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表面处理技术

表面处理技术

表面处理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概论表面技术为国际性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新材料、光电子、微电子、 3C 等许多先 进产业的基础技术。

大量表面技术属于高技术范畴,在今后知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 将占有重要的地位。

人们使用表面技术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但表面技术的迅速发展是 从19世纪工业革命开始的,最近30多年则发展得更为迅速。

一方面人们在广泛使用 和不断试验摸索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 60年代末形成的表面科学给预 了有力的促进,从而使表面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表面处理技术是一个宏大的概念,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的面也十分宽广, 应用行业更是无限。

但表面处理作为一个特殊的边缘科学,其概念、范畴、现状和发 展趋势目前集团的许多同仁还不太清楚,对集团的应用和未来前景也还不是很了解, 对此,本人就自己这些年来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和研究的心得作一介绍,供高层主管们 在规划集团未来技术发展方向时参考, 也希望本文能给对此问题感兴趣的同仁有所帮 助。

表面技术不仅是一门广博精深的具有极高实用价值的基础技术, 还是一门新兴的 边缘科学,在学术上丰富料材料科学、冶金学、机械学、电子学、物理学、化学等学 科,开辟了一些列新的研究领域。

表面技术的种类繁多,过去是分散在各个领域,它 们的发展一般是分散的。

现在表面技术开始有了自己坚实的理论基础, 人们将各类表 面技术相互联系起来,探讨共性,然后从更高的角度来指导各类表面技术的发展。

一、 表面处理技术工程的概念表面处理技术工程也可简称为“表面处理” 、“表面技术”或“表面工程” , 它是将材料表面与基体一起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设计, 利用表面改性技术,薄膜技术和 涂层技术,使材料表面获得材料本身没有而又希望具有的性能的系统工程。

二、 表面处理技术的分类它包括下列几个部分:表面失效分析 表面磨损与摩擦表面腐蚀与防护表面界面结合与复合复合表面技术表面工程基础理论表面工程学 表面工程技 术及复合表 面工程技术 表面改性技术技术 表面涂层(厚膜)技术 表面薄膜技术 表面化学粘涂技术化学转化膜技术 摩擦化学膜技术 表面机械强化技术表面预处理技术表面层的机械加工 表面层的特种加工表面几何特性与检测表面力学特性与检测物理及化学特性与检测表面分析技术表面层结构设计表面层材料设计表面层工艺设计表面工程车间设计及表面工程车 表面工程技术经济分析下面就相关领域做一些介绍:(一)表面覆盖技术1. 电镀它是利用电解作用,即把具有导电性的工件表面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并作为阴 极,通过外电流的作用,在工件表面沉积与基体牢固结合的镀覆层。

该镀覆层主要是 各种金属和合金。

单金属镀层有锌、镉、铜、镍、锡、银、金、钻、铁等数十种;合 金镀层有锌-铜、镍-铁、锌-镍-铁等一百多种。

电镀方式也有多种,有槽镀(如挂镀、 吊镀)、滚镀、刷镀等。

2. 电刷镀 它是电镀的一种特殊方法,又称接触镀、选择镀、涂镀、无槽电镀等,其设备主要由电源、刷镀工具和辅助设备组成,是在阳极表面裹上一层棉花或涤 纶棉絮等吸水材料,使其吸饱镀液,然后再作为阴极的零件表面往复运动,使镀层牢 固沉积在工件表面。

