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编高考语文句子理解赏析题分析含答案

精编高考语文句子理解赏析题分析含答案

句子理解赏析题【经典问法】1.解释(理解)某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2.文中提到某句话,你如何理解?3.探究(分析〉文章某句话在文中的内涵(含义广)。

【高考典例】例1:怎样理解第⑩自然段“他是否像那个铁铃铛,尽情地唱过了呢”在文中的含义?〔4分年四川卷《锈损了的铁铃铛》)参考答案:①爸爸在沙漠中执着于科技实验,倾尽心血和智慧,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2分),就像那个铁铃铛“尽情地唱过”(1分)②表达了对爸爸奉献和牺牲精神的赞颂。

(1分)例2:你如何理解“心里仿佛陆续注入一缕一缕的光亮”这句话?(3分)(2012年天津卷《掐辫子》)参考答案:这是一个比喻句,“他”的讲述使“她”对农村的了解由模糊到清晰,带给“她”温暖。

“陆续”“一缕一缕”说明这种了解是一点点逐渐加深的。

例3:谈谈你对文中“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这句话的理解。

(4分)(2012年湖南卷《忆韦素园君》)参考答案:①韦素因这样的人由对当时封社会,如果保持沉默的话,内心就会十分痛苦;②表现了鲁迅对韦素园认真、激烈性格的透彻了解,及对他因这种性格严重影响健康的痛惜与无奈。

例4:作者在文末说“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分)(2012年浙江卷《母亲中的药铺》)参考答案:①母亲这味“中药”,为“我”抵御世间的伤害;②母亲的爱与美德,如同中药的药理,慰藉“我”的心灵,成为“我”无价的精神财富;③形象地表达“我”对母亲的真挚情感;④呼应标题,深化题旨。

例5:请根据文本,探析“我看到了瓦下面的时光、欢乐甚至痛苦”这句话的含义。

(6分)(2013年福建卷《瓦》)参考答案:①客观方面,对于土与火的结晶,先人早就有了认知;在漫长的岁月中,瓦已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②主观方面,人们在生活中对瓦有着复杂的感情:既赞美瓦的无私,感激瓦带来的快乐,也为瓦即将被取代而伤感难舍。

(6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亦可。

)例6:“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

”探究文章最后一句的内涵。

(6分)(2013年江苏卷《何容何许人也》)参考答案:①说明朋友是何容精神和情感的寄托;②表露出作者对何容的理解、认可之意;③表明作者也是像何容这样的人;④暗示了何容对时世的失望。

例7:怎样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对着这个伟大的灵魂,霍夫曼缓缓地把腰弯了下去”的含义?(2分)(2013年重庆卷《枪口下的人格》)参考答案:①贝尔蒂高尚的人格震慑了霍夫曼的灵魂,使之感到羞愧和敬畏;②表现了霍夫复杂的人性。

例8:理解下面这句话子在文中的含义。

(6分)(2014年江西卷《抻面》)后来运动多了,铁良说,这反省就是咱们的省面。

省好了面,愿意怎么揉掐捏拉,随您便。

参考答案:①揭示铁良体悟到的抻面之道;②表现了铁良对那个“运动多了”的特殊年代对人的随意“揉捏”的无奈与不满;③表达了作者对那个特殊年代的反思与批判。

例9: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4分)(2014年山东卷《浣花草堂》)(1)虽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却也还清疏,没有怎样的仙气,不能不说是难得的了。

(2分) (2)默默地在心里复诵一下杜甫的草堂诗,会使你像一个梦游者似的走入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如许境界。

(2分)参考答案:(1)①塑像虽然艺术水平一般,但还是清疏的,没有把杜甫仙化;②能够表现诗人本色,这是值得肯定的。

(2)①作者将自己复诵草堂诗比喻成“梦游”,写出了作者沉迷于草堂诗意境中的情态;②凸显了杜诗中描写自然风物诗歌的意境之美,表现作者对杜诗的新感受。

注:直接要求“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这种试题还在2012年全国大纲版《听朗诵》、2013年全国大纲卷《林肯中心的鼓声音》、2013年江西卷《平常的沈从文》、2014年安徽卷《独木舟之道》、2014年全国大纲卷《听雨》、2015年湖南卷《童年随之而去》、2015年的重庆卷、2015年的江苏卷中出现过,其中2015的重庆卷、2015年的江苏卷又具体表现为对重要句子中的词语内涵进行分析。

