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导读)版本:中国青年出版社适用年级:六年级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2.指导阅读整本书及片段的常用方法。
3.初步感受名著《城南旧事》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4.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来体会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阅读整本书及片段的方法。
2.初步感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三、课前准备:设计“班级读书会阅读交流卡”、“文摘卡”等,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思考,理解作品的主题。
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童年是一个人记忆的开始,也是一个问的符号,实际的童年过去了,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读了这本《城南旧事》我们就走进了书中,仿佛自己就是那位稳重的小英子,童年的故事一幕又一幕出现在我们脑海中。
(板书:《城南旧事》——林海音)2.知作者林海音:林海音(1918年-2001年),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生于日本大阪,童年在北平长大。
3.(课件出示图书封面)教师拿出《城南旧事》图书给学生看,介绍:《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上个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
二、读整本书的方法过渡:平时我们学的课文,一般较短小,如何来阅读篇幅较长,情节复杂的整本书呢?1.读序言:《冬阳·童年·骆驼队》。
2.看目录:《城南旧事》中以主人公小英子的成长为线索共讲述了五个故事:《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落了》。
三、赏片段——圈、勾、批赏析《爸爸的花儿落了》片段。
1.片段的阅读其实就是我们日常课文学习,谁来说说平时我们是怎样学习课文的呢?2.指名回答。
圈点勾画:勾画出自己感触较深的词句、片段。
写批注:写下自己的见解、感受。
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横向比较,写读整本书的感受。
3.用刚才交流的方法,自读《爸爸的花落了》片段。
4.集体交流。
引导品味文字的优美,感悟父亲对英子深切的爱及英子对父亲的怀念。
四、推广阅读本书中还有《惠安馆》中的妞儿、秀贞,《兰姨娘》中的兰姨娘,《驴打滚儿》中的宋妈,还有整本书的主人公小英子,他们都是真实可感的人物,我们可以通过书中人物的外貌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去了解他们,去认识他们。
五、布置作业1.摘抄书中精彩语句或片段;2.认真阅读《城南旧事》,试着分析妞儿、秀贞、兰姨娘、宋妈、小英子的特点。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交流)一、教学目标:1.交流自己对《城南旧事》的独特认识。
2.让学生了解阅读一本书的基本方法。
3.通过引导学生读《城南旧事》中的片段,让学生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4.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阅读整本书及片段的方法。
2.通过引导学生读《城南旧事》中的片段,让学生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三、课前准备:1.号召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有能力的写出同读经历。
2.组织学生做手抄报。
四、教学过程:一、回顾阅读经历1.《城南旧事》中向我们讲述了几个故事?2.了解主要人物(1)老师从书中截取了几个片段,猜猜下面的片段描写的是谁?出自哪个故事?外貌猜人物动作猜人物语言猜人物(2)学生之间互出语段猜人物和相应的作品。
(3)说一说:书中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印象里,他(她)是个怎样的人?(用一两句话说一说)二、交流人物形象(一)英子(视频播放)英子学骆驼咀嚼的片断(课件出示)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
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1.自由放声朗读,从这段文字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英子?(天真可爱、纯真无邪、热爱生活的英子)2.(课件出示)林英子的照片——“我来给英子画幅像”对照图片,你能否用你自己的语言把你已经了解到的英子的形象描摹一下?(预设)(英子长着一张可爱的圆脸,双眸透着善良,面庞上永远挂着纯真的微笑,她热爱生活,对周围的一切都怀有浓厚的兴趣……)小结:看得出来,同学们都很喜欢她。
在她身上有着林海音女士童年的身影——让我们在今后的阅读中继续关注她吧。
(二)妞儿1.那时的小英子才六岁,那是一个最爱玩耍的年龄,也肯定有在一起玩的伙伴,想知道她的玩伴吗?与他同龄的小伙伴叫妞儿。
2.(课件出示)妞儿只有一条辫子,又黄又短,像妈在土地庙给我买的小狗的尾巴。
第二次看见妞儿,是我在井窝子旁边看打水。
她过来了,一声不响地站在我身边,我们俩相对着笑了笑,不知道说什么好。
等一会儿,我就忍不住去摸她那条小黄辫子了,她又向我笑了笑,指着后面,低低的声音说:“你家住在那条胡同里?”“嗯。
”我说。
“第几个门?”我伸出手指头来算了算:“一,二,三,四,第四个门。
