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

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

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摘要:文章主要讲述五种常见病分别是感冒,胃痛,中暑,肠道传染病和高血压在这五类中又分别包括了常见病的引发原因,常见病的症状,常见病的预防以及常见病的治疗,最后附加了关于手的卫生的重要性,以及做完哪十件事后必须洗手。

关键词:种类,预防,治疗,洗手1、感冒1.1 感冒的引发原因它是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最常见的是鼻病毒引起的“鼻感冒” ,或称“普通感冒” 。

其次是腺病毒引起的“夏感冒” ;再有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引起的“胃肠型感冒”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种类病毒,也可引起上呼吸道炎症。

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关系密切。

我们口腔中,特别是咽部,常有各种病原菌,但它们一般不危害人体。

只有当病毒在上呼吸道特别是咽部繁殖引起局部发炎,咽部细胞失去抵抗力时,才会引起细菌继发感染。

1.2 感冒的常见症状普通感冒一般不发热,个别人有37. 2℃-3 7 . 3℃的微热,并有一些身体懒倦、肩背部酸胀、肌肉酸痛、头痛、头晕、腹胀腹痛、腹泻等。

鼻腔部症状为流鼻涕、鼻塞、打喷嚏;咽部症状为咽痛、干燥、轻咳;气管症状为较重的咳嗽、有痰。

1.3 感冒的预防热水泡脚:每晚用较热的水(温度以热到几乎不能忍受为止)泡脚15分钟,要注意泡脚时水量要没过脚面,泡后双脚要发红,可预防感冒。

生吃大葱:生吃大葱时,可将油烧热浇在切细的葱丝上,再与豆腐等凉拌吃,不仅可口,而且可以预防感冒。

多吃“红色食品”:红色食品是指食品为红色、橙红色或棕红色的食品,如红辣椒、胡萝卜、南瓜、西红柿、洋葱、山楂、红苹果、红枣、沙棘、柿子等,这些食品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可防治感冒。

这是因为胡萝卜素具有捕捉人体内氧自由基、参与维生素A的合成等多种功能,还能增强人体巨噬细胞的活力,起到抗御感冒的作用。

姜糖水:先用红糖加适量水,煮沸后加生姜,10分钟后趁热喝下,可预防感冒。

醋熏蒸:每日早、晚用醋在室内熏蒸1次,每次20分钟,能祛除居室内的病毒。

体育锻炼: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跑步、爬山、打球、练拳等,可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防止感冒的发生。

1.4感冒的治疗一般健康成年人患感冒后几天即可自愈。

只要无细菌继发感染的并发症,注意休息,多饮水,吃易消化的食物,补充营养,保持口腔、鼻腔清洁即可。

针对发热、头痛、鼻塞、流鼻涕等症状,可选用下列一些非处方解热镇痛药。

阿司匹林、布洛芬、银翘解毒片等。

2、胃痛2.1 胃痛的引发原因胃痛的主要病因是饮食习惯不良如饮食不节制、经常吃冷饮或冰凉的食物引起。

再加上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更易导致胃病。

2.2 胃痛的常见症状胃痛的症状表现为:常因天气变冷、感寒食冷品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

2.3 胃痛的预防1.少吃油炸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

2.少吃腌制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3.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

4.规律饮食:研究表明,有规律地进餐,定时定量,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

5.定时定量:要做到每餐食量适度,每日3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

6.温度适宜: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

7.细嚼慢咽:以减轻胃肠负担。

对食物充分咀嚼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8.饮水择时: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晨起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1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用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9.注意防寒:胃部受凉后会使胃的功能受损,故要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受寒。

10.避免刺激:不吸烟,因为吸烟使胃部血管收缩,影响胃壁细胞的血液供应,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诱发胃病。

应少饮酒,少吃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

11.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对胃有保护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维生素C的含量,能有效发挥胃的功能,保护胃部和增强胃的抗病能力。

因此,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2.4 胃痛的治疗一般有以下方法:绞痛实在难以忍受最好到医院去注射一针阿托品.可很快解除症状.一般的胃痛请参阅:胃痛可能有若干因素,但大多数是由胃酸反流引起的。

也就是原本待在胃内的液体逆流入食道。

这些消化液中含有氢氯酸(盐酸),这是工业上用来清洁金属的腐蚀性物质。

尽管胃有保护膜,以免受胃酸侵蚀,然而.食道却缺乏此保护层。

因此,当胃酸逆流人食道时,会引起灼热,有时严重到你以为是心脏病发作。

引起胃痛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大吃大喝,但这并不是唯一原因。

有些人并未暴饮暴食,但也患胃痛。

其实,胃痉挛就和食物没有一点关系,它绝大多数起因于精神原因,生气、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等都可能引起胃绞痛。

