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大摄氧量的测评

最大摄氧量的测评

实验16 最大摄氧量的测评【目的】了解和掌握最大摄氧量的直接测定法和间接测定法,并用于有氧能力的评价。

【原理】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参加的长时间激烈运动中,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所能摄取的氧量称为最大摄氧量。

通常以每分钟为计算单位。

最大摄氧量反映机体氧运输系统的工作能力,是评价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最大摄氧量的测定方法分为直接测定法和间接测定法。

通过气体分析仪器,收集受试者的呼出气,分析和计算VE、O2、CO2浓度等所需要的指针,达力竭运动负荷时测出运动中的最大摄氧量,这种方法称为最大摄氧量直接测定法。

测定最大摄氧量的仪器昂贵,与此同时,测定时所进行的激烈的运动,对于体弱和中老年人比较危险。

于是采用小于测定最大摄氧量所需要的运动强度,并推测出受试者的最大摄氧量,此方法称为最大摄氧量的间接测定法。

【对象】人【器材与药品】运动心肺功能测试系统、跑台(或功率自行车)、400米跑道、40cm台阶、心率遥测仪、秒表、75%酒精等。

【内容】(一) 直接测定法[步骤]1 人员分工:总指挥兼气体分析仪器操作者1人,控制运动负荷强度1人,管理呼吸口嘴(或呼吸面罩)及安全保护者1人。

2 受试者称体重,然后安装心率遥测仪(或电极),测定受试者坐位安静时心率和气体代谢各指标(如:V02、CO2、O2、VE等指标)。

3 达安静时指标后,令受试者上跑台(或功率自行车)4 开始进行负荷运动测定最大摄氧量(运动负荷方法可选择递增或间歇负荷运动)(1)递增负荷运动表4-(29)1① Bruce方案(活动跑台)[1]② McArdle方法(功率自行车)[2]速度(mph) 坡度(%) 时间(min) 蹬圈数(rpm)功率(watts)时间(min)1.7 10 3 60 30 22.5 12 3 60 60 23.4 14 3 60 90 24.2 16 3 60 120 25.0 18 3 60 150 25.5 20 3 60 180 26.0 20 3 60 210 26.0 22 3(未达到力竭时可继续进行递增负荷运动)(2)间歇负荷运动表4-(29)2①Taylor方案(跑台)[3]①Ǻstrand方法(功率自行车)[4]速度(mph) 坡度(%) 时间(min) 蹬圈数(rpm) 负荷(kg) 时间(min) 3.5 10 15 60 2 5休息 5 休息 107 0 3 60 3 5休息 5 休息 107 2.5 3 60 3.5 5休息 5 休息 107 5 3 60 4.0 5(如受试者还能持续进行运动时,可继续运动直到力竭。

Taylor方案可在每一个运动期间的后2分钟收集气体,Ǻstrand方法可在每一个运动期间的后2分钟收集气体,并在最后一个运动期间的2.5分钟收集气体)5 最大摄氧量的判断方法当受试者在运动中感到力竭时,测试者可用以下4种情况任何3种同时出现不再增加而出现平台;②R(呼吸商)大于1.15;③HR(心率)时来确定:①VO2大于180次/分;④血乳酸浓度大于8 mmol.L-1。

6 出现最大摄氧量水平确定停机后,跑台慢慢减速到开始准备活动时的强度,受试者进行慢跑至步行整理活动5分钟(同时可摘下呼吸面罩或口嘴),然后停机并摘下呼吸面罩(或口嘴)及心率遥测仪(或电极)。

(二)实验室间接测定法[步骤]1 人员分工:心率测定操作者1人,控制运动负荷强度者1人,安全保护者1人,记时1人,记录1人及总指挥1人。

2 受试者称体重,然后安装心率遥测带(或电极),测定受试者坐位安静时心率。

3 达安静时指标后,令受试者上跑台(或功率自行车、台阶)。

4 进行次极限运动负荷(运动负荷方法可选择表4-29-3中任何一种或台阶实验),测定最后2分钟的平均心率(或脉搏)。

(1)递增负荷运动表4-29-3 ① 运动负荷固定法②递增负荷运动法转速(rpm )功率(watts) 时间(min) 转速(rpm)功率(watts)时间(min)(男)60 150 6 60 30 2(女)60 100 6 60 60 260 90 260 120 2(2)台阶实验这种负荷运动一般进行6分钟持续运动,再以25次/分的速度进行上下踏台阶运动(台阶高度:男子40cm,女子33cm),测定最后2分钟的平均心率(或脉搏),推测摄氧量。

5 最大摄氧量的推测方法图4-29-1 是Åstrand-Ryhming的计算图推测最大摄氧量[5]。

此表是25岁,最高心率200次/分的受试者使用,可用表4-29-4修正其它不同条件的受试者[6]。

例如:20岁男子,体重50公斤,台阶实验最后2分钟的平均心率156次/分,可在图4-29-1中男子体重50公斤处为一点,引线到男子心率156次/分处,交叉于最大摄氧量2.4L点,然后此数值经表4-29-4 最大摄氧量推测值修正表的年龄修正后的值,可作为该受试者的最大摄氧量推测值。

