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与工业区位比较

农业与工业区位比较

农业与工业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

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

平原——耕地;山地——畜牧业、林业。

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

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能运输: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

政策: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如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商品性生产基地建设。

2.自然因素的利用改造
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如橡胶、双季稻、小麦)。

改造不适宜的自然因素,使之适于发展农业(地形、水分、光照)。

改造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并充分考虑投入和产出比。

3.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市场需求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城郊农业的发展,苹果种植规模变化)。

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实例:古巴的甘蔗——气候条件适宜,长期的生产习惯。

河西走廊——夏季高温,有祁连山冰雪水灌溉。

珠江三角洲的鱼塘——河网密布,地热低平,低洼处长期积水,利于挖泥成塘。

上海郊区的乳牛场和养鸡场——乳畜制品、鲜奶、鸡蛋等不适于长距离运输,从经济效益考虑,分布在城郊,有利上海市场。

4.世界四大典型地区农业区位及突出特点比较
水稻种植业
(亚洲) ①有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和雨热同期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②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③有肥沃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低缓的丘陵;④土壤肥沃、土层深厚。

⑤交通便利,市场广阔;⑥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⑦栽培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⑧亚洲居民喜食大米。

特点: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③机械化水平低④科技水平低⑤水利工程量大
大牧场放牧业
(潘帕斯草原)
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③距海港近 (措施:①培育良种②改善交通③开辟水源④种植饲料)
商品谷物农业(美国)
①自然条件优越;②交通运输便利;③地广人稀;④工业基础雄厚;⑤科技先进
(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混合农业(墨累-达令盆地)
①地中海气候,光热充足②有河流及地下水提供水源;③地势低平,
土壤肥沃;④地广人
稀.土地租金低;⑤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水源不足需调水
(特点:①生态农业;②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活;③市场适应性好)
二、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1.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因素: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策主导因素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
工业部门类属名

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代表部门
原料指向型工业运输原料成本较高(原料到产品重量大
大减轻)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动(易变质
等) 甜菜、甘蔗制糖等水果、水产品加工
市场指向型工业运输产品成本较高(体积减少不多或有
增加)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易变质、破碎
等) 家具、印刷、啤酒部分食品
动力指向型工业消耗大量电能的工业炼铝厂、冶金及化工等重工业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应接近具有大量
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
制鞋等
技术指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
达地区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1)原料地对工厂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如宝钢。

(2)交通运输仍对工业布局很大吸引力,但在发达国家运输已相当完善,交通运输已不再成为主要因素,如日本沿海,我国沿江沿海。

(3)信息网络的通达性越来越突出。

(4)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加。

3.世界典型工业区的区位及特点比较
传统工业区
(德国鲁尔区) 区位:①煤炭资源丰富;②距铁矿区近;③水源充沛;④交通便捷;⑤市场广阔
衰落原因:①生产结构单一;②煤炭地位下降;③钢铁_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综合整治:①发展新兴工业;②调整布局,③改善交通;④发展科技;⑤消除污染
高技术工业区 (美国硅谷) 特点:①高技术人才比例高;②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③研爱费用高;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区位因素:①环境优美;②气候宜人;③科技教育发达;④交通便捷等
4.我国四大工业基地比较
工矿特点区位优势面临问题及对策
辽中南
著名的
重工业区
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交通发达:铁
路公路网稠密,还有大连的海运;经济腹地和
市场广阔;工业基础雄厚。

劳动力资源丰富;
有统一电网,国家政策扶持。

问题:水源、能源不足环境污染严

对策:跨流域调水,节能降耗,治
理环境
京津唐
北方最大
的综合性工
业基地
①有丰富的煤、铁、石油、海盐等资源;②近
棉花产地;③交通发达:(铁路公路网稠密,
还有天津的海运;经济腹地和市场广阔);④
有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作依托,⑤科技文化发
达;⑥劳动力素质高;⑦有统一电网;⑧政策
优惠,对外开放程度高
问题:水源严重不足;环境污染严

对策:跨流域调水;西电东送;节
能降耗;治理环境。

沪宁杭我国规模最
大、结构最
完整、技术
水平最高、
效益最高的
综合性工业
基地
①优越的位置:东部经济区的中心;②便利的
交通:“黄金水道”的入海口,沿海航运的中
点,京沪、沪杭线交汇,国内三大航空港之一;
③广阔的经济腹地和消费市场;雄厚的工业基
础;④发达的科技和高素质的劳力;⑤政策优
惠,对外开放程度高
问题:①能源和矿产不足;②土地
资源紧缺;③环境质量下降
对策:①西电东送,西气东输;
②治理环境
珠三角
轻工业为
主的综合性
工业基地
①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东南沿海,毗邻港澳,
面向东南亚,著名侨乡,便于引进外资和先进
技术;②交通便利;③市场广阔;④人口稠密,
劳动力资源丰富;⑤政策优惠;⑥对外开放程
度高
问题:①常规能源不足;②土地资
源紧缺;③环境质量下降
对策:①西电东送;②治理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