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名称
(1)取样:
(2)样品的处理
(3)PCR
血清型:按荚膜抗原的差异分为35个血清型,包括1-34和1/2,猪链球菌2型是其中毒力最强、最常见的一种,猪链球菌1型、7型及9型也可使猪发病死亡。对热较敏感。
革兰氏阳性无芽胞杆菌
单核细胞李氏杆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短杆菌,两端钝圆,多单在,有时排列成V型、短链。老龄培养物或粗糙型菌落的菌体为长丝状。G+,无荚膜、无芽胞,20-25℃条件下培养可形成4根周鞭毛,37℃至少可产生1根鞭毛。
(1)细菌学检查:
涂片、染色、镜检。
分离培养生化鉴定
动物试验
(2)血清学:用已知抗体检测未知抗原
A、Ascolis氏沉淀反应(强阳性)
B、串珠荧光试验
有荚膜抗原、菌体抗原、保护性抗原及芽胞抗原四种成分。
60℃30-60min,常用消毒剂、常用浓度可杀死繁殖体,但芽胞的抵抗力很强。
免疫防治:
菌苗、血清和抗菌素
A型引起人气性坏疽和食物中毒。
B型引起羔羊痢疾和其他动物的肠毒血症。
C型引起羊猝疽。
D、E型引起动物的肠毒血症。
A、人中毒:作细菌的分离鉴定。
B、动物的发病主要由细菌在肠道内产生的肠毒素引起,因此要进行毒素的中和试验。
根据致死性毒素,可分为A、B、C、D、E五个型。
在含糖的厌氧肉肝汤中因产酸于几周可死亡,而无糖则可生存几个月
A、B、E、F引起人食物中毒。
A、B引起马、牛、水貂中毒。
C引起禽、马、牛等中毒。
毒素检查:材料+10%胰酶37℃60min,腹腔接种小鼠,若有毒素,24H内发病,小鼠主要表现为坚毛、四肢瘫痪、呼吸困难、呼吸呈风箱式,腰部凹陷,宛如蜂腰,最终死于呼吸麻痹。
根据毒素的不同,可分为A、B、C、D、E、F、G7个型。
芽胞抵抗力极强,肉毒毒素对碱敏感
气肿疽梭菌(Cl.chauvoei)
菌体直杆状,两端钝圆,单在或成双,在豚鼠腹腔渗出液中呈短链。革兰氏阳性。周鞭毛。芽胞位于菌体中央,使菌体膨胀成梭状或汤匙状。
专性厌氧生长。生长温度为37℃,pH为7.2-7.4。
A、普通琼脂:生长不良。
B、葡萄糖血琼脂:菌落圆形,中央隆起纽扣状。β溶血。
需氧或厌氧。A普通琼脂:强毒长成粗糙型菌落。B血清或血液培养基、5%CO2可形成粘液型菌落。C肉汤:上清透明,有白色絮状沉淀。D明胶:成倒立的雪松状,时间稍长呈漏斗状。E含青霉素的肉汤中:0.5U/mL呈“串珠反应”, 1.0U/mL生长受到抑制。
引起绵羊和牛的败血症。人感染后发生肠炭疽、肺炭疽和皮肤炭疽。毒力主要与荚膜和毒素有关。
革兰阳性球菌
名称
形态、结构
培养特性
致病性及毒力因子
微生物学诊断
抗原及抵抗力
备注
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
革兰氏阳性。圆形、无芽胞、无鞭毛。但在脓汁、乳汁、液体培养基中呈双球或短链排列。
需氧或兼性厌氧。普通琼脂平板:光滑、湿润、隆起的圆形菌落,金黄色、黄色或柠檬色。致牛乳腺炎的菌多为深黄色。血液琼脂平板:菌落大、致病菌多呈明显β溶血。普通肉汤:浑蚀、沉淀
需氧或兼性厌氧,生长温度为1-45℃,最适温度为30-37℃。
1、普通培养基:生长良好,光滑型菌落透明、蓝灰色。
2、鲜血培养基:β溶血。
3、普通肉汤:轻度混浊,无菌环、无菌膜
侵害巨噬细胞,为胞内菌。犊牛和羔羊表现为败血症和肝坏死。成年牛、羊表现为神经症状,“转圈病”。孕畜流产。
毒力因子为内化素和ActA、最重要的是李氏杆菌溶血素o(LLO)
多糖抗原、蛋白抗原(人源菌株都含有葡萄球菌蛋白A[SPA])。在无芽胞菌中,葡萄球菌抵抗力较强,对多种抗生素敏感,但易产生抗药性。
链球菌属
(streptococcus)
(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化脓链球菌、猪链球菌)
链状、圆形、G+、有些有荚膜。致病性链球菌链较长。
兼性厌氧,最适温度为37℃,pH7.4-7.6,
(2)血清或血液培养基:β溶血。
在皮肤黏膜伤口侵入机体后在其中繁殖,产生强烈毒素,引发破伤风
一般无需作微生物学诊断。
涂片、染色、镜检。
动物试验(小鼠)
10个血清型,我国为V型
芽胞的抵抗力很强
免疫防治:
(1)菌苗:
(2)血清:
分支杆菌属及相似菌属
分支杆菌(Mycobactreium)
细长、直或微弯的杆菌,单在,少数成丛。G+,抗酸性染色。不产生鞭毛、芽胞或荚膜。细胞壁含有10%左右的糖脂,抗3%盐酸酒精脱色,故称为抗酸菌。
肌肉丰满部位发生气性水肿,肌肉常呈暗红棕色到黑色,故又称黑腿病。6个月-2岁的牛最易感
细菌的分离鉴定
共同的O抗原
芽胞抵抗力强
破伤风梭菌(Cl.tetani)
G+杆菌、两端钝圆、细长、正直或略弯曲。单在或成双。有鞭毛能运动。有芽胞,偏端而成球拍状。
严格厌氧。37℃,pH7.0-7.5。
(1)普通琼脂上:生长旺盛。
专性需氧,生长温度为37-37.5℃,最适pH6.4-7.0。
1、普通培养基:生长不良。
