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参的种植方法_西洋参种植的技术(一)生长特性:年平均温度13℃左右、无霜期150~200天、、雨量充沛的环境。
喜荫湿忌强光和高温,生长期最适温度18~24℃,空气相对湿度80%左右,对土壤要求较严,适生于土质疏松、土层较厚富含腐殖质的森林沙质壤上,PH5.5~6.5,忌连作。
二)栽培技术:如果条件允许,堆土可经一冬、一夏,冻晒腐熟。
忌现整现用。
播地翻耕深度20厘米左右,不宜太深,使土壤风化腐熟,使枯枝落叶充分腐熟。
休闲1年后,再翻耕1次,按每平方米土壤拌以50%多菌灵0.08千克、腐熟厩肥2~3千克、骨粉1千克或过磷酸钙2千克,施入土中作基肥,然后,浅耕1次,整平耙细,作业道宽80~100厘米,以利排水、空气流通和接受散射光。
地整个后做畦,宽120~150厘米,长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畦高25厘米,床南北走向,土壤消毒。
用80%代森锌每平方米0.o1~0.02克,或50%乙基托布津每平方米0.01~0.03千克,或用40%霉疫净每平方米0.01~0.03千克,消毒效果均较好。
2.繁殖方法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或直播。
1)种子处理:西洋参果实虽然红了,但种胚未成熟,发育很小,需经过胚熟和生理后熟阶段才能发芽。
一般种子需经18个月的胚熟和生理后熟。
若自然室温在12~18℃就能满足种胚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温度,可采用层积沙埋法。
一层湿沙土含水量10%~15%一层种子,土:沙:种子=1:2:1。
具体做法是秋天红果采收后,先用水洗去果肉,之后选择子粒饱满的种子,放在一定的容器内,如花盆或特制的搪瓷桶进行层积沙埋。
放于常温下,每一个月筛选一次种子,选留好种子,风凉晒至冷,之后仍进行层积处理,直至室外温度达5℃。
选留的好种子连同容器,放在室外50厘米深的地下坑内,上盖一层草,草上覆土,经自然低温冷冻贮藏。
早春取出放在树下或播种。
2)种于消毒:一般有效消毒方法是砂藏前以鲜种重的0.30%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拌种或以此药500倍液浸种30分钟,或用0.2%~0.3%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20分钟或福尔马林1%溶液浸种10~15分钟,捞出后晾至种子表面无水时,即可进行催芽或播种。
还可用霉疫净1%浸种10分钟,1%甲基托布津浸种10~20分钟,0.2%乙基托布津浸种10~20分钟,效果较好。
或用5%乙基托布津(浸剂量5%~10%)、45%代森胺(剂量0.1%一0.2%),15%嗪胺灵(乳剂量0.1%~0.3%)拌种,或0.1%硼酸溶液浸泡10~20分钟,保苗效果也很好。
比较先进的风干种子催芽法:缩短150天的管理,采红果,去果肉,洗净晾干,于第二年5月进行催芽处理,事先用清水浸泡24小时,捞出种子,进行消毒,温度控制,种胚发育前期温度约为18~20℃,80天,种胚后熟期为12~16℃,2个月;生理后熟期为0~5℃,3个月。
3)播种播种分春、秋两季。
播前浇透底水,待水渗下后,疏松土壤,采取条播6厘米某6厘米,播后覆土3-5厘米,上面盖草、锯末、草木灰,6厘米左右,催芽种子一定要粒选,选用充实饱满、已裂口(种胚发育完全)、无病种子作播种材料。
4)移栽播种2年后,植株已大,需要的营养和光照与幼苗期都不一样了,所以当播种后第二年秋或第三年春天移栽,正是西洋参休眠期,即在萌动之前挖出,做到边招边裁,芦头距离地面6~8厘米斜栽,行株距20厘米某20厘米。
把参根主体上所长的须根或多余支根剪去,人为地促进参根体形美观,同时集中营养于主根,提高质量。
