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腮腺癌病历书写模板

腮腺癌病历书写模板

腮腺癌中医辨证
1、痰瘀互结证:腮腺肿块质硬,活动度差,或伴局部疼痛,口眼喎斜,舌有瘀点,苔白黄微腻,脉弦略滑。

2、痰火郁结证:腮部肿块溃烂,如菜花状,流血水污秽恶臭,疼痛剧烈,烦躁易怒,口渴,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3、正虚邪恋证:腮部肿块溃烂日久,或手术放疗后,形体消瘦,心神不宁,纳差,声音低怯,舌淡,脉弱。

4、腮瘤(腮腺混合瘤):耳前或耳下区肿块,呈圆形或结节状,进展缓慢,中等硬度,无痛,与皮肤无粘连,可活动,位置深的肿块。

可有咽侧壁隆起,无面瘫,碘油造影示腮腺导管移位但无破坏,无碘油池现象,手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

腮腺癌西医鉴别诊断
鼻咽癌:两者均可见耳垂下方肿物,通过超声及纤维鼻咽喉镜等检查以鉴别。

(1)本病当与“腮腺囊肿”相鉴别:后者病史较长,生长缓慢,无疼痛,肿物呈圆形或结节状,触诊呈实性或囊性,界限清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与患者病情不符,可资鉴别。

(2)本病当与“中枢性面瘫”相鉴别:患者以口角㖞斜为初发症状,中枢性面瘫亦可出现此症,查体可见双侧额纹对称,无患侧额纹消失或变浅,伸舌偏向患侧,且多伴有舌强语骞,半身不遂等症状。

与患者症状及腮腺肿瘤不符,可资鉴别。

(3)腮腺血管瘤:肿物柔软而弥散,低头时肿物增大,抬头时又恢复原状,可抽出血液。

(4)急性化脓性腮腺炎:起病急、高烧、寒战、头痛、食欲不振,多为单侧。

局部红肿热痛,腮腺导管口发红或有脓性分泌物溢出,血象升高。

(5)流行性腮腺炎:冬春季节,多见于小儿,有接触史,腮腺区呈弥散性肿大,伴有疼痛,质地较软,导管口略发红,但无脓液流出,双侧受累。

腮腺癌是发生于腮腺的恶性肿瘤,属于涎腺癌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恶性肿瘤。

临床表现为病程短,生长较快,病变部常有疼痛,麻木不适,肿块较硬,与深部组织粘连,活动性差,张口困难,部分病人有部分或全部面神经瘫痪,浸润皮肤可破溃,创口不愈,分泌物恶臭,可发生颈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肺、骨、肝、脑等)。

临床可依靠相关辅助检查可确诊,如:唾腺X线造影可见主、支导管被挤扭曲、扩张、狭窄性断续、中断;腺泡充盈不良或缺损或造影剂外溢呈片状;主导管梗塞时,支导管及腺体全部不显影。

活体组织针吸或术中取活体组织作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可确诊。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外科手术切除。

据报道腮腺癌术后的5年生存率在95%左右。

当患者的恶性肿瘤已侵犯周围组织,术后边缘遗留有残存癌时,则应考虑辅助放射治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