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运动学能力测试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
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描述时间的是()
A. 百米赛的运动员11秒末达到终点
B. 第8个1秒末物体速度为零
C. 百米赛运动员的成绩是11秒
D. 3秒初物体开始运动
15.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 体积很大的物体一定不能看做质点
C. 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做质点
D. 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则可把物体看做质点
16.一质点沿某一条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第1s末质点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B. 第2s末质点的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C. 第3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
D. 第3s末和第5s末质点的位置相同
17.当一只质量为m的白鹭沿图示虚线方向匀速滑翔时,白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是(重力加速度为g) ( )
A. mg
B. mg
C. mg
D. mg
18.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恒定不变的物理量是()
A、线速度
B、周期
C、向心加速度
D、向心力
19.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位移单位为m、时间单位为s),则该质点()
A. 第1s内的位移是5m
B. 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
C. 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之差都是2m
D. 第2s内的平均速度是7m/s
20.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假如卫星的线速度减小到原来的1/2,卫星仍做圆周运动,则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减小到原来的1/16
B、卫星的角速度减小到原来的1/2
C、卫星的周期增大到原来的8倍
D、卫星的周期增大到原来的2倍
21.某河流河水的流速与离河岸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船在静水中的航行速度大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已知河宽为300m,若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则()
A、船渡河的最短时间是75s
B、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始终与河岸垂直
C、船在河水中航行的轨迹是一条直线
D、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是5m/s
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
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5分)
某小组利用打点计时器对物块沿倾斜的长木板加速下滑时的运动进行研究。
物块拖动纸带下滑,打出的纸带一部分如图所示。
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纸带上标出的每两个相邻点之间还有4个打出的点未画出。
在ABCDE五个点中,打点计时器最先打出的是点,在打出C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m/s(保留3位有效数字);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23.(10分)
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
(1)为使小球水平抛出,必须调整斜槽,使其末端的切线成水平方向,这样做的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球抛出点的位置必须及时记录在白纸上,然后从这一点画水平线和竖直线
作为x轴和y轴,竖直线是用_________________来确定的。
(3)验证实验得到的轨迹是否准确的一般方法是:在水平方向从起点处取两段连
续相等的位移与曲线交于两点,作水平线交于y轴,两段y轴位移之比为
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建立的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设他在安装实验装置和其余操作时准确无误,只有一处失误,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2分)某同学在某砖墙前的高处水平抛出一石子,石子在空中的运动轨迹照片如图
所示。
从照片可看出石子恰好垂直打在一倾角为300的斜坡上的A 点。
已知每块砖的平
均厚度为6cm ,抛出点到A 点竖直方向刚好相距30块砖,求:
(1)石子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 ;
(2)石子水平抛出的速度v 0。
25.(20分)固定光滑细杆与地面成一定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小环在沿杆方向的推力F 作用下
向上运动,推力F 与小环速度v 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 =10m/s 2。
求:
(1)小环的质量m ;
(2)细杆与地面间的倾角α。
(二)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
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国际空间站是迄今最大的太空合作计划,其离地高度为H ,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T 1。
通过查找资料又知万有引力常量G ,地球半径R ,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h ,地球的自转周期T 2以及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
某同学根据以上条件,提出一种估算地球质量M 的方法: 同步卫星绕地心做圆周运动,由2222()Mm G m h T h π=得23
22
4h M GT π= (1)请判断上面得出的结果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给出正确解法和结果。
(2)请根据题给条件再提出两种估算地球质量的方法,并解得结果。
F /N v /ms -1 5.5 1 F 5 α 0 2 4 6 t /s 0 2 4 6 t /s
300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运动学能力测试参考答案
【答案】 14.C 15.D 16. D 17. C 18. B 19. B,C 20. A,C 21. B.D 22.A 0.233 0.75 23.(1)保证小球能水平抛出;(2)重垂线; (3)1:3;
(4)坐标原点应建在水平槽口正上方球心处,而该同学却错误地将坐标原点取在槽口。
24.解:(1)由题可知:石子落到A 点的竖直位移y =6×30×10-2m=1.8m
由y =gt 2/2
得t =0.6s
(2)由A 点的速度分解可得v 0= v y tan300
又v y =gt ,
得v y =6m/s ,v 0=32m/s 。
25.解:由图得:a =v t =0.5m/s 2,
前2s 有:F 2-mg sin α=ma ,
2s 后有:F 2=mg sin α,
代入数据可解得:m =1kg ,α=30︒。
(二)选考题
33.[物理——选修3–3]
解:(1)上面的结果是错误的,地球的半径R 再计算过程中不能忽略。
正确的解法和结果:由2222()()()Mm G m R h R h T π=++得23
2
24()R h M GT π+= (2)方法一:对空间站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由)()2()(22
R H T m R H Mm G +=+π 得212
2)(4GT R r M +=π 方法二:在地面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由2Mm G mg R
= 得 2gR M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