【答题思路】考查近几年的句意理解题可知,其问法相对固定,而且有一个共同点:要求揭示句子的言外之意或深层次的内涵。

(一)答题时,把握四个基本的分析思路。

1.要结合句子的前后文分析其含义。

句子的含义常常在其前后有相关的句子或词语进行了表述,常常只是换了一种表达而已。

分析时,结合句子的内容多问几个“为什么会这样”“表达了什么”。

再结合前后文的内容,把原因找出来,就是句子的含义。

如:例7中“这个伟大的灵魂",显然在前文提过,具体指“贝尔蒂高尚的人格”,“霍夫曼”为什么会“缓缓地把腰弯了下去”呢?因为“震慑了霍夫曼的灵魂,使之感到羞愧和敬畏”,表现了霍夫曼复杂的人性。

2.抓住句子的关键词(或短语)分析句子的含义。

句子的言外之意往往出现在几个关键词上,如果把这几个关键词的意思弄明白了,句子的意思也就明白了。

理解关键词的意思一方面要根据前后文,另一方面要注意语言的表达方式,并做合乎现实常情常理的引申。

如:例3关键在于理解“啮碎了自己的心”的意思,按常情常理,人不可能自己“啮碎自己的心”,显然这是一种形象的表达,按一般的常情,“啮碎自己的心”一定是很痛苦的,再结合前文韦素园喜欢针砭时弊、不平则鸣、认真激烈的性格特点,这句的基本意思应是他沉默时内心很痛苦之意。

又如例7中,抓住“反省”“揉掐捏拉,随您便”等词,挖掘其双关之义。

3.根据句子修辞,理解句子含义。

很多文学作品常用比喻句(特别是借喻)委婉含蓄地表达作者的真实意思,分析时要抓住喻体,用喻体的特点去揭示本体的内涵,分析时要问自己,“本体是什么?”“喻体是什么?”“这个喻体有什么特点?”“作者用了哪些词来修饰喻体?”“作者借这个喻体想说明(揭示或表达)什么?”如果句子用了拟人,分析时要思考物有什么特点,注意物的特点其实就是人的特点(或精神)。

如果句子用了双关(或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句子),则要结合前后文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去分析。

如:例1中的“铁铃铛”,例2中的“一缕一缕的光亮”,例4中“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例9中的“梦游者”。

4.分析句子结构层次,理解句子含义。

有些句子的结构比较复杂,如果是附加成分较长的单句,可通过摘取句子主干,留心附加成分的办法来分析,如果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句意应是两个并列意思的相加;如果是一个偏正关系的复句,句意要放在“正”句上。

另外,修饰成分常常是揭示句子内涵和外延的窗口,扣住修饰语,往往能挖掘出句子的深层含义。

(二)分析时要注意句子的类型,做到规范答题。

1.内涵丰富句(包括含蓄句),即内涵高度凝练的句子(隐晦难懂的句子)。

一方面只要把句子各个方面(散布于文中)的意思说出来即可(看分值)。

如:例5中“我看到了瓦下面的时光、欢乐甚至痛苦”则属于这种句子,答题要分别把“时光”“欢乐"“痛苦”的具体所指从文中找出来。

另一方面要注意句子的修饰词,这些修饰词往往包含重要的信息要点。

如:例4中“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作者为什么说“人生一味”“无价的”?有什么内涵?2.运用修辞句。

对于运用了修辞的句子,答题时分三步:①点明所用修辞;②从喻体特点的角度具体分析其含义;③最后一般要回答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3.揭示主旨句。

