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私下和解协议书

私下和解协议书

私下和解协议书甲方:乙方:甲乙双方因家庭琐事于2014年11月22日产生纠纷,继而产生厮打,造成乙方受伤,甲乙双方通过协商自愿达成和解协议:1、甲方一次性赔偿乙方医疗费等各项损失共计元,协议签订之日全部付清。

2、甲乙双方协议达成后不得因此事再产生任何纠纷,乙方对甲方的行为表示谅解。

3、本协议系双方真实意思体现,任何一方不得违约。

4、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司法机关备案一份,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乙方:调解人: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和解协议书甲方当事人姓名性别男年龄岁住址四川省市乙方当事人姓名性别男年龄岁住址四川省市简要案情2006年9月26日晚甲乙双方及职工因故发生纠纷并引起互殴双方各有受伤但乙方受伤相对较重为妥善解决此事双方依据浙江省高级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关于当前办理轻伤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有关规定特达成如下和解协议一、双方就各自不理智行为表示遗憾并向对方表示道歉和相互谅解。

二、甲方同意在本协议签订后一次补偿乙方误工费、营养费、交通费等各种损失共计陆万陆仟元整60000.00元医疗费等乙方痊愈后按实结算。

本补偿已包括了乙方所有损失。

三、乙方请求公安机关不再处理本案并不再追究甲方所有法律责任。

四、本协议双方签字后互不干涉任何一方不得再就本案滋生他事。

五、本协议一式三份公安机关一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当事人签名捺印乙方当事人签名捺印处理公安机关在场见证人签名2006年9月28日1、根据刑事诉讼规定,刑事案件的起诉分为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

轻伤害案件可以自诉,重伤害案件必须公诉,没有一点成为自诉案件的可能。

2、自诉案件自诉人与被告人可以自行各解,法院也可以进行调解,无论是当事人自行和解,还是法院进行调解,只要和解、调解成功,自诉人都有撤诉的权利。

当事人之间进行和解或者法院进行调解是指案件起诉到法院之后的事,这不叫私了。

所谓私了,就是指案件未经公安司法机关处理,而是当事人双方私下的进行和解或调解。

如果不是严重的刑事犯罪,当事人之间均可以私了,但是如果构成严重刑事犯罪,当事人之间私了是无效和违法的。

3、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首先移送检察院批捕科,由批捕科进行审查决定是否予以批准逮捕,如果不构成犯罪或者属于自诉案件,检察院只能把案件退回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撤销案件或者移送法院作为自诉案件进行处理。

当然,公安机关也可以撤销案件,并告知被害人向法院提起自诉。

此时公安机关已经不应再进行调解,如果案件到了法院,当然可以进行调解4、如果经调解达成协议,协议书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双方当事人或者委托代理人的姓名等基本情况;二是协议的具体内容,如甲方一次性赔偿乙方多少钱、以后因此事永无纠纷、要求司法机关对被告人从轻处罚或者适用缓刑,如果是自诉案件可以要求自诉人撤诉等;三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捺指印。

关键注意:赔偿钱数、永无纠纷、表示谅解、要求从轻处理这几个方面。

调解协议就按照上述内容进行写就行了,无需赘述。

5、是否在公安机关协调下进行均可以,但是调解结果及相关手续必须交到办案单位的承办人。

6、调解好的案件必须要有协议书、谅解书、收条。

案情简介:申请人李某于2007年8月到被申请人甲公司处工作,保安岗位。

李某在工作期间,因为其岗位特殊性需要,一直执行工作24小时,休息48小时的工时制度。

2012年4月,甲公司欲将后勤服务外包给某物业公司,遂与李某协商解除劳动关系。

2012年4月24日,甲公司与李某达成协议,甲公司一次性向李某支付各种款项共计8000元,同时还约定,李某不得再以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福利待遇等理由向被申请人提出任何理由。

2012年4月27日,李某收到甲公司支付的8000元人民币。

后李某与物业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被派遣至别处继续工作。

2013年3月,李某提起劳动仲裁,要求甲公司支付赔偿金及加班费。

甲公司认为,双方之间劳动关系的解除是双方协商的结果,甲公司已向李某支付了全部经济补偿,双方之间不再有任何劳动纠纷。

申请人请求:1.被申请人甲公司向李某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2.被申请人甲公司向李某支付工作期间的加班费。

处理结果:驳回申请人全部仲裁请求。

争议焦点:1.甲公司与李某之间就解除劳动关系达成的协议是否合法有效;2.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能否直接撤销协议。

评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本案中,甲公司与李某就解除劳动关系进行协商调解,系法律赋予双方之间的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本案中,双方当事人已就争议协商达成协议,并且甲公司已实际履行了协议书中约定的给付义务。

当前,对劳动争议中双方自行达成的协议进行规范约束的政策性文件主要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第十条明确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办理相关手续、支付工资报酬、加班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达成的协议,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不存在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情形的,应当认定有效。