如果当年不能栽或需要修须根时,将挖出参苗存放室内,经过下须整形参根上留有伤口,容易感染病菌,因此栽前必须消毒,方法是:用120信波尔多液浸苗5~10分钟,代森锌200倍溶液浸苗10~20分钟,代森胺800倍稀释液浸根,或多菌灵、退菌特等杀菌药液浸根,浸根时勿使芽苞接触药液,以防药害。
(5)遮荫。
第六应注意打蕾,西洋参3年开花结果,2年也有个别抽薹开花,要及时进行打蕾,打去中央部分的花,可增强种子的饱满度,增强抗病性。
第七施肥,6~8月为西洋参生长旺盛时期,用2%过磷酸钙溶液,或0.3%磷酸二氢钾溶液,或0.3%尿素液肥,于上午10时前或下午3时后进行根外追肥,增产效果显著。
6、7、8月每月进行1次,3种液肥可以交替使用。
10-11月地上茎叶枯萎时,在植株间开浅沟重施冬肥,施人由腐熟厩肥2.5千克、骨粉0.5千克。
复合肥0.05千克3种肥料混拌均匀的复合肥,施后用细上盖肥。
这次冬肥可结合覆盖防寒士进行。
(2)防治病虫害①立枯病春天土壤板结,通透性不好,一年生小苗在气候变化大时易发生在干湿土交界处的茎部。
初呈淡黄褐色,严重时呈黄褐色斑腐烂,植株倒伏,并向四周扩散。
防治方法:注意观察,有病株立即拔掉烧毁,病穴深挖换土,并用硫磺粉土壤消毒(每10平方米用0.005千克),播前混合撒,每1000平方米撒9千克。
用代森锌500倍液:水10升,代森锌0.02千克。
特别3-4年生以上的植物,注意喷洒茎部。
每月打1~2次。
②斑点病又叫黑斑病,主要发生在叶部也叫叶斑病。
严重时危害植物的花、果实、种子、茎等。
多雨季节斑点病发生流行蔓延。
雨季到来交替打波尔多液。
在6~7月份气候干旱、无雨、空气湿度大,温度在20℃左右,潜藏在种子是、土壤中,枯枝落叶的病原菌,开始活动,侵害植株。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一年可发生多次。
被害位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如同水浸样的斑点,逐渐扩大成暗褐色斑,末期中间呈黄褐色,外侧有轮纹,严重时叶片枯死。
当侵害到叶柄、花梗、茎叶时,初呈绿色长斑,后为褐色,蔓延很快;湿度大时病斑上有一层黑色霉状物,严重时早期死亡,果实初感染呈黄褐色,后期暗褐色,使果实变干,外面露一层暗绿色霉,种子不成熟。
防治方法:①选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播前种子消毒,用福尔马林10%浸种15分钟左右,或用1:1:100倍的波尔多液浸种10分钟,取出用清水洗净,或用大蒜液25%浸种1-2小时,阴干备播种。
②撤防寒物后,对参棚内进行彻底消毒,除打扫田间卫生外,用10%硫酸铜全面消毒。
③发现病株,剪除病叶,挂帘挡阳,展叶开始至7~8月份,每7-10天打一次药。
波尔多液160倍、代森锰500~600倍液,代森锌600~800倍,多抗霉素100-200单位液,敌克松900倍液,敌菌灵500借液,多菌灵1000倍液。
五)采收加工1.采种采种时间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当西洋参果实充分红熟时便可采收。
采收过早,种子发育不好;采收过晚,果实易脱落,易遭鼠害。
采收的红果要及时搓去果肉洗净,漂去瘪粒,待种子稍干表面无水时便可埋藏,若留十种,种子阴干含水量达15%以下方可。
2.收根西洋参一般4~5年采收,也有更多年才采收的。
西洋参有效成分和年限成正比,年限超长化学成分越高,临床效果越好,经济效益也越高,但病害多。
土壤很肥沃,田间管理得好,采取直播为好。
减少感染机会,省人力、物力,4年后采收时可把过小的移栽一下,栽后1~2年再采收。
西洋参适时采收季节为秋天,地上茎已枯萎,根的营养提高,质量最好,浆足,质实,皮淡黄色。
采收时去掉地上茎,禁止创伤参根。
从参床的一侧抛起,依次往前采收。
