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试题命制原则

数学试题命制原则

数学试题命制原则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以书面测试成绩评定优劣的做法,虽受到广大教育专家、学者的质疑。

可纸笔测试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以其评价效果明显、操作简便易行等优势,在新课程改革中,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作为教育工作者,若想真正发挥纸笔测试这把双刃剑的威力与功效,关键还是要命制一套质量高、效果优的数学试题。

因此,在试题命制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难点。

一、如何照顾学生知识的差异性
在同一班级中,学生的知识基础参差不齐,理解能力也不一样。

怎样才能制出具有一定弹性的试题,关注并尊重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考出了自信,促使他们在每一次测试中都得到了成功与快乐,感觉到自己是真正的学习主人。

试题的难易比例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二、如何遵循试题的科学性原则
1、解决问题的题目。

新课程理念下应用题的本质是教师指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属于问题解决的教学。

所谓“解决问题”是综合性、创造性地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过程。

相应地,新教材中已经不再单独设立应用题教学的章节,往往以计算伴随着应用相融合的形式编排。

这就对一线教师头脑中长期存在的对应用题的传统认识提出了挑战。

同时也给一线教师带来了困惑。

新课程背景下的应用题应该怎样教学呢?应该用怎样的题目来检测和判断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呢?这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2、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

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数学课程标准已明确指出: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因此,命题时应以这一理念为依据,合理设计出探索性、应用性较强的试题。

教学时我们想办法创设情境,以帮助学生沟通教学与实
际问题的联系。

用新鲜有趣,与生活贴近的内容,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学习思考、调查访问、实际计算,学生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而且还了解到一些生活知识。

但是传统测试命题人为成分较多,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利用这种试题测试,不仅割断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而且无法发挥数学本身的价值,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是简单的数字游戏。

那么,要用什么样的题目来检测学生的见识和他们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呢?这又是一个难点。

3、试题的科学性。

说起试题的科学性,不仅指试题内容正确,表达准确简洁,无歧义,更重要的是试题内容应严谨科学,不能出现科学性错误。

数学试题作为知识的载体,蕴含了丰富的数学信息,学生在阅读、解答的过程中,同时也汲取了试题中的营养,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只有命题知识科学准确严谨、经得起推敲的试卷,才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正面影响。

这又是一个难点。

以上几个难点是我在数学试题命制时经常遇到的。

除此之外,试题命制还应体现出人文性、学科综合性、量度统一等原则。

作为试题编制者,我们一方面要善于积累,平时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建立命题素材库。

另一方面,不要局限于现成的呈现方式,大胆创新,尽量用原生态、无雕饰的试题呈现出来。

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纸笔测试定位于水平性测试,才能深入了解学生发展的内在要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