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经常不完成作业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经常不完成作业的原因及对策

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怎么办?浅谈经常不完成作业的原因及对策扶风二中冯海平做作业能对所学新知识及时巩固和强化,学生能发现课堂哪些知识没有掌握或漏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很大程度上能决定你在本学科上的成绩好坏。

可是,遗憾的是有一些学生不知做作业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有些学生经常性的不交作业?决不能让星星之火有燎原之势,形势所迫,针对这个问题做一探讨很有必要。

学生作业不完成的原因有哪些呢?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呢?在这里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仅供大家参考。

关于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的原因问题常常存在误区:普遍认为是学生的问题,我想也有老师的问题。

首先,谈谈老师的问题:1.教师布臵作业太多,太难,没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造成学生完成不了或敷衍了事。

2.教师没有及时批改作业,学生不能及时得到反馈,有些学生就觉得交不交一个样。

3.教师晚自习讲课或习题,和教师只让学生学习本学科,学生没时间完成其它学科作业。

4、有些教师严厉,作业布臵过多,有些温和的教师布臵的作业学生就来不及完成。

其次,谈学生方面:1.上课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很重要的环节,有些同学上课可能睡觉或东张西望没注意听讲,导致不会或一知半解,因此作业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甚至转移做别的作业。

2.注意力不集中,效率低。

做作业时间和同学打打闹闹,说说笑笑,真正做作业的时间很少,稍微多一点作业就完成不了。

3.基础差或智力低下,不会做。

由于长期以来基础很差,造成学习跟不上,作业做不来,可是又怕困难,或者怕别人耻笑,不敢问别人,不想方设法去解决,而是。

时才知道作业没作4.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

不少学生在家中是“小王子”“小公主”,一家人围着转,整天哄孩子开心,舍不得让孩子吃苦,怕孩子生气,不敢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家教不力。

5.留守孩,无人管束或管束不力。

因父母外出打工,长期对孩子的学习监管力度不足。

6.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个人拜金主义思想严重,对做作业不当一回事。

针对学生以上几种不做作业的情况,可采取以下对策:1.建议老师布臵作业时要做到精选作业和适当布臵,有时可采取分层次布臵作业,真正使所学生所学知识得到落实,逐步树立差生的学习信心,培养按时交作业的良好习惯。

2、明确做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提高学习成绩是每个学生的心愿,作业是对当天所学内容的复习和巩固,可以有效地查缺补漏,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是首要的。

在班内对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及时表扬,对不交作业的学生给与批评和适当惩罚,从而培养起自觉主动做作业的意识。

3.建立和健全合理有效的作业收交和检查机制。

我们二(12)做法如下:各组挑选责任心强的同学担任本组小组长,职责负责每天作业收交并清查未交学生名单,最后由课代表到各个组长处收交作业并统计未交学生并督促未交学生上交作业。

一周末由学习委员统计各科每天未交作业学生及各科经常不交作业的学生名单,下周班会进行通报及处理。

4.及时纠正学生不完成作业的毛病,防止蔓延。

一发现有个别学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立即教育他们,并让他们当天及时补上,再罚做一些适量的作业。

使学生知道不完成作业不但没省力,反而更麻烦。

千万不能拖延,让其形成气候,任其蔓延。

应让全班同学意识到:“及时完成作业更省力”。

逐步培养学生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5.软处理和硬处理。

“软处理”,即当有些上进心比较强的学生不及时完成作业时,为了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先不忙处理,先观察、了解一番,旁敲侧击,通过各种方式激起他(她)内心的涟漪。

使他们能从教师的言行中悟出自己的失误,进行反省自纠。

另外有些同学确实忘了时,可问清楚再要求按时上交即可。

2“硬处理”,一般运用于自我意识比较差的学生。

他们一般还未认识到不做作业的害处。

或是明明知道可就是管不住自己。

对这样的同学,要以班规为手段,使其得到相应的处理后,过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软处理使其逐步改变。

6、褒奖法。

即优点夸大法。

如我们二(12)班有一女生,人比较聪明,但常常自以为是。

她自认为:“我会了为什么还要做?对此,老师针对她解题快且思路清晰这一优点,上课时,我常常让她讲解题思路并带动了其他同学学习热情,她的学习自信心倍增。

时间一长,她觉得自己是个好学生,要是再不做作业就对不起大家的信任。

从此把他不做作业这一毛病根治了。

6.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

只有学生充分信任老师,能与老师进行推心臵腹的交流,他们的烦恼和困难才会向老师诉说,老师才能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

老师要积极地和学生交朋友,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点燃学生心中学习的热情,激起学习的欲望。

