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管理ppt课件
车间/科室 1
从属 N
使用 M
职工
职工
设备
E-R图
层次模型
设备
19
三、数据模型-2
2、常见数据模型概述
2)网状模型 可以有一个以上的节点(记录型)无父节点; 至少有一个节点的父节点多于一个; 层次模型中,从子女节点到双亲节点的联系是唯一的;网
状模型中可以是不唯一的; 允许两个记录型间有两种以上的联系。
11
二、信息模型-3
3、信息模型的描述方法:实体——联系(E-R)法
实体集
联系
属性
连线
12
二、信息模型-3
学号 课号 成绩
班号 人数
班级 从属
学生
学号 姓名 性别 E-R模型示例图
教学 课程
教师 课号 课名 学时
工号 姓名 职称
13
二、信息模型-3
E-R图特点: 1)一个联系可以定义在两个以上的实体集,图a; 2)一个联系可以定义在一个集合自身之上,图b; 3)对给定的实体集,可以有两个以上的联系; 4)联系的类型必须标注清楚,各实体属性可不在E-
1、与信息模型的关系
实体——记录;实体型——记录型; 实体集——文件;个体——特定记录; 属性——数据项;属性名——数据项型;属性值——数据项值 实体型:实体集及其属性的名称; 记录型:数据项型的组合,文件的一个框架; 数据项型:数据项的名称,数据类型,所占存储空间。 关键字:唯一识别一条记录的数据项的最小集合,用关键字代 表一个记录型。
3、文件: 同类记录的有序集合。 4、数据库: 存储起来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DBM特点: 1)可描述数据元素本身,还能描述各数据元素间数据集合间 的关系,因而可描述复杂信息结构; 2)数据冗余小,节省存储空间,减少重复; 3)数据共享性; 4)数据独立性,数据存放方式,逻辑结构发生改变,不需改 变用户应用程序; 5)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安全性。
数据项
文件
3
二、数据组织的层次-2
2、记录: 具有一定关系的数据项的一个有序集合;描述事物
有关性质的数据项按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
记录中当某个或某几个数据项的值被确定时,这 条记录就唯一被确定了,此时称这个或这几个数据项 的联合为关键字——唯一识别一条记录的数据项的最 小集合。
4
二、数据组织的层次-3
处理,记录,数据项,联系。
7
一、客观世界描述的层次-2
现实世界
客观事物的 关系与性质
简化
信息世界
实体 属性 联系
数据世界
转换
记录
数据项 文件 数据库
8
二、信息模型-1
不考虑任何计算机实现,完全客观反映所研究问 题中的信息及信息联系的模型。
1、信息模型的要素:
1)实体:任何客观存在的事物均可以是实体。 2)属性:实体某一方面的性质或特性。 3)联系:实体集与实体集之间的关系。
20
网状模型示例
工人
1
N
维护
使用
1
M
设备
丁一
马二
使
维
用
护
设备A
B
王三 C
21
三、关系模型
1)定义 将数据的逻辑结构归纳为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
表的形式,称为一个关系。——文件 关系:由关系框架和若干元组组成;——记录型 元组:二维表中的一行内容; ——记录值;一个实体 分量:组成元组的元素,如果关系中的元组由n个分量
的对应关系。
职工
工作
工种
姓名 性别 工种
发放
劳动用品
名称 级别
品名
价格
15
一、客观世界描述的层次-2
现实世界
客观事物的 关系与性质
简化
信息世界
实体 属性 联系
数据世界
转换
记录
数据项 文件 数据库
16
三、数据模型 -1
面向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向用户提供 一组规则,规定了数据是如何组织的,其结构怎样, 允许进行哪些操作。
5
第2章 数据管理 第一节 数据管理概述 *第二节 数据库技术与数据库系统 第三节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6
一、客观世界描述的层次-1
1、现实世界: 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相互联系,对象、性质,联系;
2、信息世界: 客观存在的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实体,属性,
联系;
3、数据世界: 对信息世界中的有关信息经过加工、编码、格式化等具体
注:实体与属性的区分是相对的。
9
二、信息模型-1
信息模型的要素:
实体
属性
联系
个体 实体集
属性名 属性值
实体性质的类型
特定实体的具体性质
属性名的组合称为实体型
10
二、信息模型-2
2、实体之间的联系是信息模型中最基本的联系, 可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1)一对一联系:车票和座位 2)一对多联系:学校和班级 3)多对多联系:学生和课程
17
三、数据模型-2
2、常见数据模型概述
1)层次模型:树形 有且仅有一个节点(实体集)无双亲节点,即为树根,
而其它节点有且仅有一个双亲节点。
特点: 发展最早,最成熟的数据模型; 各层记录型间均具有一对多的联系; 处理效率低,无法处理N:M的联系。
18
层次模型示例
工厂
1 工作
N
工厂Βιβλιοθήκη 车间/科室 12二、数据组织的层次-1
1、数据项: 具有确定逻辑意义(即可描述信息内容)的数据
的最小单位。它是不可再分的数据单位,一般数据项 用于说明事物的某方面性质。
关键字 记录
产品代号 A001 B002 C003
单价/元 236.00 52.00 78.00
销售数量/件 6 2 5
金额/元 1416.00 104.00 390.00
组成,则称此关系为n元关系。 ——域;数据项值集合;属性
22
表2-3 选课表
关系 二维表
姓名 班号 选修课程名
丁江 101911 计算机基础 王吉 102931 计算机基础 冯凡 103963 会计学
第2章 数据管理 *第一节 数据管理概述 第二节 数据库技术与数据库系统 第三节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1
一、信息与数据
1、数据:在信息处理中,信息载体上反映信息内容且可 被接收者(人或机器)识别的物理符号。
信息——载体——数据 1) 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数据的效用在于 它反映信息的内容并可为接收者识别。 2)不同载体上反映同一信息内容的物理符号可以完 全不同; 3)信息与载体性质无关,它更本质的反映现实世界。
R图中描述而单独描述。
供应商
N
M
供应联系
L
工程项目
零部件
职工
1
N
领导
图a
图b
14
二、信息模型-4
4、划分实体、属性的原则:
1)尽量减少实体集,能作为属性时不要作为实体集; 2)作为属性的事物不能再有需要描述的性质(属性),也
不能与其它事物有联系; 3)作为属性的事物与所描述的实体间只能是1:N(含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