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融资租赁会计准则对比研究
中美融资租赁会计准则是指中国和美国在融资租赁方面所采用的会计准则。
虽然两国
都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作为基础,但由于各国的法律、财务制度和市场环境等
存在差异,因此在具体细节上会有一定的差异。
下面,将对中美融资租赁会计准则进行比
较研究。
首先是确定租赁性质的差异。
在中美两国的会计准则中,对租赁性质的判断是不同的。
中美两国都将租赁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两种类型,但具体的判断标准有所不同。
在中
国的会计准则中,主要考虑的是租赁期限、租金收入和所得的权益等因素,而在美国的会
计准则中,还考虑了资产购买选择权和租赁期限占据资产寿命的比例等因素。
其次是会计处理差异。
在中美两国的会计准则中,对于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的会计处
理方法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的会计准则中,对于融资租赁,承租人需要将租赁资产计入固
定资产,同时将租赁负债计入负债;而在美国的会计准则中,承租人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上
同时计入租赁资产和租赁负债。
对于经营租赁,中国的会计准则要求将租赁支付按租赁期
限平均分摊到各个期间,而美国的会计准则要求将租赁支付按照递增的方式计入损益表
中。
再次是会计期间差异。
在中美两国的会计准则中,会计期间的处理也存在差异。
中国
的会计准则规定,承租人在经济租赁和财务租赁的会计处理上都需要按照28%的税率计算
所得税,而美国的会计准则要求,在经营租赁的会计处理上,承租人只需要按照递增的税
率计算所得税。
最后是披露要求差异。
在中美两国的会计准则中,对于租赁准备和租赁支付的披露要
求也存在差异。
中国的会计准则要求承租人对租赁准备和租赁支付进行详细披露,并要求
承租人披露租金期限和未决解决的问题等;而美国的会计准则要求承租人对租金支出和包
括年度最低支付额在内的未来租金支付义务进行披露。
中美融资租赁会计准则在租赁性质的判断、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期间处理和披露要求
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源于两国的法律和财务制度的不同,以及市场环境
的差异。
在进行跨国融资租赁交易时,需要充分了解和熟悉两国的会计准则,以确保准确
和完整地反映交易的经济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