如二(12)班有一男生,长得人高马大,较聪明,看问题比较敏锐。

因其发育早,已有成人意识,渐渐地无端生出一些烦恼。

近来不知怎么回事,有了急剧变化。

最明显的是,作业不能及时完成,总找理由推托。

我不是粗暴地训斥,而是与其促膝谈心,采用暗喻式点拨他。

说他以前在老师眼里,是一只香喷喷的红苹果,现在所犯的错误就像是红苹果里钻进了一条毛毛虫。

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红苹果就会慢慢变成烂苹果。

该生深受触动,觉得自己对不起老师的关爱和信任。

7.加强家校联系。

不做作业的学生,他们在改正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

这时,我们非常需要取得家长的配合,“协同作战”。

只有这样,才会形成合力,让不做作业的学生“无处藏身”。

因此,学校与家庭应经常联系,双方对学生的一举一动皆能了如指掌,及时扼制不做作业现象的抬头,不留坏习惯滋生的时间和空间。

我们班某某学生学习习惯差,各科作业差,我及时和家长及时沟通,周末回家在进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并实施长期的电话互通机制,这才帮他慢慢去掉“懒劲”。

教师对不做作业的同学绝不能放弃,要积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应对。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只要我们是真心为学生的发展负责,总有一天,学生会明白老师的一片苦心。

同时,要多方改革作业,让学生有自主选择作业的权利。

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1225”教学模式是眉县槐芽中学自2005年以来不断尝试推行新课改、践行学生主体地位而摸索新创的高效教学模式。

“1225”教学模式的内涵“1225”教学模式的内涵具体是指:“12”即“精讲、精练、互动,激情、激励、激发”12字课堂教学原则;“2”即教案和学案;“5”即教学活动的五个环节:学生课前自主预习,学生课堂自主学习,学生课堂合作探究,教师重、难、疑点精讲,课堂检测、教学活动小结及教后反思。

“1225”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及要求一、“12”即“精讲、精练、互动,激情、激励、激发”12字课堂教学原则。

这是高效教学的灵魂所在。

“精讲、精练、互动,激情、激励、激发”旨在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以讲练结合为方法的原则,达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效益,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师生双边活动和生生双向活动,且从学生实际出发,突出教材重难点,准确地揭示教学内容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教给学生认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精讲”有“四讲”:一讲重点。

教学重点要讲清讲透,非重点内容或学生通过预习可以理解、掌握的问题可以略讲甚至不讲;二讲难点和学生学习中产生的疑点。

三讲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四讲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

“精讲”主要采用“设疑提问”、“启发诱导”和“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

“精练”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并加以指导,是引导学生通过“练”,达到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练习题不仅要有一定的数量,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质量;不但要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要有利于他们能力的提高。

精练的重点:一要练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问题;二要练课本中的例题及配套的练习题及其变式题。

“精练”应与“精讲”紧密结合,做到“讲”中“练”,“练”中“讲”,通过“精讲”与“精练”的有效“互动”,实现高效教学。

“激情”即教师要引导学生热情积极地参与学习。

首先教师自己必须有热情,有真情,有激情,有忘我的投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果我们做教师的真能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情四射,那我们的学生就一定能受到熏陶和感染,一定会让自己的思想情感之花充盈而完美地绽放……“激励”即在教学中,适时地富于积极的情感激励,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保持旺盛的乐学情绪。

教师的细小动作和微妙的神态暗示、富于积极的情感性激励语言,都能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火,激发其内在的积极性,使师生心心相通,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在学生没有答对问题时,更要给其激励,并适当给以方法上的指导,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产生强大的内驱力。

当我们每个教师都带着饱满的激情、适度的激励,组织教学时,我们的学生也就被“激发”出了惊人的能量,我们的有效教学才能真正的有效。

二、“2”即教案和学案。

教案和学案是高效教学的基本载体。

教案:教案,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的内容有两部分:①课堂教学活动流程,即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学案安排教学活动,包括课堂环节、时间分配、学生参与人数和方式、课堂师生评价、预设之外事件的处理等等。

②教后反思。

教后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 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

教后反思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的反思。

学案: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而编制的学习方案。

学案的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方法、自主预习提纲、我的疑惑、合作探究、自我测评、课堂小结、我的收获等。

学案编写及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学案与课时一致,学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需要及时编制,原则上一课时一个学案,也可以两课时一个学案。

教师上课依据学案组织课堂教学。

②课前,教学小组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和不同类型的班级编制学案;教学小组提前三周安排分工编写,提前两周负责编写的教师完成初稿,提前一周教学小组集体审议研究,教学组长审核、签字;前一周周五上午之前将下周的学案下发。

③学案要实施“分层要求”——分层目标、分层学习、分层达标、分层训练。

学生会的内容不编或少编;教材例题、课后题、资料习题选编(加工改选);不同课型(新授课、习题点评课、复习课等)都要编写学案;学案要切中学生学习的难点、疑惑点,照顾知识的重点、热点问题;选编内容宜精不宜多,内容有分层、有梯度。

学案页眉要有激励性话语,有编写人、审核人、使用时间(具体到第几周、第几节)。

三、“5”即教学活动的五环节。

这是教学任务具体实现的途径。

教学活动五环节即学生课前自主预习,学生课堂自主学习的交流和展示,学生课堂合作探究,教师重、难、疑点精讲,课堂检测、教学活动小结及教后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