2、罗杰二氏培养基(内含蛋黄、甘油、马铃薯、无机盐等):长成粗糙、隆起、不透明、边缘不整齐,颗粒、结节状、乳白色或米黄色的菌落。结核杆菌14-15小时分裂一次。
3、肉汤:形成菌膜。
被巨噬细胞吞噬后不被消化降解,细菌在胞内繁殖,形成病灶,产生干酪样坏死。
抗原结构式: O:K:H
生化特性:大肠杆菌能分解多种碳水化合物产酸产气。大多数菌株可发酵乳糖。
防治:
1、抗粘附素全价或亚单位苗
2、类毒素苗或LT-B亚单位苗
3、基因工程苗
4、抗血清
5、抗菌药
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
革兰氏阴性,无芽胞,周鞭毛。呈直杆状。兼性厌氧,
与E.coli相似
只有鸡白痢、鸡伤寒、羊流产和甲型副伤寒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较差。大部分不利用乳糖。培养基中加入硫代硫酸钠、胱氨酸、血清等可提高其生长效率。
1、涂片、染色、镜检
2、分离、培养、纯化
3、生化
4、小动物试验:小白鼠
具O抗原和H抗原。13个血清型(血清学诊断意义不大)
耐碱不耐酸。抗干燥能力强,在干粪中能存活2年以上。对氨苄青霉素敏感。
丹毒杆菌(Erysipelothrix)
短杆菌,两端钝圆,多单在,有时排列成V型、短链。老龄培养物或粗糙型菌落的菌体为长丝状。G+,无荚膜、无芽胞,无鞭毛。
需氧,最适温度37.5℃,最适Ph6.8-7.2。生长缓慢,初代分离及困难,需在培养基中添加分支杆菌抽提物,一般需6-8周,或6个月
引起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随病情进展而降低,体液免疫随病情发展而提高。感染牛呈间歇性腹泻,回肠和空肠呈明显增生性肠炎,黏膜呈脑回状
显微镜检查
分离培、牛分支杆菌和禽分支杆菌。
变异:易产生耐药性变异和毒力的变异。
免疫与变态反应:机体主要产生细胞免疫。还产生迟发性变态反应。
免疫与治疗:结核病的免疫是带菌免疫。人可用卡介苗。但在动物,为防止对检疫的干扰,一般不作免疫。
副结核分枝杆菌(M.paraenberculosis)
短杆状,无芽胞、无鞭毛、无荚膜。病料中成丛排列。革兰氏阳性、抗酸性阳性。
生化特性:发酵牛乳培养基,“暴烈发酵”
免疫防治:三联菌苗或五联菌苗
肉毒梭菌(Cl.botulinum)
菌体直杆状,两端钝园,单在或成双。革兰氏阳性。周鞭毛。芽胞位于菌体近端,使菌体膨胀成球拍状。
专性厌氧生长。产毒素的温度为25-30℃。A普通琼脂:可生长。B绵羊血琼脂平板:菌落为园形扇状、裂叶状或根状边缘。扁平或隆起,透明或半透明,灰色至灰白色。β溶血。
取硫磺样颗粒加5%KOH,压碎,固定,革兰染色,镜检
对干燥、低温、高热抵抗力很弱
肠杆菌科
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
大肠埃希氏菌(E coli)即大肠杆菌
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大部分有周鞭毛和菌毛。直杆状,两端稍圆。单在或成双排列。
为最小的细菌
本菌为兼性厌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pH为7.2-普通培养基:中生长良好。隆起、光滑,整齐,灰白色。2、肉汤:浑浊,粘性沉淀,管壁有菌环。3、麦康盖培养基:红色菌落。4、伊红美兰鉴别培养基:黑色带金属光泽的菌落。5、血平板:β溶血(致病菌株)。
对热较敏感
放线菌属
牛放线菌(Actinomyces bovis)
从培养基中来的细菌呈杆状或棒状,可形成Y、V或T型排列的无隔菌丝。来自病料的细菌,呈菊花状,革兰氏染色中央为阳性、周围呈阴性。
初代分离需厌氧。培养基中加入甘油、血清或葡萄糖,生长更旺盛。在血琼中的菌落半透明、乳白色、不溶血、粗糙。
主要感染牛、猪、马、羊。以颌骨缓慢肿大为多见
。普通培养基生长不良,需添加血液、血清、葡萄糖。菌落为灰白色、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的小菌落。α溶血(草绿色)、β溶血(致病力强)、γ溶血
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心内膜炎、肺炎和突然死亡。猪链球菌2型可通过伤口感染人,致人败血症、脑膜炎和心内膜炎。毒力因子为链球菌溶血素SLO\SLS、链激酶、链道酶、透明质酸酶
需氧或兼性厌氧,生长温度为1-45℃,最适温度为30-37℃。
1、普通培养基:生长不良。
2、鲜血培养基:光滑、透明、露珠样小菌落,α溶血。
3、普通肉汤:轻度混浊,无菌环、无菌膜。
可寄生于哺乳动物、禽和鱼类。引起3-12月猪的丹毒,羔羊关节炎,鸡下痢、鸭败血症和类丹毒。有些菌株毒力因子有透明质酸酶、神经氨酸酶
主要引起败血症、胃肠炎、局部炎症。人中毒。
多毒力因子
1、涂片、染色、镜检:
2、分离、培养、纯化:病料用6%H2SO4或4%NaOH处理15min,每份病料接种4-6支管,培养8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