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脂基础知识课件

油脂基础知识课件

油脂基础知识课件
1
课程目的
1、了解油脂工艺流程 2、初步掌握各种的油脂及作用
2
炼油工艺流程
常压塔
原油
燃油 减压塔
精制塔 除蜡装置 加氢精制塔
最终产品 基础油
油渣 油渣
溶剂
溶剂
氢 传统工艺: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补充精制 现代工艺:加氢补充精制、加氢处理、加氢降凝(裂化、异构化)
• 通常所有的液压油中至少有一种添加剂,有一些油可含多达10~ 12种添加剂。
• 内燃机油(按重量计算)通常含10~20%的添加剂,工业润滑油 中的含量较低, 约为1~4 %。
8
抗泡剂
目的──防止在润滑油中形成泡沫。
使用──机器中易受到搅拌的部位所使用的润滑油中应加入抗泡剂。 这些部位易产生泡沫,特别是当有污染存在时,更易产生泡 沫。如果少量泡沫就会引起机器故障的情况下也应使用抗泡 沫剂。
• 液压油的其他功能
密封 传递控制动力 绝缘
13
液压油使用过程中常见问题和处理措施
可能存在的问题: 1. 泵磨损/内部油品泄漏/油品耗尽; 2. 冷油器工作不正常;放气孔堵塞; 3. 不正确的油品粘度;油品粘度过高/过低; 4. 过滤装置堵塞;油流不稳定; 5. 油品品质恶化;油品收到磨损碎屑和灰尘污染;油泵吸入端漏气; 解决方法: 1. 检查实际的泵流容量和效率; 2. 纠正系统问题并清洁系统;检查并清洁通气孔和过滤装置; 3. 检查油品质量和环境; 4. 根据需要添加安装新过滤器;检查并调整冷油器.
分散剂 控制油泥及清洁 分散炭粉从而降低
油的稠化
粘度指数改进剂 容易输送 更快供应油到运行的部位 低温抗磨 增加高温粘度
7
粘度指数改进剂 容易输送 更快供应油到运行的部位 低温抗磨 增加高温粘度
添加剂
• 添加剂有许多种, 其中一些具备几种不同功能, 可简单地划分为 三类 – 改善油品物理性质的添加剂, 如粘度指数改进剂, 降凝剂。. – 保护被润滑表面的添加剂,如抗腐蚀剂,抗磨剂、清净剂和 分散剂 – 保护液压油的添加剂,如抗氧化剂。
说明──VI 改进剂是长链状高分子聚合物。 温度升高时,含有粘度指数增进剂的液压油, 其粘度也会 降低, 但比无添加剂的基础油降得少得多。
作用方式 在低温下,聚合物分子收缩蜷曲,对油的粘度影响不大。 在高温时,聚合物分子逐步伸展,油与聚合物分子之间的相互 作用产生增稠作用。
10
润滑油基础知识
工业润滑油
3. 防腐蚀
最理想的液压油应能够抑制水,酸或其它可污染润滑系统的有害制剂所造成的任何损坏,从而主动保护 润滑面。
4 .保持清洁
这些固体颗粒可增加磨损,加快进一步的腐蚀并堵塞供油管和滤清器。通过将污染物从所润滑的机械中 冲走,液压油有助于保持机器的清洁及运行效率。一些液压油,如发动机润滑油等,也含有添加剂,添 加剂可悬浮起尘埃微粒并将可溶性污染物散布在其中。这就防止了微粒结块以及沉淀在所润滑的工作表 面上。
说明──通常是硅酯聚合物例如二甲基硅氧烷。
作用──抗泡剂通常是吸附在泡沫中的小气泡上,使小泡形成大泡, 并最终破裂放出空气。
有时抗泡剂可减缓润滑油中夹带空气的排放。因此选择正确的抗泡剂 类型和数量是很重要的。
9
粘度指数改进剂
目的──用来降低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
使用──确保调合出的液压油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润滑 性能, 可用于内燃机油、自动传动液、液压油和齿轮油
极压锂基脂
液压油 齿轮油 空压机油 导轨油 系统循环油 传动油
11
润滑油的组成
12
液压油的功能
• 液压油的4个基本功能
1. 润滑
液压油的主要作用是使一个表面在另一个表面上的滑动更加容易。这样可减少摩擦和磨损,并节省能 量。
2 .冷却
许多润滑状况良好的机器仍会产生大量热量,但若不将过多的热量排出,机器就无法有效运行。
若油的工作时间不长,可能是过滤器失效或有其它污染途径。 ✓ 如果油的颜色变得更深,不透明,并浑浊,这表明油己完全劣化或严
重污染。 ✓ 如果油本身颜色没有多大变化,只是浑浊,不透明,这往往是油中混
入了水,至少有0.03%的水。必要时可进行水分测定。有些高级液压 油在初装到油箱里时,看起来好象浑浊,经过一段运转后,便透明了, 并没有丧失原有性质,这应当看作是正常的。
14
齿轮油的功能
➢建立润滑油膜承载 ① 减少摩擦 ② 减少磨损 ➢减少腐蚀 ➢冷却 ➢密封防止污染
15
外观分析现场润滑油的方法
✓ 外观检测主要是通过观察油的颜色和气味来进行判断的。 ✓ 如油的颜色变浅,应考虑是否混入了稀释油,必要时测量油的粘度。 ✓ 如果油的颜色变深,稍微发黑,则表明油己开始变质或被污染。此时,
3
基础油的颜色
I类
II 类 III 类/PAO
4
基础油对润滑油性能的影响
油膜厚度、低温流动性/泵送 性、高温粘度、能量消耗、磨 损
粘度
抗泡性、空气释放性、抗 乳化性能、防锈防腐蚀特 性
表面特性
基础油 构成
氧化安 定性
沉淀物生成、油品变稠、 酸性物质累积、介电强度、 金属腐蚀
溶解能力
挥发性
清洁、密封相容性、调配 工艺能力
油耗、变稠、沉淀物生成
5
矿物基础油
原油经过常减压蒸馏,脱蜡脱沥青,溶剂酸碱精制等 处理得到的基础油
性能特点: 1. 润滑性能优秀; 2. 储量丰富,来源较广; 3. 工艺路线成熟; 4. 价格较为便宜.
6
平衡的添加剂配方
润滑油配方:
是经过广泛实验室试验及台架试验后制定出来的.
抗氧化/极压抗磨添加剂 防止轴承的腐蚀 缓和油变质/变稠 防止齿轮机构的磨损
16
谢谢!
1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