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一、穴位贴敷疗法操作评分标准二、推拿捏脊疗法操作评分标准三、中药保留灌肠操作评分标准四、雷火灸疗法操作评分标准五、耳穴压豆(耳针)疗法操作评分标准六、中药熏洗(足浴)疗法操作评分标准七、揿针疗法操作评分标准八、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考核评分标准九、热奄包治疗操作评分标准十、塌渍治疗操作评分标准十一、红外线治疗操作评分标准穴位贴敷疗法操作评分标准适应症:肺炎、腹痛、发热的辅助治疗、妇科盆腔性炎症、术后排气不畅、术后刀口疼、流产后或产后小腹疼痛、恶露不尽等(适应范围相当广泛,既可治疗某些慢性病,又可治疗一些急性病,还可以预防疾病。
)主要选穴:呼吸系统:肺腧、天突、膻中;消化系统:神阙;发热:足三里。
妇产主要选穴:消炎止痛:子宫穴、三阴交、神阙穴排气不畅:支沟穴、天枢穴、足三里穴、神阙穴、大肠俞妊娠剧吐:内关穴、足三里穴、中脘穴产后促进子宫收缩:神阙穴、关元穴、血海穴禁忌症:有皮肤受损、瘢痕体质者、皮肤过敏者慎用。
注意事项:贴敷时间4-6小时,如局部感觉有疼痛、灼热感可提前揭下,外敷后多数患者会出现局部皮肤发红、发热、发痒或伴少量小水泡,属正常反应,一般不作处理;外敷后皮肤可暂时有色素沉着,一般不会留疤;如有全身不适症状,请及时就诊。
穴位位置:膻中穴:取穴预在两个乳头连线的中点处。
天突穴:取穴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肺腧穴:取穴位于人体的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神阙穴:脐中央足三里:小腿胫骨旁,外膝眼下3寸处。
天枢穴:肚脐旁开2寸支沟穴:腕背横纹正中直上3寸中脘穴;上腹部前正中穴线上脐上4寸血海穴:髌骨内侧端上2寸大肠俞: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推拿捏脊疗法操作考核评分表科室:姓名:考核时间:年月日注:1、捏脊的部位为脊背的正中线,从尾骨部起至大椎。
即沿着督脉的循行路线,从长强穴直至大椎穴。
2、施术时患者的体位以俯卧位或半俯卧位为宜,务使卧平、卧正,以背部平坦松弛为目的。
适应症:儿科常见病、一部分传染病,如麻疹、水痘、百日咳等,皆可用推拿治疗。
对感冒、咳嗽、发热、腹泻、呕吐、畏食等疗效显著。
传统小儿推拿主要用于6岁以下的儿童。
禁忌症:骨折、皮肤创伤出血等。
危重患儿不宜推拿。
注意事项:1. 医者态度和蔼,细心耐心,取穴准确,手法熟练,操作认真。
2.室内空气流通,安静整洁,温度适宜。
推拿前洗手,剪短指甲。
严寒季节,医者双手不宜过凉。
3.患儿的姿势,坐卧舒适自然。
无论男女,只推拿左手各部穴位。
4.操作手法,轻重适宜,用力均匀。
中药保留灌肠操作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时间:年月日适用范围:小儿外感高热、小儿便秘、肠梗阻、小儿肺炎、小儿腹泻、小儿细菌性痢疾、宫外孕保守治疗消包块、慢性盆腔炎、排气排便障碍等。
注意事项:1.直肠给药前,需要嘱患儿先行排便。
2.直肠给药的温度控制在39-41度。
3.直肠滴入每日1-2次或遵医嘱,直肠滴入总量不应超过100ml。
4.直肠滴入给药后,患儿出现轻微腹泻,属正常现象,腹泻较严重的,可暂不直肠给药,5.也可减少给药的液体量,由直肠滴入改为直肠注入给药。
6.直肠滴入的速度一般根据患儿/患者体质年龄,进行调节,一般在每分钟60滴左右。
7.直肠滴入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的反应,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脉速、心慌气急,应立即停止直肠滴入,进行处理(启动应急预案)。
雷火灸操作流程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时间:年月日适用范围:腹痛、腹泻、上感、头痛、咳嗽、遗尿、鼻炎、慢性盆腔炎、痛经、不孕症、输卵管积水、产后腹胀、呕吐、小产后腰骶部小腹部坠涨疼痛、产后或者小产后的宫腔残留、睡眠障碍等。
雷火灸部位:小腹部、腰骶部、胁肋部、上腹部盒灸;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悬灸。
禁忌症:高血压患者正发期、高烧患者、青光眼眼底出血期、外伤眼部出血期、心衰竭、哮喘病人禁用。
孕妇及崩漏慎用。
注意事项:1.注意休息,慎防风寒。
2.饮食均衡,治疗期间禁食生冷、辛辣食物,忌烟酒。
3.治疗结束后,不可吹凉风,4小时内不可用凉水洗手,不可喝凉水。
当天最好不洗澡。
多喝温热水,水量是平时的2-3倍。
4.雷火灸后不可以抓穴位的皮肤,以免损伤皮肤而感染。
5.用灸时,火头应与皮肤保持适当距离,以患者能忍受为度,切忌火头接触皮肤,以免烫伤。
如有皮肤烫灼伤,应对症处理。
耳穴压豆(耳针)操作流程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时间:年月日适应证:临床适用于咳嗽、失眠、疼痛、便秘、腹胀、遗尿、产后乳汁少、术后腹胀、排气不畅等临床常见病症。
