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级《道德法律与人生》结业试卷A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自我控制
2、法律意识
3、治安管理
4、人生态度
5、人生价值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 职业不仅是维持个人的活动,更重要的,也是个人实现其、体现其的活动。
2. 职业素养一般是指从业者通过、和个人修养等途径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
3. 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并不是故意装出来的,在别人面前的最初几分钟,应是一个人的、、、等诸种素质的亮相,全在于平日积累。
4. 文明礼让是维持、和睦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个人道德修养境界和的表现。
5. 是维护人类社会生活有序、稳定的最基本的手段和机制。
6. 预防和矫正不良行为主要应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体而言,就是要遵守学校的有关规定,从遵守做起。
7. 人生态度既体现出个体对和的追求,又指导着个体的人生。
8. 青年学生只有把的追求与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与中华民族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祖国和人民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人们通过参加某个职业岗位的劳动换取报酬,决定其个人收入多少的是()。
A、工作的时间和强度
B、学历的高低
C、职业活动的数量和质量
D、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
2、下列选项中,正确运用了人际交往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是()。
A、过分地恭维对方
B、神情严肃,不苟言笑
C、善于体察对方的心境
D、人际空间距离尽可能拉近
3、下面对勤俭自强表述不正确的是()。
A、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珍惜劳动成果
C、饭堂的饭菜不可口,随手倒掉
D、穿着讲究美观
4、下列做法对学会自我管理造成不良影响的一项是()。
A、反复默念一些建立信心的话
B、经常自我监督与剖析
C、遇到困难或生气的事时,可随意地发泄内心的情绪
D、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遇事不冲动
5、要知道某种行为是合法行为还是违法行为首先要()。
A、自觉遵守法律
B、学习法律知识
C、参与法律实践
D、与犯罪作斗争
6、以下属于未成年人犯罪特点的是()。
A、犯罪动机的经常性、模仿性强;
B、涉案类型中,暴力侵害、偷盗侵财的案件居多;
C、团伙犯罪较少,社会危害小;
D、自制力差,犯罪动机理智;
7、遵纪守法的道德要求,在行动中体现,这要求()。
A、我们应该学习法律知识
B、我们应该理解法律无情、纪律无情的道理
C、我们应该树立强烈的守法意识
D、我们应该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8、不属于侵犯人身权利行为的是()。
A、强迫劳动行为;
B、以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行为;
C、诬告陷害行为;
D、放任动物恐吓他人行为;
9、我们身处顺境时要做到()。
A、积极发展自己
B、卧薪尝胆
C、不抱怨
D、坚强平和地对待磨练
10、关于幸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钱就有福
B、健全的身体是幸福的基石
C、乐观是幸福的源泉
D、集体意识是幸福的空间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职校生主要是掌握一技之长,职业素养并不重要。
()2、“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3、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要求。
()4、早恋容易引起学习成绩下降。
()5、培养法律意识主要还是学习法律知识,是否参与法律实践对培养法律意识作用不大。
()6、。
犯罪和一般的违法行为本质上是一样的。
()7、未成年人犯罪主要还是自身原因,与社会环境的关联程度不大。
()8、竞争不是与人为敌,是排斥人们之间的合作。
()9、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基本要求是认真、务实、乐观和进取。
()10、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对社会更有贡献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小董就读于某职校,与同学聊天时常常带脏字,而且常常出言不逊。
渐渐的,小董发现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为此他十分苦恼。
请结合实际,帮忙小董解决人际沟通问题。
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未成年人犯罪特点的认识。
3、如何将人生矛盾转化为人生发展的动力?
4、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关系是怎样的?
六、案例分析题(10分)
案例一:某重点大学在校生小刚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因经济拮据偷走了舍友小强的笔记本电脑而被法院判处拘役5个月,罚金3000元。
案例二:14岁的学生小龚与同学小彭,课间模仿网络游戏“魔兽世界”中的打斗场面,嫌使用扫帚板凳不过瘾,小龚竟拿来了私自在街头小贩手里购买的弹簧刀,在对打的过程中不慎刺伤了小彭。
⑴这两个案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⑵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网络游戏?
13级《道德法律与人生》结业试卷A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自我控制就是人们自觉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和约束的能力,自我控制的能力是自制力的核心内容。
2、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统称,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制度的态度,对法律规定的理解,以及对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
3、治安管理是公安机关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运用行政手段,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管理活动,是国家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4、人生态度是人们面对人生问题所表现出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广泛地表现在对人生问题的认识、情感和行为之中。
5、人生价值就是人们通过学习、工作、劳动和创造,有所发现、有所作为,使得自己的存在对社会、对他人有意义、有价值,从而激发出强烈的自我存在感。
二、填空题
1.生存需要、自身价值、社会价值
2.学校教育、职业实践、综合品质。
3.品德、修养、才学、见识
4.人际交往友好、社会道德风貌。
5. 法律与道德
6.小事做起、校纪校规
7.人生目的、人生价值、行动和实践
8.自我价值、伟大复兴、人生价值
三、单选题
1、C
2、C
3、C
4、C
5、B
6、B
7、D
8、D
9、A 10、A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简答题
1、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一要注意说话时的口头禅。
二要注意说话的对象和场合。
三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四要注意对方的隐私和忌讳。
2、(1)犯罪动机的偶发性、模仿性强;(2)涉案类型中,暴力侵害、偷盗侵财的案件居多;(3)团伙犯罪较多,社会危害增大。
3、人生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正视生活中的矛盾,能全面认识和正确处理矛盾,积极化解矛盾,消除对立,在解决矛盾中实现人生的发展。
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其基本要求是认真、务实、乐观和进取。
4、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相互区别而又不可分割的。
一方面,人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另一方面,社会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
因此,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六、案例分析题
(1)这两个案例共同说明了青少年模仿性强,沉迷网络游戏危害很大,极易诱发犯罪。
(2)应依法自律,不进营业性网吧。
听从老师和家长的教导和监督,不浏览不良信息,文明上网。
自觉遵守法律和道德,充分认识到网瘾的危害性和学习的重要性。
提高个人素质,参加各种有益活动,转移注意力,培养健康人格。
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控制上网时间,选择健康游戏内容,不沉迷于网络。
不模仿网络游戏中不健康的内容,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侵袭,同各种违法和损害精神文明的行为作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