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11年10月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DACDA 6-10.CDDCC 11-15.ABBBB
二、单项选择题
16.ABC 17.AC 18.ACD 19.ABCD 20.ABCD
21.ABCD 22.BD 13.ABD 24.ABD 25.BCD
三、名词解释
26.工作扩大化:指扩大原有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与任务,是工作任务与职责数上的增加。

27. 工作日志法:任职者在规定时限内,实时、准确记录工作活动与任务的工作信息收集的方法。

28. 任务绩效,是指任职者通过直接的生产活动、提供材料和服务对组织的技术核心所做出的贡献,主要受经验、能力及与工作有关的知识等因素的影响。

周边绩效:是指与周边行为有关的绩效。

29. 分数法也称计点法,这是组织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该法先将职务分解为构成要素,再以各个要素为依据,将职务与标准相比较,比较的结果用数据来表示,然后将各种要素、分数合计起来,形成该职务的总分数,这一总分数就是该职务的相对价值。

最后将职务按规定纳入相应的薪酬等级系统。

30. 法定福利是指根据国家政策、法律和法规规定,企业必须为员工提供的具体配套福利,用以保障或改善员工的安全和健康,维持家庭收入和帮助家庭渡过难关。

四、简答题
31. 简述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概念与特点
所谓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是指组织为了一定的组织目标,通过培训、职业开发、组织开发等多种形式,促进员工与组织的共同成长,提高组织绩效,进而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特点:1、前瞻性;2、服务性;3、全局性;4、系统性;5、弹性;6、动态性。

32. 简述人员配置的方法
(1)以岗位为标准进行配置
就是在完成岗位设置的基础上,从岗位的角度出发,按照每个岗位的要求择优挑选和聘用最好的人来做这项工作,并按照岗位职责和聘用合同进行管理。

(2)以能力为标准进行配置
即从人的能力特长出发,按照人员综合测试中每人得分最高的一项给其安排恰当的岗位,做到人岗适宜,人尽其才。

(3)以团队为标准进行配置
以为客户提供总体解决方案为中心,把企业内部相关的各个岗位组合起来,形成团队进行工作。

(4)双向选择的方法进行配置
即在岗位和应聘者两者之间进行必要的调整,以满足各个岗位人员配置的要求。

33. 简述社会保障管理的原则
1、依法管理原则
2、公开、公正与效率原则
3、属地管理原则
4、与内外系统协调一致原则
34. 简述期望理论的含义
(1)当人们有需要,又有达到目标的可能时,其积极性才会高。

激励水平取决于期望值和效价的乘积。

(2)激励强度是指动机的强烈程度,被激发的工作动机的大小,即为达到高绩效而做出的努力的程度。

(3)效价是指个人对他人所从事的工作或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估价。

(4)期望值是指个体对现实目标可能性大小的估计。

五、试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法的具体内容和特征,以及它所依据的人性假设的观点
(一)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法,主要是建立在社会人和自我实现人的假设基础之上的,是人力资源管
理发展到新的阶段的产物,体现了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法是根据人的心理需要,通过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组织工作效率与效益的方法。

其主要特征是:
(1)视人力资源为组织第一资源
(2)以激励为主要方式
(3)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社会人假设
(1)组织中的员工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动物,也不是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便可按照管理者的命令行事如同机器或机器的附属物为管理者服务。

(2)管理人员应当将目标由任务的完成转移到员工的需要上,主张奖励集体,不主张奖励个人。

(3)组织中,员工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员工心理的满足,有利于员工归属感的形成,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即管理者通过社会的、心理的手段使员工的需要得到满足,而员工则通过提高工作绩效的方式给予组织回报。

(4)管理人员应在员工与管理当局之间起着沟通与协调的作用。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
(1)人是自我激励、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的,人们要求提高和发展自己,期望获取个人的成功。

(2)逃避责任、缺乏雄心不是人的天性,实际上大多数人在恰当的条件下不但接受,而且会追求责任。

(3)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是寻找什么工作对什么人最具有挑战性,最能满足人自我实现的需要。

(4)管理者应该放下权力,建立决策参与制度、提案制度等,让员工充分施展才能,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六、案例分析题
(一)问题
1、没有开展培训实施调研,培训重点与学员的期望不一致。

