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2016学年第二学期)(2016—— 2016学年第二学期)指导流程:一、故事引入。
1. 讲述《指南针》的故事。
2. 想一想:听了故事,你知道了什么?3•你还知道哪些表示方位的词。
(如: 上、中、下、前、后、北等等。
)二、细读品味。
1. 指导学句。
(1 )出示:曰南北曰西东。
(2)借助拼音认一认。
(3)个别读,听评。
(4)分组读一读。
2. 理解句子。
(1)句子中介绍了哪些方位?用笔圈出来。
(2)引入《方向歌》,诵读。
3. 辨别“东西南北”。
(1)介绍方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熟练背诵。
(3)全体起立,根据口令找方位。
三、拓展活动。
1. 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2. 查资料。
方位在生活中的运用。
(如:制作地图)阅读指导课记录表 (2015 —— 2016学年 第二学期)阅读指导课记录表(2015—— 2016学年 第二学期) 时间 周五 地点 教室班级 —-指导教师栗鑫梅 阅读方法自学+指导指导重点 理解句意 书目类别《三字经》指导流程、出示释义、释文。
释义:方,方位。
应,对应。
中,中央。
释文:南、北、西、东,是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四个方位定出来。
、细读品味。
i •借助拼音认一认。
2. 个别读,听评。
3. 分组读一读。
4.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三字经的意思。
三、讲故事、明道理。
《南辕北辙》寓言故事出自于《战国策•魏策四》,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 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
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四、知识拓展。
指南针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
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针。
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
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 辨别方向。
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器。
指南针的前身是中国阅读指导课记录表(2015 —— 2016学年第二学期)指导流程:一、讲解释文。
导言:“五行”学说包括很深的哲学道理,非常复杂、我们只要知道一些就行了。
译文:至于说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
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
二、细读品味。
1. 出示句子,借助拼音认一认。
2. 个别读,听评。
3. 分组读一读。
4. 说一说“五行”指的是什么?三、了解“五行”。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运动方式。
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
中医用五行来解释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
预测未来的人用五行相生相克来推算人的命运。
四、拓展延伸。
你知道吗?水,代表液态,水性流动。
火,代表燃烧,火性炎热。
木,代表植物,木性生长。
金,代表金属,金性坚固。
土,代表土壤,土性包容。
阅读指导课记录表(2015 —— 2016学年第二学期)时间周四地点教室班级五(1)指导教师孙慧芳阅读方法自学+指导指导重点词语的理解、优美词句的积累书目类别《三字经》指导流程:、复习引入。
1. ..................................................... 背诵前面所学的内容:人之初水火土3. 还记得“五行”指的是什么吗?2. 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后两句一一“此五行二、解读品味。
1. 本:根本,本源。
数:运数,天理。
2. 本乎数,古人认为五行相生相胜,来源于运数。
3. 读诵句子。
(1)出示:此五行本乎数。
(2)借助拼音认一认。
(3 )同桌互读,互评。
(4)指名读、分组读、赛读。
4. 激趣背诵表演。
三、知识拓展。
那么,宇宙间的这个力量是如何促使这五种物类发生变化的呢?首先是相生”的规则。
生,即生发、生成、生养。
一般而言,生”从木开始,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刚好成一个圆形。
其次,是相克”的规则,即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刚好成一星形。
五行生克的道理,用右图形表示。
本乎数”火木水亠相1 沧相克贡行生克图阅读指导课记录表(2015 —— 2016学年第二学期)时间周四地点教室班级六( 1)指导教师刘红敏阅读方法自学+指导指导重点词语的理解、优美词句的积累书目类别《三字经》指导流程:一、谈话引入。
1. 老师觉得班里的XX同学是个有礼貌的孩子。
2•你觉得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评一评自己。
3•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
二、学文识字。
1. 指导认读三字经:曰仁义礼智信。
(1)找出你不认识的字。
(2)跟师读一读这些生字的音节。
(3)学生自由读。
2. 齐读,思考句子意思。
3. 理解“五常”:就是做人的五种基本德行。
4. 找出文中的五种基本准则。
仁义礼智信5. 熟读或诵。
6. 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谈谈你发现的值得大家学习的榜样故事。
(1 )组内活动(2)派代表上台汇报。
三、拓展活动。
1. 收集名人故事,体现优秀品质。
2. 把今天学会的三字经背给爸爸妈妈听。
阅读指导课记录表(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阅读指导课记录表(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指导流程:一、故事交流。
1. 谈话。
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的小故事有很多。
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孔融让梨》的故事。
2. 讲故事。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