前款协议存在重大误解或者显失公平情形,当事人请求撤销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从上述条款可以看出两点:第一,当事人请求撤销,需有证据证明该协议存在重大误解或者显失公平请求,以及协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的情形;第二,协议能否撤销,决定权在人民法院,当前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并未赋予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撤销上述协议的权利。

显然,本案中,李某如认为该协议无效,需首先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然后再申请劳动仲裁主张相关权益。

启示与思考:从本案来看,至少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一是仲裁委员会是否应当受理此案?二是如何引导双方当事人达成规范性的调解协议?关于案件受理问题,仲裁委员会显然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第五款规定予以受理。

因该案中,被申请人已经与申请人就解除劳动关系达成了一揽子解决方案,并且被申请人履行了协议中约定的支付。

申请人仲裁主张的前提应是调解协议被撤销,因此应告知申请人在有证据证明该协议存有可以被撤销的情形时,引导其去人民法院申请仲裁,然后来劳动仲裁立案受理。

如何引导双方当事人自行达成规范性的调解协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就经济补偿问题签订协议,协议中可明确告知国家法律法规对经济补偿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标准,劳动者明知协议所约定的补偿金额与法定标准有出入仍自愿同意签订协议的,即使补偿的标准及数额低于法律或法规规定,应当视为劳动者对自己权利的自行处分,劳动者按协议领取经济补偿金后反悔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和解协议书甲方:法定代表人:地址:乙方:委托代理人:委托权限为特别授权鉴于:1、甲乙双方均不服人民法院作出的[ ] 民初字第号建筑工程合同纠纷一案,并均作为上诉人提出上诉;2、甲乙双方在上诉过程中为妥善处理双方之间的所有债权债务关系,有意和解。

为此,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如下条款,以资共同遵守:一、双方一致同意:乙方一次性支付人民币万元给甲方,甲方自愿放弃一审判决书所认定的赔偿金额;至此,双方所有债权债务结清,且甲方不得以其他任何事由向乙方要求或者主张其他任何费用。

二、双方一致同意,一审时所产生的诉讼费及其他费用由甲方承担,上诉费的减退自行办理和承担。

三、自本协议书签订之日起,乙方承诺当天将上述款项汇入甲方以下帐户:户名:开户行:帐号:四、甲乙双方承诺在上述款项支付后2日内内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提交撤销上诉的书面申请。

五、双方确认关于因承包合同所产生的纠纷遵照本和解协议书执行。

本和解协议书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所确认的款项支付完毕时生效,效力均等。

甲方:乙方:代表人:代表人:年月日年月日想学法律?找律师?请上 和解协议的执行效果核心内容:公司和解协议的执行效果有哪些?和解协议的法律效果主要包括破产程序终结和债务人恢复财产管理、全体和解债权人受和解协议的约束、债务人受和解协议的约束等。

法律快车编辑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公司和解协议的执行效果。

公司和解协议的执行效果:一、和解协议的法律效果。

生效的和解协议,具有如下法律效果:1、破产程序终结和债务人恢复财产管理。

自和解协议生效时起,破产程序终结。

在这种情况下,破产程序对债务人财产的保全解除,管理人办理财产和事务的移交,债务人恢复对财产和事务的自主管理。

2、全体和解债权人受和解协议的约束。

和解债权人是指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时对债务人享有无财产担保债权的人,无论其是否参加和解协议的表决。

和解协议对全体和解债权人均有拘束力。

这种约束力主要表现为:债权人必须按照和解协议规定的数额、时间和方式请求和接受清偿,不得超出和解协议规定的范围进行个别追索,也不得私下向债务人谋取和解协议以外的特别清偿利益。

和解债权人未依照破产法规定申报债权的,在和解协议执行期间不得行使权利;在和解协议执行完毕后,可以按照和解协议规定的清偿条件行使权利。

但是,和解债权人对债务人的保证人和其他连带债务人所享有的权利,不受和解协议的影响。

3、债务人受和解协议的约束。

债务人作为和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自应受协议的约束。

这种约束力主要表现为:债务人应当按照和解协议规定的条件清偿债务,不得实施任何有损债权人利益的个别优惠清偿,也不得实施有损其清偿能力的财产处分。

债务人不按和解协议规定的内容对个别债权人清偿债务的,该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有法律问题,上法律快车/retype/zoom/6d9852c5d0d233d4b14e695c?pn=2&x=0&y=12 75&raww=168&rawh=44&o=png_6_0_0_135_1148_126_36_892 .979_1262.879&type=pic&aimh=44&md5sum=570e6168fe647 8f95108fff4af39a91d&sign=c94a72fe1b&zoom=&png=10884 -20820&jpg=0-0" target="_blank">点此查看债务人不履行或者不能履行和解协议的,经债权人申请,入民法院应当裁定恢复破产程序;和解协议系在破产宣告前达成的,人民法院应当在裁定恢复破产程序的同时裁定宣告债务人破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