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述1.1编制说明本方案以说明机组施工程序,各工序的施工方法和操作要领为主要内容进行编制,各工序的操作细则及详细的安装技术数据等通过现场技术交底、工程质量单及安装指导图等形式体现。
压缩机系统出厂前进行了机械运转试验和性能试验,故本机组在安装和以后的调试、试运阶段中,在没有发现异常问题的前提下,原则上不予以解体。
油系统的清洗、循环工作将列入试车方案中。
安装人员应熟悉施工设计方案、图纸、技术文件,了解其所承担的安装项目各技术要求的前提下,方可进行施工。
1.2编制依据制造厂商提供的技术文件与图纸;《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篇)》DJ5011—921.3工程概况内蒙蒙大项目压缩机厂房长58米,宽24米,高20米。
在厂房内布置两台压缩机组:合成气离心压缩机组,氨气离心压缩机组。
各机组的组成状况如下:合成气离心压缩机组由一缸两段九级组成(一段七级,二段二级),压缩机与原动机由膜盘联轴器联接,压缩机和汽轮机公用底座,整个机组采用润滑联合油站供油,压缩机的轴端密封采用约翰克兰鼎名密封(天津)有限公司的干气密封,原动机采用杭州中能汽轮动力有限公司的凝汽式汽轮机。
机组布置示意图如下:氨气离心压缩机组主要由MCL707+2MCL707离心压缩机、汽轮机、气体冷却器、气体分离器及润滑油站等组成。
MCL707+2MCL707型离心压缩机是一种多级压缩机,机壳为水平剖分式,压缩机主要由定子(机壳、隔板、密封、平衡盘密封)、转子(轴、叶轮、隔套、平衡盘、轴套、半联轴器等)及支撑轴承、推力轴承、轴端密封等组成。
压缩机由三段十四级组成;MCL707为一段压缩(共7级叶轮)时轮顺排布置,叶轮最大名义直径为700mm;2MCL707为二段压缩(共7级叶轮)叶轮背靠背布置,叶轮最大名义直径为700mm;轴端密封采用干气密封。
原动机为杭州中能汽轮动力有限公司提供(机型:NH32/01)。
压缩机与汽轮机之间、高压缸和低压缸之间均采用膜片联轴器联接。
整个机组由同一润滑油站提供润滑油。
压缩机高低压缸及汽轮机布置在同一个底座上,机组布置示意图如下:1.4机组主要技术参数1.4.1空气透平压缩机组1)合成气离心压缩机设计工况:位号:型号:HS4569-2型式:凝汽式汽轮机功率:9813kw转速:9725 r/min转速范围:临界转速:机械跳闸转速:电子跳闸转速:进汽压力:排汽压力:1.4.2氨气离心压缩机组1)压缩机部分型式:离心式位号:型号:MCL707+2MCL707额定转速:功率:流量MCL707/2MCL707:进口压力MCL707/2MCL707:进口温度MCL707/2MCL707:出口压力MCL707/2MCL707:出口温度MCL707/2MCL707:一阶临界转速MCL707/2MCL707:二阶临界转速MCL707/2MCL707:2)蒸汽透平部分(参数待随机资料到后补齐)位号:型号:NH32/01型式:功率:转速:转速范围:临界转速:机械跳闸转速:电子跳闸转速:进汽压力:排汽压力:2施工工艺及施工综合网络进度见机组施工工艺及综合网络进度图合成气离心压缩机组施工周期:65天氨气离心压缩机组施工周期: 65天..3机组安装程序和施工方法3.1设备开箱检验该项工作应由建设单位物资供应部门组织,会同施工单位和供货方代表共同进行现场开箱检查、清点、验收。
应对照装箱单逐一清点各设备、零部件、备品备件、管材管件、电气、仪表元件部件、随机资料、专用工具等,检查各件数量、规格、型号等是否与装箱单相符。
