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水日节约水资源班会教案10篇

世界水日节约水资源班会教案10篇

世界水日节约水资源班会教案10篇世界水日节约水资源班会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水资源是宝贵的资源,知道我国所面临的水资源危机,并分析原因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影响及对策教学难点: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学法指导:讲述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讲述导入水,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全部生命。

正因为有了水,地球才成为茫茫宇宙中唯一的生命绿洲。

同时,水对工农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被喻为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

如果没有水,就不会有生命,也不会有人类社会的一切。

因此,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干旱地区,大有“黄金诚可贵,珠宝价更高,若为淡水故,两者皆可抛”的味道。

二、导学精讲(一)学生自学课本61—63页“水资源与生产生活”部分,思考:1、水资源的概念是什么?它在地球上的存在形式主要是哪几种?我们生活中直接利用的是哪些水?2、联系实际,说说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

3、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是什么?(二)知识精讲1、呈现课本图3、6“地球上的水”,讲述水资源的存在形式以直接利用的水资源形式。

2、呈现资料:2023年12月12日,联合国郑重宣布:2023年为”国际淡水年”在我们刚刚进入的这个新世纪,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将越来越严重。

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严重的资源问题。

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自然因素:世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人为因素:人口的迅速增长;生态遭到破坏,导致陆地淡水的减少;水资源被污染,造成水质量下降;管理不当,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

(图片展示,补充说明水资源危机问题)3、我国的水资源现状(过渡问题)(一)阅读课本64—66页“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思考:1、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是什么?2、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分布不均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其形成原因是什么?3、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有什么影响?4.说说解决我国水资源现状的措施。

5、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目的,线路。

(二)知识精讲1、我国水资源现状: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污染严重;浪费严重;时空分布不均。

2、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呈现“中国水资源的分布图”),师生共同讨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时间分布:夏秋季多,冬春季少空间分布:东部多,西部少;南方多,北方少。

影响因素:水资源丰富与否的衡量标准:河流流量的大小,河流流量大小受降水多少影响。

引导学生结合前面所学的“我国的降水和气温”:我国降水特点是时空变化大:从空间来看,我国降水东部多于西部,南方多于北方,分布的总体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从时间上看,我国的降水多集中于夏秋季。

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是我国的季风性气候显著。

引导结合地形一节分析我国降水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受海陆位置及地形因素的影响。

季风气候降水充沛3、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我国的影响夏季我国降水集中,河水暴涨,大量宝贵的淡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且易形成洪涝灾害,如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

冬春两季降水少,河流处于枯水期,北方一些河流甚至干涸见底,造成严重的干旱缺水。

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华北和西北地区,华北平原尤甚。

4、引导学生结合长江黄河两课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我国水资源现状的措施:保护水资源,节约、合理用水,减少对水的浪费;防止和治理水的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

讨论:作为一个中学生,你认为能为保护水资源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5、跨流域调水:目的: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减轻旱涝灾害带来的损失线路:东线:京杭大运河北上中线:第一步从长江水系汉江中游丹江口水库引水,经伏牛山、太行山到北京天津;第二步从长江三峡引水到丹江口水库再北上西线:从长江上游饮水到黄河上游三、课堂小结1、水资源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2、我国水资源(1)现状: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分布不均,污染和浪费现象严重,水资源供不应求。

(2)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我国大部分河流夏秋季流量大,冬春季流量小东部多,西部少;南方多、北方少影响因素:季风性气候;海陆位置;地形(3)解决我国水资源现状措施:保护水资源,节约、合理用水,减少对水的浪费;防止和治理水的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

课堂作业:活页练习板书设计:水资源一、水资源和生产生活1、水资源的概念2、存在形式3、水危机产生原因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1、现状: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污染严重;浪费严重;时空分布不均2、解决措施:(1)保护水资源,节约、合理用水,减少对水的浪费;(2)防止和治理水的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3)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

世界水日节约水资源班会教案(篇2)教学目的:知识方面l、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意义,掌握水资源的分布规律;2.了解淡水资源在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淡水资源。

能力方面培养学生识用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德育方面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养成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水资源的分布,造成水资源紧张的原因。

教学难点:水的大循环,淡水缺乏的原因及水质污染和危害。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与启发式谈话法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课时:l课时。

教具准备:自制投影片“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小清河水质污染”部分录像剪辑。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自然资源概述及土地资源,请举例说明自然资源分哪两大类?土地资源属哪一类?(同学回答)[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土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土地抚育了人类为人类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

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种可再生资源——水资源。

(板书)第二节水资源请同学们朗读课文中《读一读》内容,以便对水资源的重要性有一个初步认识。

(板书)一、水资源的重要意义水资源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广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的全部水体,狭义的水资源是指分布在陆地表面的淡水资源(如冰川水、河湖水、地下水)。

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水,一个人维持正常生活,每天需要5千克水,我们人体内水的含量达90%以上,每天吃饭食物都是通过水来消化、吸收的。