到我们家来玩。
”她摇摇头说:“你们胡同里有疯子,妈不叫我去。
”“怕什么,她又不吃人。
”她仍然是笑笑地摇摇头。
A、同位两人互读课文B、指两女生分角色读课文3.这段文字是小英子和妞儿第一次见面的情景,读了这段文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妞儿?(内向腼腆、寡言少语、乖巧听话的形象)3.(课件出示)妞儿的照片(和英子在一起)大家看,妞儿脸上显现出凝重的神色,与一旁脸上挂着纯真的笑容英子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大家大胆猜测一下她的身世将会是怎样的呢?(不幸、悲惨、可怜……)4.英子和妞儿平时都玩些什么呢?(课件出示)吃完饭我到横胡同去接了妞儿来,天气不冷了,我和妞儿到空闲着的西厢房里玩,那里堆着拆下来的炉子、烟筒,不用的桌椅和床铺。
一只破藤箱子里,养了最近买的几只刚孵出来的小油鸡,那柔软的小黄绒毛太好玩了,我和妞儿蹲着玩弄箱里的几只小油鸡。
看小鸡啄米吃,总是吃,总是吃,怎么不停啊!小鸡吃不够,我们可是看够了,盖上藤箱,我们站起来玩别的。
拿两个制钱穿在一根细绳子上,手提着,我们玩踢制钱,每一踢,两个制钱打在鞋帮上“嗒嗒”地响。
妞儿踢时腰一扭一扭的,显得那么娇。
这一下午玩得好快乐,如果不是妞儿又到了她吊嗓子的时候,我们不知要玩到多么久。
读了这部分文字,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预设)我感受到了她们亲密无间的友谊,她们两个同龄人在一起的时光是多么幸福啊!(三)其他人物除了英子和妞儿,书中还有不少令大家特别感兴趣的人物。
1.(课件展示秀贞的剧照)惠安馆附近的住户都说秀贞是“疯女人”,大家看图片,这个把英子搂在在怀里,像搂着自己孩子的女人像是“疯女人”吗?同位两人说说看。
同位讨论(精神失常的秀贞有一颗善良的心)小结:虽然心地善良,但为何会精神失常,请大家阅读《惠安馆》这一章节,来了解这个人物吧。
2.小偷生活中的小偷给你怎样的印象?(课件出示)名著中“小偷”的照片蹲在草丛中的厚嘴唇的年轻人是英子的朋友,但是最后被指认为小偷而被警察带走了。
你认为他是坏人吗?(他和英子是好朋友,应该是个好人。
)请大家课后阅读《我们看海去》这一个章节。
三、布置作业。
1.在阅读的基础上完成一份手抄报;2.请观赏电影《城南旧事》,边看边想与书中的场景有何异同。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汇报)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通过走进故事、走近人物、走进情节等方式回忆情节,交流独特的阅读感受,体会文字间蕴含的浓浓的爱。
二、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感悟文字的精妙,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体会文字间蕴含的浓浓的爱。
三、课前准备:1.学生独立阅读《城南旧事》,完成阅读记录卡。
2.教师与学生一起阅读《城南故事》,并制作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激情导入:朗读《冬阳童年骆驼队》最末一段。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
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是再也不会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的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
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2.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一起阅读了《城南旧事》,随着英子走进了她的城南,走进了她的旧事,也一起分享着英子童年时的心情。
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读书收获。
二、回顾故事梗概1.这本小说由哪几个故事组成?每个故事的主人翁是谁?主要讲了哪些内容?你能用简洁的话说一说吗?请同学们在小组中交流,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说得准确又简洁的同学代表小组交流。
(课件出示表格)2.全班交流。
选择五个组,各组选出代表汇报,全班评议。
三、评故事中的人物过渡:当我们读着《城南旧事》,英子、秀贞、妞儿、宋妈、爸爸、兰姨娘……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1.猜一猜:指名学生读自己搜集的精彩片段,让同学猜猜文字描写的是哪个人物。
2.评一评:在大人的心目中秀贞是疯子,中年男子是小偷,而英子始终用一双纯真的大眼睛观察着周围的每一人,用一颗淳朴的心感知着北京城南发生的事情。
在英子心目中妞儿、秀贞、中年男子、爸爸、宋妈、兰姨娘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在你心目中,他们又是什么样的人?(1)小组合作。
合作要求:每个组员选择一个人说一说英子心目中或者自己心目中妞儿、秀贞、中年男子、爸爸、宋妈是什么样的人?(2)全班交流。
四、品故事情节1.交流最难忘的画面、最难忘的情节当我们静心地读完这部作品,一幅幅难忘的画面,一个个动人的情节深深地扎根在你的脑海里,谁来说说这部作品中让你记忆犹新的画面,让你深深感动的情节?2.合作交流.(1)有感情地朗读令自己感动的地方,并说一说令自己感动的情节。
(2)全班交流。
五、结束1.听着同学们深情的朗读,我不由得想起了林海音先生七十七岁时在聆听钢琴家林海为《城南旧事》所谱的一组乐曲后写下的一部略带伤感的回忆童年的小诗——《城南夜》。
2.我们静静地欣赏了林海音的文字,走进了她纯真而又略带忧虑的童年。
同学们,趁着我们童年的美好时光,阅读更多的书籍,让更多精美的语言文字丰富我们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