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TDP烤灯治疗在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切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TDP烤灯治疗在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切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TDP烤灯治疗在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切口
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TDP烤灯治疗在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切口护理的应用效果。


法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外二科泌尿组2019年6月-2019年12月收
治的70例尿道下裂患儿按照入院顺序依次交替分为干预组36例与对照组34例。

对照组常规抗感染治疗及会阴擦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上烤灯治疗,烤灯距切
口30-50cm,3次/天,0.5小时/次,间隔5小时。

观察两组患儿的切口愈合、皮
瓣血运情况及拆除敷料3天内疼痛情况。

结果干预患儿切口愈合、皮瓣血运及
疼痛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DP烤灯治疗
能够降低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切口感染率,促进术区皮瓣血运,有效缓解患儿疼痛,促进切口愈合。

【关键词】 TDP烤灯治疗;尿道下裂;皮瓣血运;护理
尿道下裂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泌尿生殖系统畸形,发病率为3‰,影响患儿
站立排尿、成年后性生活及生育[1]。

手术是目前治疗尿道下裂的唯一方法[2]。


年来,医院感染作为日益严重的卫生问题,术后一旦发生感染,将会增加术后并
发症的发生率,影响手术治疗效果[3]。

烤灯照射作用于机体局部,能够促进血液
循环,加快创面愈合。

为探讨TDP烤灯治疗在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切口愈合中的作用,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外二科泌尿组2019年6月-2019年12月收
治的70例尿道下裂患儿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外二科泌尿组2019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0例尿道下裂患儿。

纳入标准:(1)术者为同一位医师;
(2)年龄为1-7岁;(3)无合并其他疾病;排除标准:(1)入院检查时合并
其他疾病;(2)不能耐受或未行手术治疗者。

2.
方法:对照组常规抗感染治疗,3次/天,并在术区敷料拆除后进行会阴擦洗,2次/天,直至尿管拔除。

观察切口愈合情况。

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上TDP烤灯治疗,烤灯距切口30-50cm,3次/天,0.5小时/次,间隔5小时。

TDP烤灯频率
50Hz,电磁波范围2um-25um。

烤灯治疗在会阴擦洗之后5min进行,治疗时,协
助患儿取平卧位,用毛巾将阴囊及尿管遮盖好,充分暴露切口。

观察观察切口愈
合情况。

每日操作均由专人负责。

观察指标:(1)伤口愈合等级[4]:甲级愈合:指愈合优良,没有不良反应的
初期愈合;乙级愈合:指愈合欠佳,愈合处有炎症反应,但未化脓;丙级愈合:
指切口化脓,需切开引流。

(2)疼痛分级:烤灯结束后评估患儿疼痛程度,均
采用FLACC疼痛评估量表[6],对患儿疼痛进行评估。

此量表适用于2个月到7岁
的儿童,包括表情、肢体运动、活动、哭闹、可安慰性五项内容,每项内容0-2分,最低0分,最高10分。

(3)皮瓣血运情况:水肿消退时间;毛细血管充盈
试验[5]:用棉签轻压皮瓣的局部,局部皮肤颜色由白转红的时间≤2s为正常,试
验阴性。

由白转红时间>3s,或呈斑点状发红为试验阳性,说明循环功能障碍。

4.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等级资料采用
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两组患儿切口愈合情况:见表1。

干预组患儿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
感染几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儿切口愈合情况比较(例)
组别例数甲级乙级丙级愈合
愈合愈合
对照

368208
干预

342068
Z值P值3.07 0.028
2.两组患儿拆除敷料后疼痛比较:见表2。

干预组患儿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儿,特别是拆除敷料后1-2天缓解疼痛效果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例


1-3

4-6

7-10分
对照组
3
6
461214
干预组
3
4
161044
Z值P值
2.34
0.041
表2 两组患儿拆除敷料3天内后疼痛情况比较(例)
3.两组患儿皮瓣血运情况:见表3。

干预组患儿皮瓣血运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儿皮瓣血运情况比较
组别例

水肿消退时
间(天)
毛细血管充盈
时间(s)
对照

367.25±1.73 2.03±0.29
干预

34 5.84±1.54 1.77±0.37
P值0.0000.000
1.
讨论
尿道下裂为泌尿生殖系统常见先天畸形,应尽早手术治疗,但该手术方式较为精细,加之该病特殊的生理部位,可因护理不当术后感染而影响切口愈合,导致手术治疗失败[7]。

创面修复是机体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术区皮瓣早期炎症期
伤口局部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血管断裂出血,数小时内便会出现炎症反应,
局部红肿,一般持续2-3天[8]。

本次研究显示,干预组患儿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
照组,传统会阴擦洗等护理方法能够达到一定的消毒目的,但受天气、室内温度、患儿配合度、护士操作以及新疆少数民族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切口感染率
较高,通常需要进行脓液引流,且因阴茎水肿消退缓慢,切口大多愈合不佳,出
现并发症,需进行二次手术。

干预组通过专人执行护理操作,降低了人为因素带
来的感染风险;有研究发现,提高温度对皮瓣成活的影响很大,并认为皮瓣温度
在皮瓣移植手术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9]。

进行TDP烤灯治疗能保持切
口的干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散,减少创面渗出,提高切口甲级愈合率。

烤灯照射时间长短对切口愈合有较大影响,照射时间过短起不到促进炎症消散的
作用,但时间过长又可能导致组织脱水,影响切口愈合。

进行烤灯照射时需做好
阴囊防护,避免对阴囊及睾丸造成损伤。

本研究干预组患儿在拆除敷料1-2天疼
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可能是由于TDP烤灯能够在受热后产生具有各种元素特
征信号的振荡信号,使人体组织从表层到深层均匀受热,降低末梢神经兴奋性,
减少皮瓣水肿时间,促进创面干燥、结痂,有效缓解疼痛。

综上所述,TDP烤灯治疗能够提高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促进皮瓣血运循环,缩短术后皮瓣水肿时间,有效缓解患儿疼痛,有利于切口生长恢复,增加患儿舒
适度。

参考文献:
1.
张干林,张金明.尿道下裂病因学研究进展[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4,35(3):230.
2.
刘星,魏光辉.先天性尿道下裂病因学与解剖学研究进展[J].临床小儿外科
杂志,2017,16(3):215-218.
3.
周霞,李亚玲,李伟杰.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20):1557-1561.
4.
陈孝平.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2.
5.
张振岭.实用临床试验诊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30.
6.
秦尚够,李素芳.FLACC疼痛评估量表在全麻术后婴幼儿疼痛评估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5):66-67.
作者简介:郑琴,女,籍贯四川,1991年12月生,学历本科,护师,于2016年工作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外二科至今,主要研究小儿泌尿系统疾病围术期护理。

参与省级课题一项,参与发表论文一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