禁忌症:1.耳郭上有湿疹、溃疡、冻疮破溃等,不宜用耳穴医治。
2.有习惯性流产的妊娠妇女禁用耳针医治;妇女怀孕期间也应慎用,尤其不宜用子宫、卵巢、内分泌、肾等穴。
注意事项:1.每次以贴压5-7穴为宜,每日按压3-5次,隔1-3天换1次、两组穴位交替贴压。
两耳交替或同时贴用。
2.动作轻巧,按压力度均匀适中,使病人有热、麻、胀、痛等感觉即可。
3.贴压耳穴应注意防水,以避免脱落,一旦胶布潮湿,脱落应及时更换。
4.夏天易出汗,贴压耳穴不宜过量,时间不宜太长,以防胶布潮湿或皮肤感染。
5.如对胶布过敏者,可用粘合纸代之。
6.对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年老体弱、孕妇按压宜轻,急性疼痛性病症宜重手法强刺激。
中药熏洗(足浴)操作流程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时间:年月日适应症:小儿发热、厌食、感冒、咳嗽、失眠;月经紊乱、畏寒怕冷、手脚冰凉、痛经、足底足跟痛、产后体质调理以及阳虚气虚体质人群等。
禁忌症:有出血症状急性期禁用,足部皮肤破损、水疱、有炎症及较重的静脉曲张患者、血压过高、安装起搏器者禁用。
注意事项:1.熏洗药温不宜过热,一般为 40℃-50℃,以防烫伤。
2.所用物品需清洁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3.饭前后30分钟内不宜足浴,以免影响消化。
4.将足浴包倒入盆后加热。
5.如有心慌、头晕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足浴。
揿针操作流程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时间:年月日禁忌症:1.红肿、皮损局部及皮肤病患部。
2.紫癜和瘢痕部。
3.体表大血管部。
4.孕妇下腹、腰骶部。
5.金属过敏者。
注意事项:1.埋针期间可以洗脸洗澡,埋针处不宜水浸泡。
4.埋针期间局部发生感染应立即出针,并进行相应处理。
5.关节和颜面部慎用。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操作流程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时间:年月日适应症:小儿腹痛、腹泻、肺炎等。
禁忌症:急性化脓性炎症、出血倾向、恶性肿瘤、血栓性静脉炎、活动性肺结核、置有心脏起搏器者、孕妇、局部金属异物、心区、孕妇下腹部、对电流不能耐受。
注意事项:1.勿在强电磁场的周围使用本机器。
2.勿将电极板靠近和对置在心脏部位否则有增加心脏纤颤的危险。
3.电极板放置人体后,严禁开/关电源,以免有电击感。
应在开机后固定电极板,在关机前取下电极板;治疗过程中需要停止治疗时,可按停止键后,再将电极板取下。
4.治疗时,必须保证电极板与皮肤接触充分,以防造成病人皮肤灼伤。
在治疗过程中,要勤问病人的感觉。
如有较明显的针刺感或发烫感,应立即停止检查,防止灼伤。
5.勿随意移动仪器及调节参数。
热奄包疗法操作评分标准适应症:适用于风湿痹证引起的关节冷痛、酸胀、沉重、麻木、跌打损伤引起的局部瘀血、肿痛、扭伤引起的腰背部胀痛不适、行动不便、脾胃虚寒所致的胃脘疼痛、腹胀腹冷、呕吐、宫腹腔镜术后引起的腹胀、肩部疼痛,药物流产不全宫腔残留、清宫术后腰骶部小腹部疼痛等症状。
注意事项:1.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
2.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3.注意热奄包温度,避免烫伤患者;塌渍疗法操作评分标准适应症:适用于风湿病、局部组织肿块、异位妊娠包块吸收,外伤跌打损伤、关节炎、骨关节炎、产后会阴肿痛、前庭大腺脓肿、反复性外阴炎等症状。
注意事项:1.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
2.冬季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3.注意塌渍药液的温度,避免烫伤。
4.观察皮肤及黏膜情况,有无过敏反应。
红外线治疗操作评分标准禁忌症:1.出血倾向、恶性肿瘤、活动性结核、急性化脓性炎症、治疗部位出血、血管代偿功能不全、动脉阻塞性病变、局部软组织急性感染、高热、妊娠期等禁用。
2.急性损伤72小时内禁用。
3.儿童、高龄患者、皮肤感觉障碍者慎用。
注意事项:1.治疗仪工作后,治疗头、红外线灯表面温度增高,加热状态下严禁触碰红外线灯,调整治疗头应小心,以防烫伤。
2.治疗仪使用时应防止任何液体溅入;应保持稳定,不得碰撞设备,发生倾倒有可能造成烫伤的危险。
3.照射面部时患者应用1厘米厚的湿纱布遮盖双眼,以免发生眼球干涩现象。
如对婴儿使用,温度酌减。
使用时,应注意眼睛的防护。
红外线不可用于对眼睛的照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