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认识旋转的特征(例1)在方格纸上旋
转三角尺(例2)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旋转》教学设计北流市民乐镇茶垌小学:梁小梅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
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清晰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图形旋转变换所创造的美,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生活,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
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呈现生活实例,引出课题。
1、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春天是旅游的最佳时节,你们喜欢春游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看一看。
(出现课件第二屏)想看嘛?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风车是怎样运动的?(旋转)板书课题:旋转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抓住了孩子们爱玩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
)
2、学生举例。
旋转这个词,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就认识过,谁来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运动是旋转?(我们比一比谁知道得多,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
生答。
师: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生活中像这样的旋转现象很多。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课件第三屏)
旋转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旋转还隐藏着什么知识呢?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旋转三要素及性质。
2、会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三、学习探究新知
1、下面老师想要考考同学们的眼力,看谁是火眼金睛,仔细观察这些物体都是怎样旋转的?(同桌互相说一说))(出示课件第四屏)生答。
(引出旋转方向,旋转中心,旋转含义。
)板书
师:这个点或轴,我们给他们起个名字叫“旋转中心”或“旋转点”。
(板书:旋转中心)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选取学生熟悉的实例作为研究旋转现象的素材,引出图形的旋转运动。
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是学生第一次正式了解,教师以钟表和风车为例,通过让学生观察对比两种物体旋转的区别,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物体旋转是有方向的,认识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
)
3、我发现同学们眼力越来越好了,并且脑子也越来越爱思考问题了,下面我想再试试同学们的眼力如何?准备好了吗?
(课件第五屏)请看大屏幕,请大家仔细观察,指针是怎样旋转的?
预设:
1)指针是按顺时针旋转的。
2)指针是绕着一个点转动,这个点不动。
(师补充;这个点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旋转中心,用字母o表示
3)指针顺时针旋转30°,从12到1。
(30°你是怎么判定旋转了30°)(板书:旋转角度)
4)谁能把旋转的这三个要素统统的说一遍。
(生答)
4、师:会用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了吗?(会了)
哦,小精灵看老师难不住你们了,也想考验你们一下,你们能不
能经受的住小精灵的考验。
(这一次咱们来个同桌比赛怎么样?)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第六屏),仔细读题要求,看谁先算出旋转角度来。
同学们拿出钟面先在钟面上拨一拨,同桌互相对照一下,不一样的要英勇地把手举起来,好吗?
你算对了吗?结果(出示课件第七屏)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体会旋转,为后面学习旋转的特征做了很好的铺垫。
)
5、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大凡要从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三个方面去描述图形是如何旋转的,那么如果给你一个基本图形,该怎样去画呢?
你们想不想试试?
好,我们拿出答题卡1,认真审题哟。
师:做完的同学同桌互相对照一下,答案例外的请举手。
(设计意图:线段的旋转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这时已经由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上升到图形的旋转。
在方格纸上画图,是一种分外的操作活动,它在图形变换初步认识的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为学会画图是学生必须达成的学习目标,同时它又是反映学生是否理解有关概念,掌握有关特征的表现形式与检测手段。
这里教师设计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后的图形,让学
生先模拟“转”再“画”,通过操作,看清晰旋转后图形位置,再讨论怎样画,由此可以比较简易找到画图方法。
线段的旋转既承载了对旋转要素的深化理解的作
用,又为后继学习面的旋转打下了坚实基础。
)
6、刚才我们研究的是一条线段的旋转,那如果给你一个平面图形,它又会怎么旋转呢?
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第八屏),我们一起来借助三角尺探究一下。
(我们快速读题要求)
请拿出一个像图上这样的三角尺,摆好方格纸,在方格纸上摆好三角形,按要求旋转,在旋转的时候,我们要带着问题去操作。
(看
屏幕)
注意事项:是用三角板在方格纸上旋转,不是用笔画三角形,不拿笔。
同桌可讨论一下如何旋转?会的同学可以帮一帮不明白的同学,看我们谁会当小老师,我们要互相帮助。
师:好,同学们旋转好了吗?观察一下你的旋转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是怎么旋转的?
介绍发现。
(设计意图:借助三角尺在方格纸上的旋转,让学生初步感知旋转的特征,为下节课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做准备,本环节设计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己在实践操作中升华概念,得到知识。
)
预设:1)我发现旋转中心的位置不变。
2)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每条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90°。
师:我想问一下同学们,你是怎样判定三角尺旋转了90°呢?
(看三角尺连o点的两条直角边或一条边)
连o点的两条边旋转的方向相同,旋转的角度相同。
每个顶点旋转前后到o点的距离都没变。
3)旋转后的三角尺,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变了。
(预备环节,看时间。
师:三角形旋转具有这些特点,那其它图形旋转是否也具有这些特点呢?请同学们拿出长方形在方格纸上试一试。
(逆时针旋转90°)生上台展示。
说发现。
)
设计意图:这里教师设计了在带有方格的纸上操作小三角形旋转90°的活动。
利用三角形学具,在有方格的纸上操作,为下节课学习例3做了知识与技能上的孕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机敏的观察能力。
四、巩固练习
同学们掌握有关旋转的知识了吗?下面老师想考一考你们,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
练习1题找出小图形。
(设计意图:本题呈现了几个通过旋转运动形成的图案,让学生
根据旋转变换的特征判断该图案分别是由哪个
基本图形旋转而成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
2题带阴影的三角形是以原来三角形中的哪个点为中心旋转的?
3题道闸。
(学生举生活实例,问其旋转三要素)
(设计意图:选取生活中较为典型的例子,特别是注意选取旋转角度不是360°的道闸、秋千等,丰盛学生的认知,让学生充分感知旋转现象。
)
五、谈收获,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优美的旋转无处不在,就让我们带着收获,走进生活,去发现生活中更风趣的旋转现象,更美的运动吧!
六、作业:第85页练习二十一,第1题、第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