它不需要整个工件浸入在溶液中, 所以能完成许多漕渡不能完成 户或不容易完成的电镀工件。

3. 化学镀 又称“不通电”镀,即在无外电流通过的情况下,利用还原剂将电解质中的金属离子化学还原在成活型催化剂的工件表面, 沉积出与基体牢固结合的镀 覆层。

工件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非金属。

镀覆层主要是金属和合金,最常用的是镍 和铜。

4. 涂装 它是用一定的方法将涂料涂敷于工件表面形成涂膜的全过程。

涂料为 有机混合物。

一般由膜物质、颜料、溶剂和助剂组成,可以涂装在各种金属、陶瓷、 塑料、木材、水泥、玻璃等制品上。

涂膜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性能等,应用十分 广泛。

表面加工技术表面工 程技术 设计5.粘结它是用粘结剂将各种材料或制件连接成为一个牢固整体的方法,称为粘接或粘合。

粘结剂有天然胶合剂和合成胶合剂,目前高分子合成胶合剂已获得广泛的应用。

6.堆焊它是在零件表面或边缘,熔焊上耐磨、耐蚀或特殊性能的金属层,修复外形不合格的金属零件及产品,提高使用寿命,减低生产成本。

7.溶结它与堆焊想似,也是在材料或工件表面熔敷金属涂层,但用的涂敷金属是一些以铁、镍、钴为基,含有强脱氧元素硼和硅而具有自熔性和溶点低与基体的自熔性合金。

8.热喷涂它是将金属、合金、金属陶瓷材料加热到熔融或部分熔融,以高的动能使其雾化成微粒并喷至工件表面,形成牢固的涂敷层,热喷涂的方法有很多,按热源可分为火焰喷涂、电弧喷涂、等离子喷涂和爆炸喷涂等。

经热喷涂的工件具有耐磨、耐热、耐蚀等功能。

9.熟料粉末涂敷利用塑料具有耐蚀、绝缘、美观等特点、将各种添加了防老化剂、溜平剂、增韧剂、固化剂、颜料、填料等的粉末塑料,通过一定的方法,牢固地涂敷在工件表面,主要起保护和装饰的作用。

塑料粉末是通过熔融或静电引力等方式附着在被涂工件表面,然后以高热熔融、流平、湿润和反应固化成膜。

10.电火花涂敷这是一种直接利用电能的高密度能量对金属表面进行涂敷的工艺,即通过电极材料与金属零部件表面的火花放电作用,把作为火花放电电极的导电材料(如WC、TiC)熔渗于表面层,从而形成含电极材料的合金化涂层,提高工件表层的性能,而工件内部组织和性能不改变。

11.热浸镀它是将工件浸在熔融的液态金属中,使工件表面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反应,取出后表面形成金属镀层。