(提问)自然界中如果缺少水会怎么样?(学生回答)自然界中如果没有了水,就会像前面《读一读》中所说土地会龟裂,河水会断流,草木会枯黄,人畜会死亡。

人类有了水才会得以生存,所以说水是生命的源泉。

(展示投影片)请同学们看一下以水为命脉的农业浇灌1公顷水稻需水1.8万吨;浇灌1公顷蔬菜需水375吨~525吨;浇灌l公顷小麦需水600吨~750吨;浇灌1公顷棉花需水525吨~750吨其它林、牧、副、渔业也大量需要用水,农业离开了水就会失去生存和收获希望。

(展示投影片)再让我们看一下工业用水生产1吨钢需水100吨;1座发电能力为100千瓦的火力发电厂每年需用上亿吨的淡水(小结)总之,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都需要大量用水,因而水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一全部生命。

那么水是从哪里来的呢?水又储存在哪里呢?(板书)二、水资源储存在哪里(读图)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的存在形式”图(提问)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是怎样循环的?(学生回答)陆地和海洋通过阳光照射使水汽蒸发上升到大气中,由空气流动输送着水汽。

当水汽饱和遇冷凝聚形成降水,有的降落在高山、高原或两极,滞留下来形成冰川水井储存起来;有的降水被树冠截流形成生物水;有的降水降落在地面沼泽、湖泊里储存起来;有的.渗透在地下形成地下水;有的降水在低凹处汇集成河流,最后通过地表径流回到海洋之中。

(提问)地球上的水绝大部分分布在哪里?(在海洋中)。

如果船舶在海洋上遇难,漂流到荒岛上的人,首先要寻找什么?为什么?(首先要寻找淡水,因海水里含有盐分不能直接饮用)。

(提问)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用水主要来自哪里?(河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水)。

(小结)地球上的水总量很多,但是 96%以上是海洋水,不能直接饮用,我们所说的水资源通常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它的储量在冰川中最多(占总储量的68%)。

冰川分布在地球上的南、北两极和高山、高原地区;目前能够利用的还很少。

现在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淡水湖泊和部分地下水,它们只占全球水总储量的十万分之七,淡水总储量的0.3%。

(板书)1.海水占96%——不能直接利用2.冰川是淡水主体——但利用很少3.河水、淡水、湖泊水,部分地下水——大量利用(提问)地球上淡水主要取自河水、淡水湖泊水和部分地下水,这些水又主要来自哪里?(天然降水)(读图)根据课本《做一做》,请同学们阅读气候部分“世界降水量分布”图(提问)世界上哪些地区淡水资源比较丰富,哪些地区淡水资源严重不足?(学生可能回答某些具体地区或国家淡水资源丰富或不足。

如说赤道地区、季风地区或某个国家淡水资源丰富;大陆内部或沙漠地区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等等。

)教师在肯定学生正确答案的基础上,要特别提醒学生记住课文中所讲的水资源分布规律:地球表面淡水资源分布不平衡,降水多的地区淡水资源比较充足,降水少的地区淡水资源不足。

(板书)三、淡水资源分布不平衡从以上提问可见)淡水资源分布是不平衡的。

那么,有淡水资源的地区应怎样合理的利用和保护有限的淡水资源呢?(板书)四、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阅读)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中事买(1)(提问)造成世界上现有40多个国家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原因是什么?(人口的增长和水资源的分布不均)(讨论)请同学们观察课文中两幅漫画“钓鱼者的困惑”和“熟视无睹”,结合课文中事实(2)、(3)展开讨论、明确两幅画说明了哪些问题。

(小结)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钓鱼者的困惑”中的钓鱼者钓出的不是活蹦乱跳的鲜鱼,而是鱼骨头,说明鱼已经腐烂死亡了。

是什么原因呢?看黑色的河水,不远处冒着浓浓黑烟的工厂,就知道河水被污梁了,水质变化了,鱼已不能在这样的水中生存。

(此时,问学生如果不制止污染,人类还会吃到新鲜的鱼虾吗?答案已不言而喻了)。

“熟视无睹”中表现了一位小朋友在用完水后,没有拧紧水龙头就跑了,墙上贴着“节约用水”的标语,可他却熟视无睹。

这两幅画充分说明了水质污染和使用上的浪费,是出现水资源危机的两个重要原因。

(放录像)请同学们观看一段有关小清河严重污染的录像片断。

(板书)1、水资源缺少原因(1)人口增加,水资源分布不均(2)严重的污染(3)惊人的浪费目前世界上淡水资源十分匮乏,淡水资源危机的警钟已经敲响,如果再不加以重视,将来地球上的水有可能会是人类自己的眼泪。

(思考)根据课文中《想一想》,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当地的用水是否紧张?为什么?怎么样解决淡水资源危机问题?(小结)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要从自身做起:节约和合埋用水,减少对水的浪费;防止和治理水的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