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第三章 相互作用

必修一期末知识点复习3(相互作用)
姓名:班级: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拳击手一拳击出,没有击中对方,这时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
B.运动员将足球踢出,球在空中飞行是因为球受到一个向前的推力
C.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而乙对甲没有力
D.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不一定相互接触
2.如图一两个实验中体现出的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B )
A.极限法B.放大法C.控制变量法D.等效替代法
3.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可能受静摩擦力B.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可能产生静摩擦力C.产生静摩擦力的两个物体间一定相对静止D.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一定有静摩擦力产生
4.关于滑动摩擦力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
A.只有相互接触且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才可能产生滑动摩擦力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C.受弹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会受到滑动摩擦力D.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会受到弹力作用
5.杂技演员有高超的技术,如图所示,能轻松地顶住从高处落下的坛子,关于他顶坛时头顶受到的压力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 )
A.坛的形变B.头的形变C.物体受到的重力D.人受到的重力
6.下列四个图中,所有的球都是相同的,且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

甲球放在光滑斜面和光滑水平面之间,乙球与其右侧的球相互接触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丙球与其右侧的球放在另一个大的球壳内部并相互接触,丁球用两根轻质细线吊在天花板上,且其中右侧一根线是沿竖直方向。

关于这四个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甲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
B.乙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
C.丙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
D.丁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
7.如图三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不计,甲中弹簧的左端由细线固定在墙上,右端连接细线通过光滑滑轮悬挂重物G,乙中弹簧左、右端均连接细线通过光滑滑轮悬挂重物G,以l 1、l2表示两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 C )
A.l2>l1B.l2<l1C.l2=l1D.不能确定
8.如图四所示,物块所受重力为10N,放在光滑斜面上由一弹簧秤沿斜面拉
住,使它静止。

已知弹簧秤读数为6N,则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大小为( B )
A.4N B.8N C.10N D.无法确定
9.物体受两个共点力F1和F2作用,其大小分别是F1=6N,F2=10N,则无论这两个力之间的夹角为何值,它们的合力不可能是( D )
A.5N B.10N C.16N D.18N
10.将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力F1和F2,那么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F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B.F1和F2不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
C.物体同时受到F1、F2和F三个力的作用D.F1和F2共同作用的效果与F相同
11.假期里,一位同学在厨房里协助妈妈做菜,对菜刀发生了兴趣。

他发现菜刀的刀刃前部和后部的厚薄不一样,刀刃前部的顶角小,后部的顶角大(如图所示),他先后做出过几个猜想,其中合理的是( D )
A.刀刃前部和后部厚薄不匀,仅是为了打造方便,外形美观,跟使用功能无关
B.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力时,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跟刀刃厚薄无关
C.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大,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
D.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小,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
12. 如图物体A 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 的作用下能静止在斜面上,则关于A 受
力的个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A 一定是受四个力作用
B.A一定受两个力作用
C.A 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D.A 不可能受三个力的作用
13.由实验测得弹簧弹力F与长度l的关系如图五所示,则该弹簧的原长l0=15 cm,
劲度系数k=3000 N/m。

14.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其中的三个实验步骤如下:
(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的位置和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和F2。

(2)在纸上根据F1和F2的大小,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3)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时相同,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及其方向。

以上三个步骤中均有错误或疏漏:
(1)中是未记录细线的方向;
(2)中是应根据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F ;
(3)中是应把结点O拉至同一位置
15.如右图,重为500N的人通过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牵引重200N的物体,当绳与水平面成60°角时,物体静止,不计滑轮与绳的摩擦。

求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