2、没有根据企业员工的不同状况,选择不同的培训内容,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

3、培训的内容、方式不能满足员工的实际需要,员工普遍不感兴趣。

4、培训时间安排不当。

(二)措施
1、开展员工培训与开放的需求分析
2、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培训,要根据企业经营和发展状况及员工特点进行,既讲授专业技能和一般原理,提高受训者的理论水平和认知能力,又解决一些管理者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和管理水平。

3、因材施教,根据企业员工的不同状况,选择不同的培训内容,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

4、培训的内容、方式最大限度满足员工的实际需要,使员工对培训产生兴趣,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5、合理确定培训时间,要做到不能影响员工的正常工作和休息。

俗话说得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是做人的良知;忘恩负义,被人们所不齿。

何谓恩情?恩情即施惠人给受惠人的好处,恩惠情谊。

恩情言其大,有“养育之恩”、“救命之恩”;恩情言其小,有“滴水之恩”、“帮扶之恩”……大恩大德,人们会没齿不忘,刻骨铭心;小的恩惠,我们同样会念念不忘,记挂在心。

恩情,难以用确切的言辞来表述,只能用心灵去感受,用行动去报答。

恩情,就是当你身处困境时,有人愿意帮你的那份情;恩情,就是当你失意落魄时,有人不离不弃的那份情;恩情,就是当你遇事有难时,有人无私帮助你的那份情。

做人千万不能忘恩,忘了恩,就负了义;忘了恩,就负了人;忘了恩,就没有了良心!
何谓真情?真情,就是寒冷时的一把火,让人感觉暖意融融;真情,就是严冬里的一轮暖阳,它的光和热都洒在了你的身上;真情,就是黑暗中的一盏灯,照亮了你前行的方向;真情就是一眼清泉,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让我们精神旺盛,生命茁壮!
真情,就是一首动听的歌曲,它能将你的烦恼驱赶;真情,就是一个灿烂的微笑,它能让你心花怒放;真情,就是一场及时雨,它能让你干涸的心灵滋润舒畅!
真情,是无私的奉献;真情,是真诚的情谊;真情,是纯洁的爱心。

做人,真情不可少,感恩最重要。

一颗感恩的心,人人都需要;有了感恩的心,彼此都温暖;捧出感恩的心,个个皆欢笑。

恩情很贵,真心难得,真情莫伤。

伤了真情,就伤了真心,伤了真心,就伤了好人,伤了好人,就落下了悔恨。

恩情最怕忘,真情最怕伤!
母亲的恩情不能忘,生我九死一生,养我含辛茹苦,襁褓中奶我喂我,怀抱中亲我宠我,双手中托我举我,出门时想我盼我,病痛中怜我惜我。

父母的真情不能伤。

自古以来,父母千万倍的付出,难以换回子女百分之一的回报。

父母一生真情付出,他们用心血和汗水滋养我们成长、成熟和成功,谁如果伤害了父母的真心真情,谁将悔恨终生!
老师的恩情不可忘,老师的真情不可伤。

为人之师,尽心尽力,小小三尺讲台,乃育人之天地;看那满头银发,皆是岁月里积聚。

绞尽脑汁,为让学生们多获取些知识;千方百计,为的是让自己问心无愧,良心得到慰藉。

朋友的恩情不可忘,朋友的真情不可伤。

真正的朋友,总能想你所想,急你所急;真正的朋友,总是雪中为你送炭,风雨中为你遮风挡雨。

当你遇有不顺时,他总是无私的帮助你,热情的鼓励你,真心的支持你,关键时候能够舍己为你!我们怎能忘记好朋友的恩德?我们怎能伤害好朋友的纯真情谊?
恩情,不分轻与重。

养育之恩,指点之恩,滴水之恩,所有的恩,都是不容忘记的恩!
真情,不分淡与浓。

父母真情,恩师真情,朋友真情,所有的真情,都是不容伤害的情!
人生在世鸣警钟,为人行事要记清:恩情无关大与小,真情不在富与穷。

忘啥不能忘恩情,伤啥不能伤真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