同时进行外观检查,确认是否有损坏、缺陷、锈蚀等,发现问题要当场确认、记录并签字。
对于验收的各项物件,应由相应的专业人员分别妥善保管和存放,设备的备品备件应移交建设单位供应部门。
3.2基础验收处理1)基础移交时,应交送附有基础各部几何尺寸实测记录,基础混凝土试块报告与基础沉降观测记录的合格证明书,基础上应标有纵、横基准轴线和标高标记。
同时,必须清洗基础表面和基础螺栓孔,注意清除油迹和油脂等脏物。
2)根据基础施工图及标记,并参考土建专业的交工记录,放线进行各部几何尺寸与标高实测,其偏差要求如下:基础中心线与厂房轴线间距偏差:±20mm基础各安装平面标高偏差:±10mm地脚螺栓孔中心偏差:±10mm地脚螺栓孔垂直度偏差:10mm基础各中心线间相对偏差:±5mm进行上述检查时若出现超差,应对超差项目的数值与方向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是否有纠正余地,应以不影响正常安装为原则,否则应由土建部门处理。
3)基础处理两大机组均采用无垫铁安装法。
对于无垫铁安装的机组仅对放置机组底座各顶丝垫铁的基础表面进行修平处理即可。
上述工作完成后将基础表面其余部分按常规要求铲出麻坑并用水冲净。
3.3底座定位3.3.1由制造厂提供的机器底座带有调整螺栓(2),以便在进行二次灌浆前,对机器进行初步调整。
3.3.2将机器置放于基础之上时,建议采用下列程序:1)参照安装和基础图(附图1),首先将支撑块(1)置于基础上,将调整螺栓(2),顶到支撑块上(1)。
2)用螺栓(4)将底脚板(5)与底座平板固定在一起,并检查两个面的接触情况。
3)慢慢地将底座(连同机器一起)安放在基础上,用调整螺栓(2)和地脚螺栓(2)和地脚螺栓(3)固定。
用调整螺栓调平,使底座与基础的间距达到基础图中给定的尺寸。
4)用调整螺栓,在纵、横两个方向仔细找平底座,要使精密的水平仪均匀调节调整螺栓,使其均匀地承受各自负荷。
5)基础螺栓孔的首次灌浆要按附图3进行,灌浆料为无收缩的薄浆水泥。
3.3.3检查机器的水平及初步找正1)在机器的各支腿和支撑板之间插入塞尺(0.1mm厚、20mm长),如果塞尺塞不进去,说明机器很平稳,否则就要通过调节底座上的调整螺栓,以达到上述要求。
这些工作一定要在灰浆凝固后进行。
2)按图2所示,采用三块千分表,对附图2机器进行初步找正,一块在径向位置的千分表测量轴的径向偏差,二块在轴向位置的千分表测量轴的轴向偏差。
其水平允许偏差为0.2/1000。
3)检查半联轴器间的确切距离:4)在完成最终找正之前,不能将压缩机进出气口与主气管路连接。
3.4机组就位调整首先将其冷凝器及排汽接管就位后方可进行机组就位。
为方便和加速机组调整速度,一般先采用三至四组临时垫铁组支撑就位的机组,并调整其纵、横方位和标高及纵、横向水平,而后再用各顶丝(无垫铁安装)承载。
当确认各顶丝均匀承载后,检查蒸汽透平和各压缩机猫爪支撑处承载是否均匀,以此判断机组底座是否发生扭曲变形,若出现变形则应调整相关部位的顶丝的紧力予以消除,并在保持底座平整的前提下最终校准机组的纵横方位、标高及纵横向水平。
对于各单机装配在公共底座之上的机组,其纵横向水平的最终调整定位,有以下两种选择:第一种:在机组各支撑点处测量其纵横水平并调整,使底座总体保持平整并呈水平状态,然后在机组轴系中确定扬度值为零的转子轴颈,并以此轴为基准,进行轴系对中。
第二种:调整前,装设机组轴系的各组专用对中工具,确定轴系扬度值为零的转子轴颈并调整使其扬度值为零。