(运动负荷方式多种,但运动最后2分钟的心率应在120次/分以上。

Kpm.min-1=kgm.min-1,1watt=6kgm)。

(三)运动现场间接测定法12分钟跑测定法[8][步骤]受试者在运动场跑道上,以匀速尽力跑完12分钟的距离为运动成绩,代入公式计算,查表推测最大摄氧量值。

运动场地为200米或400米。

每50米为一个单位,可分4或8各区域。

1 受试者做完准备活动后,在起跑线由测试者喊口令“开始”按表计时,记录者记录跑圈数。

2 12分钟时间到时,测试者立即鸣哨,受试者听到后立即停止跑步,可在原地活动。

记录者记录成绩(圈数)。

3 将跑圈数代入:200×(圈数)+50×(区域)=12分钟跑的距离400×(圈数)+50×(区域)=12分钟跑的距离4 根据12分钟跑的距离,查表4-6中所对应的最大摄氧量值为受试者的最大摄氧量。

[注意事项]1 受试者在实验前需进行心电图检查,正常者可进行测定。

2 受试者在实验前1小时禁止饮食和吸烟。

3 注意受试者在运动中的不正常反应,其主观感觉不适时,可举手示意立即停机(停止运动),检测者应充分注意安全保护。

4 操作气体分析仪时,注意气体代谢各指标的变化,特别是达到力竭运动及最大摄氧量出现时的准确性。

[应用与评价]人体进行有氧耐力运动时,最大摄氧量反映机体呼吸、循环系统氧的运输工作的能力。

最大吸氧量是有氧耐力的基础,其值越大有氧耐力水平越高。

最大吸氧量用于有氧工作能力的评价和耐力运动员的选材。

直接测定法可根据气体分析仪测出结果,间接测定方法可根据图4-29-1的Åstrand-Ryhming的计算图推测最大摄氧量[5],并可按表4-29-5评价有氧耐力水平[7]。

12分钟跑可按表4-29-6查出其值,并可评价有氧耐力水平。

表4-29-4 最大摄氧量推测值修正表年龄系数最高心率系数15 1.10 210 1.1225 1.00 200 1.0035 0.87 190 0.9340 0.83 180 0.8345 0.78 170 0.7550 0.75 160 0.6955 0.71 150 0.6460 0.6865 0.65( Ǻstrand, P. O. and Rodahi,K.: Textbook of work physiology.McGrow-Hill. 1970.)表4-29-5 Astrand 最大摄氧量等级表max(L·min-1, ml·kg-1·min-1)年龄VO2low fair average good high(≤)差较差一般好(≥)优秀女子20-29 1.69 1.70-1.99 2.00-2.40 2.50-2.79 2.8028 29-34 35-43 44-48 4930-39 1.59 1.60-1.89 1.90-2.39 2.30-2.69 2.7027 28-33 34-41 42-47 4840-49 1.49 1.50-1.79 1.80-2.29 2.30-2.59 2.6025 26-31 32-40 41-45 4650-69 1.29 1.30-1.59 1.60-2.09 2.10-2.39 2.4021 22-28 29-36 37-41 42男子20-29 2.79 2.80-3.09 3.10-3.69 3.70-3.99 4.0038 39-43 44-51 52-56 5730-39 2.49 2.50-2.79 2.80-3.39 3.40-3.69 3.7034 35-39 40-47 48-51 5240-49 .19 2.20-2.49 2.50-3.09 3.10-3.39 3.4030 31-35 36-43 44-47 4850-69 1.89 1.90-2.19 2.20-2.79 2.80-3.09 3.1025 26-31 32-39 40-43 4460-69 1.59 1.60-1.89 1.90-2.49 2.50-2.79 2.8021 22-26 27-35 36-39 40(Ǻstrand, I.: Aerobic work capacity in men and women with specialreference to age. Acta. Physiol. Scand. 49: Suppl. 169, 1960)表4-(29)6 12分钟跑成绩(m)与最大摄氧量(ml/kg/min)距离(m) <30岁 30-39岁 40-49岁 >50岁最大摄氧量等级<1610 25.0 25.0 25.0 非常差1610-1990 25.0-33.7 25.0-30.0 25.0-26.4 25.0 差2000-2390 33.8-42.5 30.2-39.1- 26.5-35.4 25.0-33.7 普通2400-2800 42.6-51.1 39.2-48.0 35.5-45.0 33.8-43.0 好2810 51.6+ 48.1+ 45.1+ 43.1+ 优秀(Cooper, K. H. : A means of assessing maximal oxygen intake. JAMA, 203: 201-204, 196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