不论什么原因,大家都希望尽快平息痛楚,下面是一些有益的建议,如果你能认真采纳,相信对你的胃会大有裨益。

家庭治疗措施●勿暴饮暴食当胃内食物过多时,胃酸会被迫进入食道。

胃内食物愈多,被挤入食道的胃酸愈多。

胃痛的原因可能许多,但对那些偶尔患胃痛的人,多半是因为吃太多且吃太快。

●勿平躺当你觉得不舒服时,可能想躺下来休息,切勿!保持直立状态,使胃酸较容易待在胃内。

当你不得已要躺下来时,例如睡觉,最好将头部势高10—15厘米左右,可利用石块支撑床脚或放在床垫下,加高枕头的效果不好。

如此使睡眠时略呈倾斜状,以避免胃痛复发。

●服用药物药房里卖的制酸剂,对偶尔发和胃痛的人,可以快速地缓解不适。

药房里卖的各式帮助消化的成药,大多是安全又有效。

专家经常推荐的制酸剂,大多是氢氧化镁及氢氧化铝的混合物。

前者易引起便秘,后者会产生下痢,两者结合,恰好中和彼此的副作用。

虽然混合这两种成分鲜少副作用,但连续服用超过一个半月,并不妥当。

因为制酸剂的效果很强,以致于可能掩盖更严重的问题。

专家认为,液态的制酸剂虽不如片剂形式方便,但通常比较有效。

●勿睡前吃晚餐千万勿在睡前2小时内吃晚餐。

饱腹加上地心引力,将促进胃酸反流入食道。

●消除生活压力压力是胃痛的一大祸首。

学习一些松弛身心的方法,可以使体内失去平衡的化学作用,再度恢复平衡。

●减肥腰部若脂肪堆积过量,将压迫胃,结果使胃液向食道流。

另外,松开腰带能纡解胃灼热,可以改穿吊带裤。

●注意某些药物有一些医生开的药方可能会加重胃灼热,包括一些兴奋剂及镇定剂。

如果你正患胃灼热,且正服用某种医生药方,应请医生评估是否妥当。

3、中暑3.1 中暑的引发原因中暑是夏季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其原因是人在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失去平衡,肌体大量蓄热,水盐代谢紊乱。

3.2 中暑的常见症状中暑的症状表现为 1)发热,乏力,皮肤灼热,头晕,恶心,呕吐,胸闷。

2)烦躁不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

3)重度病例可有头痛剧烈,昏厥,昏迷,痉挛。

3.3 中暑的预防1)出行躲避烈日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

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龙虎人丹、风油精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

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

2)别等口渴了才喝水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

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

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

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3)饮食夏天的食的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另外,乳制品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

其次,不能避免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人,应适当补充含有钾、镁等元素的饮料。

4)保持充足睡眠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

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

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

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3.4 中暑的治疗轻度中暑,多喝含盐的清凉饮料,若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以服用人丹或藿香正气水,重症中暑患者,应抬到阴凉处就地抢救,并立即送往医院。

4、肠道传染病4.1 肠道传染病的引发原因夏季气温高,食物容易腐坏变质,而且各种蚊虫的繁殖也快,成为传播疾病的渠道。

易发的肠道传染病主要有霍乱、痢疾、甲肝、食物中毒、水中毒等。

4.2 肠道传染病的常见症状肠道传染病的常见症状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腹痛等。

4.3肠道传染病的预防少吃隔夜隔餐的饭菜;餐具、食物等要防苍蝇、蚊虫叮咬,做好洗涤消毒工作;买来的海鲜等水产品一定要煮熟煮透,不可生吃;不喝生水,防止水污染;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消灭苍蝇、蟑螂、老鼠等;注意个人卫生,常洗手洗澡。

4.4 肠道传染病的治疗当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要及时去就近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5、高血压5.1高血压的引发原因1、遗传因素。

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2、环境因素。

3、其他:(1)体重:肥胖者发病率高。

(2)避孕药。

(3)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4)年龄:发病率着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5)饮食: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有认为食盐<2g/日,几乎不发生高血压;3-4g/日,高血压发病率3%,4-15g/日,发病率33.15%,>20g/日发病率30%。

6、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活。

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还可能感觉异常,甚至半身不遂。

5.3高血压的预防高血压的预防关键是要树立预防重于治疗的观念。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健康的生活方式,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及心理平衡。

这四项措施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适量运动是指根据本人身体状况,选择适当运动方式,如步行、慢跑、骑车、游泳、跳舞等,进行有氧运动。

运动要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

如曾有心血管疾病者,宜先进行全面查体,在医生指导下开始有氧运动。

运动要达到有效心率范围,即最大心率的60%。

有氧运动过程中,达到有效心率范围后,在该区域必须保持20分钟以上,每周运动4~5次。

吸烟可使血压和心率一过性升高,同时伴有周围小动脉收缩,皮肤温度降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