这种句子常常在文章的结尾,且带有抒情性。

答题时要注意点明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态度〉。

如果是探究主旨句的内涵,则要注意从不同角度分析句子的内涵,也就是说,其内涵不止一个。

如:例6分别回答了“说明……”“表露出作者……之意”“表明作者……““暗示了……”四个方面的内涵。

巩固训练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试题。

野马脊刘心武盘盘的爷爷为培养出了一个有出息的儿子骄傲。

确实是,运河边的村子里,能像他那样把儿子培养成大学生,后来又成为高级工程师的,掰手指头,也不够一巴掌。

可是爷爷很倔。

奶奶去世以后,盘盘爸妈在城里四环内贷款买下挺宽敞的单元房,三卧两厅双卫,接他来住,住不惯,回去执意住进了镇上养老院。

盘盘知道,爷爷心里是爱她的。

可是,爷爷不像奶奶,能把那爱意表达出来。

盘盘爱爷爷,没什么道理,他是爷爷,能不爱吗?爷爷在城里小住的时候,跟盘盘有过冲突。

盘盘从冰箱里取出头天吃剩的披萨饼,放微波炉里转几圈,拿出来咬一口,满脸怪表情,马上就扔垃圾桶里了。

爷爷看见后生了气。

盘盘解释说:“爷爷,变酸了,吃了我会肚子疼的。

”爷爷就数落她:“你尽是些吃饱了撑着的说词。

饿你几顿就好了!”盘盘就笑:“爷爷好主意,这两天我体重又增了!明天只喝木瓜汁!”爷爷气呼呼,盘盘笑嘻嘻。

盘盘说:“披萨,木瓜,味道怪怪的,对吧?爷爷您是不爱吃的。

”爷爷就说:“凡能吃的都是好东西。

都不能扔!”爷爷住进养老院以后,爸妈和盘盘去看望。

爷爷话不多,眼睛也不怎么看他们,却总是盯着窗外的运河。

冬天又到了,运河结冰了。

盘盘自己去看望爷爷,爷爷也还总凝视窗外的运河。

结冰的运河失却了秀丽,河边的树木光秃秃的,爷爷在那样的画面上看见了什么呢?盘盘开始求职了。

有天投完简历回家,爸爸下班早,妈妈还堵在回家的路上。

父女俩就随意聊天。

盘盘就说起爷爷总盯着运河冰面看的事情。

爸爸就说,该讲给你听了,不过,还是等你妈回来,吃过晚饭,再坐下来讲。

晚饭吃过了,爸妈和盘盘围坐在沙发上,爸爸讲了起来。

你爷爷娶媳妇很晚。

因为家里穷,过三十了,还是光棍。

你的太爷爷,过世得早,你的太奶奶,一直守寡。

那时候咱们运河这边的村子,比运河那边的村子,还稍微好些,那边特别穷。

这边有大片的菜地,种大白菜,每年晚秋砍下白菜,会留下菜根,砍下的白菜装车运走的时候,会掉下些破烂的菜帮子。

就有运河那边村里的妇女,过河这边来,挖走菜根、拣走那白菜帮子,好拿去充饥。

过运河若从桥上过,要绕很远的路,搭摆渡船,要花钱。

但是,河那边村子跟河这边村子之间的河床,有一道凸起的石脊,河两边的人,都管它叫野马脊。

它四季都没在水面下,秋天能透过水面模模糊糊地看出来。

过河的人必须非常小心,才能踩着那道石脊渡过河来。

那些年,每到这边村子砍完白菜,那边村子就有妇女踩着野马脊,背着荆条筐,来挖菜根、拣菜帮。

爷爷家的屋子外头不远,就是一片菜地。

有天刮着大风,冻得人不行,居然还有对岸来的一个妇女,跪在那菜地里挖菜根。

你太奶奶看见那妇女在寒风中直哆嗦,就让你爷爷出去,把她请进屋,先暖和暖和再说。

你太奶奶正熬了一锅棒子面菜糊糊,就盛出一碗请她喝。

两个妇女就说起话来。

敢情那也是个寡妇。

临走的时候,你太奶奶就让你爷爷,往那妇女的筐里,装了好些个自己家腌的酸白菜。

穷帮穷呀。

这么着,两个寡妇就来往上了。

就在她们认识的那年冬天,那寡妇有天就跟你太奶奶说,咱们两家都穷,你儿子娶不上媳妇,正好我有个闺女,如今也二十好几了,就把我闺女,嫁你儿子吧。

你太奶奶开头不敢相信,因为穷家的闺女,如果长得好,嫁出去也不难的,那寡妇就说,我不能拿闺女换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