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说明文专项训练语言准确性

说明文专项训练语言准确性

分点讲析专项训练
——说明文语言特点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说明事物要求在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方面都要准确无误。

说明的实用性很强,稍有差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在准确的前提下,语言风格可以平平实实,也可以生动活泼。

因此,在读文章时应特别要注意说明文中使用的术语和那些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它们往往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如:
1、表限定时间:已经、一直、早已、一向、渐渐等。

2、表限定程度:最、比较、几乎、相当、很、尤其、稍微、更加等。

3、表限估计或推测:大约、可能、左右等。

4、表限定数量:多、有余、很少等。

5、表限定范围:全、都、大部分、总共、少数等。

6、表频率的词语:屡次、往往、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等。

7、表质地的词语:软、硬等。

★考察题型有以下几种:
1.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最常见题型)
2.从文中找出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语并分析该词语的表达效果。

3. 分析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 加点词语能否换成另一个词,为什么?
★答题模式①表态:不能删。

②(替换法)解词或解释句子(必要时要区别该词语和其他词语在含义及作用方面的不同)。

③若删去,句子意思成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④扣题。

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删去后就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了)。

★对应训练
△题型一:
1. 下边这句话中“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今年天气闷热多雨,可能是造成四川猪链球菌病流行的原因之一。

答:
2.下列语句中“主要”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3分)
“狗追捕猎物除了靠四条腿外,主要靠嗅觉和听觉。


我的品析:
3. “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
..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了大量消化不了的纤维素。

”一句的“最少”一词能否删去,并请说明原因。

答:
4.“人机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这句话中的“几乎”能删去吗?为什么?答:
5.第③段“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一句中的“仅”能否删去?为什么?答:
6.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

”句中的“之一”能否删掉,为什么?
答:
△题型二:
1. 从下列句子中找出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写出它的表达效果。

今年天气闷热多雨,可能是造成四川猪链球菌病流行的原因之一。

答:
2. 找出下列句子中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并分析它的表达效果。

“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答:
3. 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请从文章中任选一处,写出它的表达效果。

传统的石化能源正在一天天的减少,同时全球还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

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太阳能是当前既可获得能量,又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排放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能源。

如美国的“光伏建筑计划”、欧洲的“百万屋顶光伏计划”、日本的“朝日计划”以及我国已开展的“光明工程”等。

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球的能量达1.7×l O14千瓦,如果我们把地球表面O.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即可望达到7.4×1 O13千瓦时,相当于目前全世界能耗的40倍。

因此,太阳能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重要能源。

答:
△题型三:
1.请分析“潜水器大体上
...可分三种”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2分)
答:
2.分析“几乎”这一词语在句中的表达作用。

研究者们作了大量的试验,发现几乎所有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机制中都存在这个神奇的常数.
答:
3. 说说“很可能”一词在句中的表达效果。

甚至不能排除,这一常数很可能对外星生物也同样适用。

答:
△其他形式:
1.人的大脑皮层甚至比甜橙皮还薄,大约只有2毫米,仅相当于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

人的大脑皮层布满了皱褶,但是如果把它剥离下来并将它展开,它的面积大约相当于4张打印纸。

选文中两次用到“大约”一词,这体现了选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答:
例题:
1、淘米水还具有一定的
...药用价值。

句中的“一定的”可以去掉吗?请说出理由。

2、句中加点的“最多”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一天最多
..也只能织成不满两寸的云锦。

3、秦岭自古以来
....就是皇家园林和离宫别馆的首选之地。

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4、人的眼睛在观察事物的时候,依次
..观察的是物体的色彩、形体、线条和点。

句中的依次可以去掉么?为什么?
5、飞行员需要做的只.是让它落得轻一些。

句中的“只”能否删掉?为什么?
6、至少
..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像现在一样的饺子。

至少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7、这样的冰晶可能
..会破坏事务的细胞结构。

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
8、它是目前为止
....该公司生产的最轻的一双钉鞋。

目前为止能否删去,为什么?
9、它的唯一
..产物是不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水。

中唯一能删去吗?为什么?
10、他对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应该
..有过影响。

应该能否删去,为什么?
11、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它经常
..在高处活动。

经常能否删去,为什么?
12、它们好像
..很怕强烈的日光。

能否删去,为什么?
13、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据说能否删去,为什么?
14、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几乎可以去掉么,为什么?
15、桌子也就应运而生了,逐渐
..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吃饭、看书的家具。

把逐渐改为立即,句子的意思有什么变化?
16、规模与人民大会堂相当
..,但高度要高多了。

一句中的相当可以换成相同吗?为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