然后测量轴系垂直方向各转子之间的轴向偏差,并通过调整相关顶丝的紧力使底座发生变形致使轴系垂直方向的轴向的轴向偏差符合文件要求,在以后的轴系对中调整工作中,将只处理垂直方向的径向偏差。
确定机组轴系扬度值为零的转子轴颈实质上就是进行轴系扬度分配,其原则是尽可能使轴系两端转子轴颈方向相反的扬度值的绝对值相接近,避免出现某一端扬度值过大的现象。
对于二机组成的合成气压缩机组以透平后轴颈作为扬度零点,对于三机装配在一公共底座上的氨气离心压缩机组,使位于中间位置的挠性轴二端轴心联线扬度值为零,即该轴二端轴颈扬度值基本相等,方向相反。
调整前,应先从机组文件中查出确定为零值扬度的转子两端支撑座的热胀量,求出其差值,并将等值厚度的垫片临时加入热胀量大的支撑座承载面上或轴颈底部,然后测量调整进行机组底座的最终定位。
最后拆除临时垫片。
3.5机组各单机的检测、处理根据机组制造厂家及建设单位主管部门的要求,并视安装现场的具体情况,有选择性的对各机组进行以下项目的检测处理。
3.5.1蒸汽透平部分的检测项目(待资料到后补充)1)转子零点位置的检测与校正;2)转子相对于前后轴承座基准孔的定心检测调整;3)转子相对于汽缸定心检测调整;4)汽轮机隔板定心调整;5)轴承组件各配合面的贴合检查、处理;6)径向轴承径向间隙及紧力的检测、调整;7)止推轴承止推串量的测量与调整;8)各部油档间隙的测量与处理;9)汽轮机各通流部分及汽封部分间隙检测、处理;10)汽轮机各纵、横、立销的配合间隙检测处理;11)汽轮机猫爪限位螺栓纵横向膨胀预留量的检测;12)汽轮机猫爪限位螺栓垂直方向配合间隙的检测与处理。
3.5.2压缩机部分的检测项目机组是整体包装,为防止转子在运输途中窜动,包装时在止推轴承的轴向间隙及支撑轴承的径向间隙中加止动用铜片。
在现场安装就位后,将这些铜片取出,并手动盘车确认。
1)检查压缩机各纵、横、立销的配合间隙及各猫爪孔与螺栓纵横向膨胀预留量是否符合文件要求,否则应处理;2)压缩机猫爪限位螺栓垂直方向配合间隙的检测与调整;3)转子零点位置的检测与校正;3.6机组轴系对中调整3.6.1找正的测量程序1)要根据最重的或位置在最中心的机器开始找正。
2)如附图2所示,采用一个装有三块千分表的仪表架进行找正。
3)一块在径向位置的千分表测量轴的径向偏差,二块在轴向位置的千分表测量轴的轴向偏差。
3.6.1.1径向偏差读数1)如下图所示,把与垂直面对应的径向千分表调整到零位。
γv OZWb2)按照轴的转动方向,转动两轴,并每隔90°记下表的读数,如果千分表触头被压入其适当位置,则表的读数为正值,否则为负值。
3)垂直面偏差值为:γv=b/2(b 为转动180°之后千分表上的实际读数) 4)旋转90°(W)和270°(Z )之后测量出数值的代数和,应等于转180°之后测得的数值即:b=W+Z 。
而其代数之差的一半,表示水平面上的偏差即:γo=(W-Z)/23.6.1.2轴向偏差读数1)轴的轴向偏差(联轴器角偏差)用2块支距180°的千分表测量,测量前应将千分表调回到零位2)轴向偏差的读数,采用两块垂直排列的千分表,把千分表调到零点。
3)按照轴的转动方向,转动两轴,并每隔90°记下表的读数。
如果两块千分表安装在P 法兰上(千分表触头固定在相对应的法兰上)并从左到右看读数,可以看到:A —垂直平面,在垂直平面上轴向偏差值“av ”为:av=(d-g)/2;如果“av ”为负值,则法兰向下张口,如果“av ”为正值,则法兰向上张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