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地理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第三第四节资料

经济地理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第三第四节资料


图3.22
胡佛的制造业规模与市场末端送达价格线
三、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一) 假定命题 廖什认为:
大多数工业区位是选择在能够获取最大利润的 市场地域。 最佳区位不是费用最小点,也不是收入最大点, 而是收入和费用的差最大点,即利润最大点。
而市场地域与价格、需求均有关。
(二) 假定条件
第一,在均质的平原上,沿任何方向运输 条件都相同;进行生产必要的原料充足,且 均等分布。 第二,在平原中均等地分布着农业人口, 最初他们的生产是自给自足,且消费者的行 为相同。 第三,在整个平原中居民都具有相同的技 术知识,所有的农民都可能得到生产机会。 第四,除经济方面的作用外,其它因素都 可不考虑。
(二) 送达价格与市场地域(选讲)
1.采掘工业的市场地域
问题:在资源分布地已知的条件下,如何决定采 掘工业的生产地供给市场地域。 分析工具:送达价格——是采掘费和运费的和。 该值可由从生产地向外呈放射状的等送达价格线来 表示。 分析思路:消费者是从最低送达价格的供给地购 买商品。这样两个生产者的市场地域的界线就是以 两个供给地为中心的送达价格相同地点的连线。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 区位理论
第三节
其它工业区位理论
一、帕兰德的区位理论 二、胡佛的区位理论 三、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一、帕兰德的区位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帕兰德(1935)把不完全竞争的概念引入 区位理论研究。以价格为变量研究工业企业的区位问题。帕
兰德认为,区位理论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生产区位问题,即在假定原料的价格和分布地以及 市场的位置已知的条件下,生产在哪里进行的问题。 二是区位与市场地域的关系问题,即在生产地、竞争条 件、工厂费用和运费率已知的情况下,价格如何影响生产者
(三)廖什的市场区位模型
廖什以农户生产和销售啤酒为例,研究
市场区及其体系的形成规律和空间形式。
1.单一企业的需求圆锥体与理想的市场地域
农户在P地生 产啤酒,其在P 的销量为PQ(需 求为Q)。 F点啤酒销量 为零, F是农户 啤酒生产的市场 地域边界,QF为 需求曲线。 图 3.23 廖什的市场区与需求圆锥体
Yb
-X
A B
X
-Ya
-Yb
2、两企业市场区的竞争
当运费率、生产成本或企业竞争者的行 为等因素引起价格变动时,两企业的市场 地域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企业的销售 量和销售利润,如下列五种情况:
注:P——生产地价格 T——运费率
图3.18
市场区竞争
(资料来源:Haggett P .Geography: A Modern Synthesis.Revised Third Edition. New York: Harper& Row Publishers,Inc,1983.468 )
分析模型: 帕兰德研究了只有一个原料地和消费地的 简单模型。 运费率不变时,在原料地与消费地联线上 各点,总运费到处相同, 而运费率递减时,总运费在原料随距离递减,那么, 企业的最佳区位在市场或原料地更佳。 此外,帕兰德认为,运费最小地点当然是 最佳的生产地,但是,生产地的选择不能仅仅 考虑运费,还要考虑其他费用,因此,最佳的 生产地应该是所有生产费用的总和最小。
当采掘费一定时(一定的供给量下, 或生产量下),运费成为影响价格的唯 一变量。 胡佛认为,采掘工业的特点是随着 地域的扩大,平均费用也伴随着生产的 增加而上升,其对市场地域界线的影响 如图示:
图3.21
在收入递减条件下,两个生产者的市场地域的界线
2.制造业产品的市场地域 制造业随着产出量的增加,如果生产费 减少,那么,即使消费地不断地远离生产 地,边界线也会呈下降的趋势。 由于规模经济产生的报酬递增或远距离 运费递减带来了产出量的增加,使得独立 的生产者数量减少,生产者的市场地域在 扩大。
(二) 区位与市场地域
1.区位对市场地域大小的影响 分析工具: 帕兰德用直线市场模型来说明市场地域大 小的决定问题 假定有一直线市场,只有两个生产同样产 品的企业。 两企业的市场地域分割与两者产品在市场 地域空间各点的销售价格有关。 (这一假定,把不完全竞争引入区位理论研究)
分析: 假定市场上某地的产品价格等于生产地价格加 上到消费地的运费,当运费与距离呈比例时,市 场上该产品的销价将随着离生产地的距离而增加, 且在所有的方向都会同样增加(斜率相同)。 用几何图形表达:地方价格的高低呈漏斗状。 漏斗的下端就是生产地。(如图)
图3.16
帕兰德的市场地域分割
(就 与 在 价是 购 这 格漏 入 些 相斗 地 漏 同相 无 斗 点交 关 相 )的 。 交 部这的 分样地 在,点 平市, 面场价 上的格 的分相 投界等 影线, 线也而 ,
结论: 两个竞争者的市场地域范围由两个价格 漏斗相交部位在平面的投影线可以确定。
Ya 销售价格 生产价格
二、胡佛的区位理论
(一)运输费用理论(见第二章第三节) 1.运费结构 2.运输方式与运费的关系
胡佛的运输费用理论的意义 对运费的结构分析,提出了随距离的变化 呈递减趋势的途中运输费用和与距离变化无关 的场站作业费用,区位布局要尽量避免原料和 产品的多次中转——端点具优势。 按照原料和产品的运输距离可以通过选择 运输方式降低运费等。
的产品销售地域范围。
(一) 生产区位布局
帕兰德也研究了当原料价格、分布地 和市场给定时,生产区位的布局问题,他 的研究超出了韦伯,其贡献引人注目。
分析工具 在韦伯的等费用线分析基础上,帕兰德提 出了等送达价格线、等距离线、等时间线、 等商品费用线和等运送费线等工具。
分析思路: 帕兰德在假定运费是距离函数的前提 下,提出运费与距离的关系有两种形式: 距离比例运费(运费率不变)和远距 离递减运费(运费率递减) 。 这两种情况下,等运费线的表现形态 不同(前者间隔不变,后者间隔渐宽)。
廖什的市场区与需求圆锥体: 以生产地的需求量PQ为轴,将需求曲线QF旋转 一周,得到一圆锥体,即廖什的需求圆锥体。 圆锥体积即啤酒厂的总需求量。 圆锥体的底面,以PF为半径的圆形地域为啤酒 生产的市场区。其边界为啤酒生产的市场边界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