去掉泥土、杂质,收后把参分成三种类型,一是形态好看,有芽苞、斧头、主根、例根、须根,这样的参称“全参”。
细侧根称“参须”,侧根称“尾大支”。
二是无芦头,有主根、参根子很多称“终身参”。
三是无芦头,有主根和侧根称“顶口光”。
现在生产上和美国加工成的西洋参均是生晒参。
采用烘干和晒干。
烘干:大面积生产一定要有就地加工的烘干室。
把收好的参,装在制好的烘架子上。
温度在35-50℃热容器。
高低温度交替。
火色不能过高,否则化学成分转化,影响质量,至于为止。
晒干:把选好的西洋参装在一定的容器里,放在通风处,进行晾晒,不时翻动,至于为止。
一、选地与整地技术(一)选地:目前,我国引种栽培西洋参的省市有:吉林、辽宁、黑龙江、山东、北京、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浙江、福建、云南、四川等。
一般东北、华北、西北各省区,无霜期在120天以上,年降雨量700毫米以上,1月份平均气温不低于-12℃,7月份平均气温不超过25℃的地方均可作西洋参气候适宜区。
具体的选地方法如下:1、风向与坡向的选择:平原地区春季和冬季多有大风,而夏季中午至午后3点阳光很强,因此所选地块应避免迎风,避免强光直射。
各地应因地制宜选地,如长春地区春季多刮西南风,冬季多刮西北风;同时,南坡和西坡易受强光直射危害。
2、前茬作物的选择:前茬作物以豆类作物、禾本科作物为好,不宜用烟草、茄科、十字花科的白菜、萝卜等作物作前茬。
3、其它选地的注意事项:应选择土壤较肥沃的农田地,最好在栽种前请教有关专家,并对土地的有关酸碱度和肥力情况、地下水位、前期除草剂的使用情况作一下调查分析。
因为西洋参不能连茬种植,一块地只能用4年以下。
为保证年年都可有收获,每年都要重新选一块地,以形成一片连续完整的种植场。
所以,从发展的角度看要求所选土地是具有继续扩建的可能性。
此外,所选择的土地其交通运输要方便,水源、电力要充足,防火、防盗条件也要完备。
(二)整地:利用农田栽培西洋参是我国参业史上的一次重大的改革,解决了参业和林业争地的矛盾,并有利于采用现代化的管理和机械化作业。
因此,发展农田栽培西洋参大有可为。
但是,农田土中的有机质含量一般都较低,仅有0.9—3.0%,明显低于林地腐质土,土壤理化性状也较差。
所以用农田地栽参需要进行施肥改土。
改土的方式包括,施用大量有机肥,如堆肥、厩肥、草炭、豆饼肥等,以及种植早熟品种的豆科作物或种植压绿肥植物如苏子。
然后进行多次耕翻后,使土壤熟化,以达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的目的。
施肥改土的方法比较常见,一般可每平方米施入25千克细炉灰,腐熟的鹿粪及猪粪每平方米10—15千克,过磷酸钙及硫酸钾每平方米100—150克。
其它如豆饼可每平方米施入0.2—0.3千克,骨粉0.5千克,具体施肥量的多少、施肥的种类依土壤肥力状况和条件而定。
整地的其它技术环节介绍如下:1、翻地时间:由于农田土比较贫脊,应在开始种植西洋参的前一年开始整地。
一般在这间隔的一年时间里不种植任何作物,而是结合施肥,从5月开始每半月耕翻一次。
为消灭地下害虫,在6——7月施入杀虫剂,施后翻耙均匀。
2、耕翻深度:要根据土层厚薄和作床的用土量而定。
一般25——30cm,防止将底层的生土翻起。
这样经多次翻耕,可以达到消灭杂草、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的目的。
二、作床利用农田栽培西洋参,一般的参床规格是:床宽1.4米左右;作业道宽0.6米;长度依地势而定,可20—60米不等;床高20——30厘米。
起土垅是作床的第一步,方法是:在翻耙好的土地上,首先确定参床的方向,即先按地势标一直线,然后在此直线的一端再标一垂线,在垂线上按参床及作业道的宽度作出标记,再按这些标记画出方向线的平行线,参床及作业道的界线就划分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