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统编版必修上册.《整本书阅读》课型设计及教学管理课堂课件
统编版必修上册.《整本书阅读》课型设计及教学管理课堂课件
课时
第1课时
《红楼梦》6课型设计
课型
教学任务
导读激趣
读什么 为何读 怎么读 规划
第2课时
第3课时
第4课时— —10课时 第11课时
第12课时
学生批读成果交流分 阶段性目标:通读全书,为研读做
享
准备
专题研读指导示范 选择专题,深入质疑探究,分组研 究,撰写文学评论
——所有书籍率性阅读
2.指导化阅读
适当推荐、介绍、点拨后的阅读。 牵手、搭桥
——新课标推荐读物
3.课程化阅读
具有任务驱动,属于课程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让阅读富 有规范,从中获得类型化阅读经验,提升审美感受。
——纳入教材单元的书目
重庆出版社“整本书阅读”丛书编委会
一、“整本书阅读任务丛书”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任务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任务书》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任务书》 《<堂吉诃德>整本书阅读任务书》 《<呐喊>整本书阅读任务书》 《<老人与海>整本书阅读任务书》
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 请以“带你走近_________”为题(补一个地 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
家乡总在牵动着我们的情思:名山大川、寻常巷陌、 小桥人家……我们生于斯长于斯,在这里经历鲜活的 体验,留下生命的印痕,有许多难以割舍的记忆。
这里所说的家乡,主要指我们居住的城乡社区。家乡 文化既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们个体精 神生活的重要依托。用适当的方式关注和参与家乡的 文化生活,学习剖析文化现象,有助于我们提高认识社 会和阐释自己见解的能力,是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之 一。
“任务书”板块设计:
导读、批读、研读和测评
导读:这是一本什么书,这本书自然价值和阅读价 值,怎么阅读,阅读规划。
批读(精读):学生课余阅读陪伴身边的“指导老 师”:
《乡土中国》批注点:概念、观点、主要内容、读 书导引、质疑解惑、注释和思考与探索。
《红楼梦》批注点:文化、形象、鉴赏、细节、关 节点、艺术手法及效果。
本单元围绕“家乡文化生活”展开学习活动。通 过采访、考察和查阅文献等方式,了解家乡的人和物, 关注家乡的文化与风俗,深入认识家乡;回顾昨天, 考察今天,展望明天,寻找情感归宿,增进对家乡的 文化认同。
1.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2.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3.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背 景
1.课标要求
2.教材的要求
6.主题研究(爱情悲剧、社会悲剧、欲望的悲剧、 反清复明、反封建等等)
7.各种艺术手法专题研习 空白艺术、伏笔照应、细节刻画(教材有明确要
求)、命名的艺术、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的运用等。
整本书阅读教学教师的地位:
示范、指导、组织、评价
课程标准赋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1个学分、 18个课时的真正价值,主要不是用来进行课堂“阅 读”,也不是由教师讲解“这本书写了什么”“如 何阅读这本书”,而主要是用来“组织”阅读活动。
课时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3课时 第4课时
课型
导读激趣
教学任务
读什么 为何读 怎么读 规划
批读指导示范
掌握批读方法,为自主阅读做准备
批读成果交流分享 概念、研究途径、研究方法的运用
专题研读指导示范 选择专题,深入质疑探究,论文
第5课时 第6课时
专题研读成果展示 交流分享,检验成果
测评、总结
考试检验,总结提升
研读:确定专题,研究目标、研究任务、研究建 议、学习资源、参考文献。
测评:附三套检测题,自读自检,检测学生整本 书阅读的实际效果
《红楼梦》研习专题
根据单元“阅读指导”和“学习任务”的要求来确 定基本专题,才是符合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和任务 驱动。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物形象专题研究(人物关系、性格的复杂性 和丰富性、人物的命运或者结局、群像赏析)
正如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那样,“阅读整本书, 应以学生利用课内外时间自主阅读、撰写笔记、交 流讨论为主,不以教师的讲解代替或限制学生的阅 读与思考”,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提出专题学习目 标,组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与交 流”。只有这样,整本书阅读才能不受具体课时的 制约。
——郑桂华
二、课型设计 《乡土中国》6课型设计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第一任务群:18 课时。
2. 部编《语文》必修(上):《乡土中国》 部编《语文》必修(下):《红楼梦》
3.教师困惑: (1)课时有限VS阅读任务无限 (2)独立单元提出任务VS配套资料 (3)教学VS考试 (4)传统单篇VS整本书阅读
书籍阅读的三个层级
1.自由化阅读
不求甚解的阅读、海量阅读、不懂笔墨性的阅读、“连滚 带爬的阅读”
学生专题研读成果展 整体目标:通过专题,深入阅读,
示
提升文学素养
测评、总结
考试检验,总结提升
二导、 读激趣课
这是一本什么书; 为什么要阅读(文本的价值和现代价值); 怎么读(帮助学生制定阅读规划)。
导读课,不能为激趣而激趣,一定要紧扣 文本,处处激趣,处处导航。
中国人为什么如此喜欢种菜?
• 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 村生活的了。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 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 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最近 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的问我:你们中 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 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象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 用这片地的方法了。我记得我的老师 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 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 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 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 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2.研究小说的情节主线(①全书结构:第五回与 全书的关系,②章回故事或者独立事件情节和结构)
3.环境(社会关系与生活习俗、自然环境、仙境、 陈设、官场、建筑、传统文化习俗、红白喜事等、 大观园建筑物与人物性格等等)
4.鉴赏语言(人物语言个性化、语言表现力、哲理性、 语言的质朴和情趣化)
5.诗词鉴赏(小说的诗词、判词、人物诗词等)
“整本书阅读”6课型设计 及阅读管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读书还是行路, 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让 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 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 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 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