指勒法、趾勒法。

【作用】调节末端神经,促进手指或足趾血液循环。

【应用】适用于手指和足趾部,各自用于手、上肢、肩颈部和足、下肢、腰臀部的酸胀、麻木。

二、摆动类手法摆动类手法是通过腕关节有节奏的摆动,使手法产生的功力轻重交替、持续不断的作用于体表的一类手法,与皮肤表面无摩擦。

包括揉法和滚法。

(五)揉法【定义】是指用手掌、大小鱼际、掌根或手指罗纹面着力吸附于治疗部位或穴位上,作轻缓柔和的环形摆动的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