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去卩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
”父亲听后十分惊喜。
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二、品读解析。
1. 出示句子:此五常不容紊2. 读准“紊”(w和)的字音。
3. 理解“紊”,即乱、混的意思。
4. 释文: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做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保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三、激趣背诵。
你能从头背诵学过的《三字经》吗?谁想做个挑战?四、畅谈收获。
学了“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这部分内容,在做人方面你有什么收获?阅读指导课记录表(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阅读指导课记录表(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指导流程:一、出示释义、释文。
释义:笃:深,甚。
初:开始。
令:美好。
释文:一开始能真诚地侍奉双亲固然很好,但始终如一坚持到最后更属难能可贵。
二、细读品味。
1•借助拼音认一认。
2. 个别读,听评。
3. 指名读,正音。
4.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千字文的意思。
三、背景故事。
这两句出自《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一般认为,曾子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讲的是孝道,意思是说人要怀念祖先、孝顺父母一一换句话说,不仅要关心怎么没的,还要关心怎么来的一一这样的话,做人就厚道了,整个社会的风气就好转了。
现在一些富有传统气息的乡村人家在祖宗牌位上面也能看到慎终追远”这四个字。
但是,很多学者说这样解释似乎不是曾子的本意,认为慎终追远不仅是怀念逝去先人的完成时,还是指导我们生活实践的进行时,因此可以将其理解为:要想好的结果,就应该有好的开始。
四、集体背诵。
阅读指导课记录表(2016 —— 2017学年第一学期)阅读指导课记录表(2016 —— 2017学年第一学期)指导流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见过梧桐树吗?梧桐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是的,梧桐树很高大,你知道为什么吗?今天要学习的千字文会告诉我们答案。
二、理解原文。
释义:荣:梧桐。
籍甚:盛大。
释文:梧桐树之所以高大,是因为它有宠大的根基;孝德高尚,好名声会流传久远。
三、细读品味。
1•借助拼音认一认。
2. 个别读,听评。
3. 指名读,正音。
4.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千字文的意思。
5. 激趣背诵。
四、畅谈收获。
1. 小组讨论:从这两句千字文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2. 指名全班交流。
3. 师小结:做人也是一样的,德行就是做人的基础了,只有拥有了好的品德,才能做一个成功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有德能孝是事业显耀的基础,这样的人声誉盛大,传扬不已。
阅读指导课记录表(2016 —— 2017学年第一学期)阅读指导课记录表(2016 —— 2017学年第一学期)指导流程:一、揭题导入。
1. 出示千字文:学优登仕摄职从政2. 今天我们一起来理解并朗读背诵这两句千字文。
二、理解原文。
1.出处《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2. 释义“优”:有余力,学习之余还有余力或者闲暇,就去做官。
通悠”。
3. 意思是说:事情做好了,可以总结经验,从中学习,取得进步;学习学好了,就可以把这些知识用应到日常做事中。
”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出仕是时习之”的途径之一。
正如孔子所说修身学习是无止境的,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希望大冢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有机会就不要放弃学习。
三、细读品味。
1. 借助拼音认一认。
2. 个别读,听评。
3. 指名读,正音。
4.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千字文的意思。
5. 激趣背诵。
四、总结激励。
学习出色并有余力,就可走上仕道,参与国豕的政事。
现在呢,我们有很多施展自己的能力的机会,不一定非要当官,但是只要有能力就要出来担当自己的责任,有所作为。
阅读指导课记录表(2012—— 2013学年第一学期)阅读指导课记录表(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指导流程:一、复习导入。
冋学们能把前面所学的千字文背诵给老师听听吗?你们真是太棒了,都是爱学习的孩子。
今天我们再学两句:存以甘棠去而益咏二、理解原文。
1. 这两句所说的典故出自《诗经•召南•甘棠》,表达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勤政爱民好干部的赞美、怀念和期盼之情。
2. 释文:周人怀念召公的德政,保护好甘棠树,不忍砍伐。
召公虽然离去了,但百姓们却世世代代歌颂他。
二、读文识字。
1•借助拼音认一认。
2. 个别读,听评。
3. 指名读,正音。
4. 激趣背诵。
四、拓展诵读。
诗经•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敝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这首诗的意思简化为这样一句:谁也不许到那棵高大茂盛的甘棠树那里去搞破坏,因为那是敬爱的召公战斗过的地方。
”也可以理解为:人民的好干部召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阅读指导课记录表(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阅读指导课记录表(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阅读指导课记录表(2012—— 2013 学年第一学期)阅读指导课记录表(2012—— 2013 学年第一学期)精品文档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