工件金属的熔点必须高于金属镀层的熔点。

常用的镀层金属有锡、锌、铝、铅等。

热浸镀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工件的防护能力,延长使用寿命。

12.搪瓷涂敷搪瓷涂层是一种主要施于钢板、铸铁或铝制品表面的玻璃涂层,可起良好的防护和装饰作用。

搪瓷涂料通常是精制玻璃料分散在水中的悬浮液,也可以是干粉。

涂敷方法有浸涂、淋图、电沉积、喷涂、静电喷涂等。

13.陶瓷涂敷陶瓷涂层是以氧化物、碳化物、硅化物、硼化物、氮化物、金属陶瓷和其它无机物为基底的高温涂层,用于金属表面主要在室温和高温使其耐蚀、耐磨等作用。

主要涂敷方法有刷涂、浸涂、喷涂、电泳涂和各种热喷涂等。

14.真空蒸镀它是将工件放入真空室、并用一定方法加热镀膜材料,使其蒸发或升华,飞至工件表面凝聚成膜。

工件材料可以是金属、半导体、绝缘体乃至塑料、纸张、织物等;而镀膜材料也很广泛,包括金属、合金、化合物、半导体和一些有机聚合物等。

加热方式有电阻、高频感应、电子束、激光、电弧加热等。

15.溅射镀它是将工件放入真空室,并用正离子轰击作为阴极的靶(镀膜材料),使巴中的原子、分子射出,飞至工件表面凝聚成膜。

溅射离子的动能约为10eV,比热蒸发粒子高、1-2 个数量级。

按入射离子来源不同,可分为直流溅射、射频溅射和离子束溅射。

入射离子的能量还可用电磁场调节。

16 离子镀它是将工件放入真空室,并利用气体放电原理将部分气体和蒸发源(镀膜材料)逸出的气相粒子电离,在离子轰击的同时,把蒸发物或其反应无沉积在工件表面成膜。

该技术是一种等离子体增强的物理气相沉积(PVD),镀膜致密,结合牢固。

常用的方法有阴极电弧离子镀、热电子增强电子束离子镀、空心阴极放电离子镀。

17. 化学气相沉积(CVD )它是将工件放入密封室,加热到一定温度,同时通入反应气体,利用室内气相化学反应在工件表面沉积薄膜。

源物质除气体外,也可以是液态和固态。

所采用的化学反应有多种类型,如热分解、氢还原、金属还原、化学输运反应、等离子体激发反应、光激发反应等等。

工件加热方式有电阻、高频感应、红外线加热等。

主要设备有气体发生、净化、混合、输运装置以及工件加热、反应室、排气装置。

主要方法有热化学气相沉积、低压化学气相沉积、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沉积、激光诱导化学气相沉积等。

18. 分子束外延(Molecular Beam Epitaxy ,简称MBE)它虽是真空蒸镀的一种方法,但在超高真空条件下,精确控制蒸发源给出的中性分子束流强度按照原子层生长的方式在基片上外延成膜。

主要设备有超高真空系统、蒸发源、监控系统和分析测试系统。

19 离子束合成薄膜技术离子束合成薄膜有多种新技术,目前主要有两种。

1)离子束辅助沉积(IBAD )。

它是将离子注入与镀膜结合在一起,即在镀膜的同时,通过一定功率的大流强宽束离子源,使具有一定能量粒子不断地射到膜与基体的界面,在界面附近形成混合过渡区,提高膜与基底间的结合力,再在离子束参与下继续外延生长出所要求厚度和特性的薄膜。

2)离子簇束(Ion Cluster Beam ,简称ICB )。

离子簇束的产生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是将固体加热形成过饱和蒸气,在经喷管喷出形成超音束气体喷流,在绝热膨胀过程中又冷却至凝结,生成包含5X10 2~10 3个的原子团。

20 化学转化膜它是金属处在特定条件下人为控制的腐蚀产物,即金属与特定的腐蚀液接触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能保护金属不易受水和其它腐蚀介质影响的膜层。

它是由金属基底直接参与成膜反应而生成的,因而膜与基底的结合力比电镀层要好得多。

目前工业上常用的有铝和铝合金的阳极氧化、铝和铝合金的化学氧化、钢铁氧化处理、钢铁磷化处理、铜的化学氧化和电化学氧化、锌的铬酸盐钝化等等。

21. 热烫印它是把各种金属箔加热加压的条件下覆盖于工件表面。

22. 暂时性涂敷处理它是把缓蚀剂配制的缓蚀材料,在工作需要防锈的情况下,暂时性覆盖于表面。

(二)表面改性技术1.喷丸强化它是在受喷材料的再结晶温度下进行的一种冷加工方法,加工过程由弹丸在很高速度下撞击受喷工件表面,喷丸可用于表面清理、光整加工、喷丸校形、喷丸强化等。

其中喷丸强化不同于一般的喷丸工艺,它要求喷丸过程中严格控制工艺参数,使工件在受喷后具有预期的表面形貌、表层组织结构和残余应力,从而大幅度地提高疲劳强度和抗应力腐蚀能力。

2.表面热处理它是指仅对工件表层进行热处理,以改变其组织和性能的工艺。

主要方法有感应加热淬火,火焰加热表面淬火,接触电阻加热淬火,电解液淬火、脉冲加热淬火、激光热处理和电子束加热处理等。

3.化学热处理它是将金属或合金工件置于一定温度的活性介质中保温,使一种或几种元素渗入它的表面,改变其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的热处理工艺。

渗入的元素可分为渗碳、渗氮、碳氮共渗、渗硼、渗金属等等。

4.等离子扩渗处理(PDT )又称离子轰击热处理,是指在通常大气压力下的特定气氛中利用工件(阴极)和阳极之间产生的辉光放电进行热处理的工艺。

常见的有离子渗碳、离子渗氮、离子碳氮工渗等。

其优点是渗剂简单、变形小、对钢特材料适用面广,工作周期短。

5.激光表面处理它主要是利用激光的高亮度、高方向性和高单色性,对材料表面进行各种处理,改善其组织结构和性能。

设备一般由激光器、功率计、准直聚焦系统、工作台、数控系统等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