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地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1)1.1 工程施工图纸(建筑、结构图) (1)1.2 工程应用的主要规程、规 (1)1.3 工程应用的主要标准、图集 (1)第二章工程概况 (2)第三章施工准备 (6)3.1 技术准备 (6)3.2施工队伍准备 (6)3.3 材料准备 (6)第四章施工部署 (7)4.1施工区域划分 (7)4.2 地面工程的施工目标 (7)4.3地面工程施工的总原则 (7)第五章主要施工方法 (8)5.1细石混凝土楼地面 (8)5.2铺地砖地面 (9)5.3防静电架空地面 (10)5.4 耐磨混凝土楼地面 (12)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 (14)6.1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14)6.2 严格执行质量标准 (14)6.3 项目的质量监督 (15)6.4 严格执行监理制度 (15)6.5 严格执行样板间制度 (15)6.6 做好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质量控制 (15)第七章安全文明施工 (17)7.1 建立保证体系 (17)7.2 建立管理制度 (17)7.3 保证措施 (18)第一章编制依据1.1 工程施工图纸(建筑、结构图)1.2 工程应用的主要规程、规1.3 工程应用的主要标准、图集第二章工程概况本工程地下室地面做法主要有防滑地砖地面、无机耐磨涂层地面、细石混凝土地面、渗透型防尘防滑耐磨涂料地面、防静电架空地面。

精装部位(包括地下一层到地上四层电梯厅、后勤走道、公共走道、中庭、厨房、卫生间、餐厅、精品店、办公大堂、商城大堂、库房、办公区等公共区域;地上五层到27层电梯厅、休息区、卫生间、空中花园)我公司施工至地面垫层,以上部分为精装修单位施工。

卫生间、配电室、厨房、空调机房及其他防水要求的房间采用2厚双色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

表2-1 地面做法统计表2-2 地面做法表注:地面做法以建筑图纸材料做法表为准。

表2-3 地面工程量统计表(m2)3.1 技术准备班组在进行作业之前,必须由施工员对作业班组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施工员在进行书面交底前应由技术质量部先行审查,交底必须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交底容必须挂于作业面处。

3.2施工队伍准备二次结构阶段参与施工的各专业分包队伍进场施工前,必须检查其资质等级证明,并上报监理及建设单位,同意后方可进场施工。

1)专业施工队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并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且经过审查批准,专业施工队伍应按有关的施工工艺标准或经审定的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并应对施工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

2)承担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的人员应有相应岗位的书,进入现场作业前,必须将该资料上报总包单位安全部,经安全部审核合格后方可上报监理,同意后,进场进行安全教育。

3.3 材料准备所有材料均需提前定货,进场时必须符合项目材料进场规定。

各种原始资料必须齐全。

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所使用的材料在运输、储存和施工过程中,各专业施工队伍必须自行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坏、变质和环境污染。

2)各种材料进场后,必须经总包方技术质量部验收后,方可上报监理,监理同意后方可使用。

4)现场砂浆全部采用成品干拌砂浆。

4.1施工区域划分区域划分及各区域负责人:地下二次结构负责人:强;地上二次结构负责人:唐文斌。

4.2 地面工程的施工目标1)施工工期:根据项目总控计划地面工程施工日期2017年7月29日——2017年11月6日,且达到竣工交验标准。

2)工程质量目标:本工程结构质量目标:确保工程满足质量验收标准,争创优质工程。

4.3地面工程施工的总原则1)地面工程施工前先进行基层清理,报监理进行基层隐检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各工种施工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禁止工序倒置。

同时,严格执行样板制。

3)加强成品保护:地面工程施工完成后,应做好成品保护,防止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的破坏。

每道工序的施工人员都应做到保护上道工序,做好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

第五章主要施工方法5.1细石混凝土楼地面1)施工工艺施工流程见图5.1-1所示:图5.1-1 细石混凝土地面施工流程2)施工要点控制要点见表5.1-1所示。

表5.1-1 控制要点3)质量标准主控项目:(1)细石混凝土面层的材质、强度(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的规定。

(2)面层与基层的结合,必须牢固。

无空鼓裂缝现象。

一般项目:(1)面层表面密实光洁,无裂纹、脱皮、麻面和起砂等缺陷。

(2)地漏和带有坡度的面层,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倒泛水,无渗漏,无积水,地漏与管道口结合处应密平顺。

(3)楼地面各种面层邻接处的镶边用料及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规定。

(4)踢脚线的高度要一致,出墙厚度要均匀;与墙面结合牢固,局部空鼓长度不大于200mm,且一个检查围不多余2处。

5.2铺地砖地面1)施工工艺施工流程见图5.2-1所示:图5.2-1 地砖地面施工流程2)施工要点控制要点见表5.2-1所示。

表5.2-1 控制要点3)质量标准主控项目:(1)面层所用的板块的品种,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面层与下一层的结合应牢固,无空鼓。

一般项目:(1)砖面层的表面应洁净、图案清晰,色泽一致,接缝平整,深浅一致,周边顺直。

板块无裂纹、掉角和缺楞等缺陷。

(2)面层邻接处的镶边用料及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边角整齐、光滑。

(3)踢脚线表面应洁净、高度一致、结合牢固、出墙厚度一致。

(4)楼梯踏步和台阶板块的缝隙宽度应一致、齿角整齐,楼层梯段相邻踏步高度差不应大于10mm,防滑条顺直。

(5)面层表面的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倒泛水、无积水、与地漏、管道结合处应严密牢固,无渗漏。

5.3防静电架空地面1) 工艺流程施工流程见图5.3-1所示:图5.3-1 防静电架空地面施工流程2)施工要点控制要点见表5.3-1所示。

表5.3-1 控制要点3)质量标准自控项目:(1)面层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且应具有耐磨、防潮、阻燃、耐污染、耐老化。

(2)活动地板面层应无裂纹、掉角和缺楞等缺陷。

行走无声响、无摆动。

(3)支架、横梁、斜撑表面应平整、光洁,钢质件须经镀锌或其他防锈处理。

(4)防静电性能指标和机械性能、外观质量应符合相关规要求。

(5)施工材料应存储在通风干燥的仓库中,远离酸碱及其他腐蚀性物质。

一般项目:(1)活动地板面层应排列整齐、表面洁净、色泽一致、接缝均匀、周边顺直。

(2)踢脚板安装应牢固、平直,水平误差在5m围不得大于3mm。

5.4 耐磨混凝土楼地面1) 施工流程:见图5.4-1所示。

图5.4-1 细石混凝土耐磨地面施工流程2) 施工控制要点细石混凝土施工要点见5.4-1。

表5.4-1 细石混凝土施工控制要点表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6.1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建立由项目经理领导,项目总工、生产经理中间控制,施工员、质检员基层检查的三级管理系统,形成一个横向从土建、水电安装到各施工分包队伍,纵向从项目经理到生产班组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组长:吉柳彧副组长:瑞海、应望、银组员:强、唐文斌、翟王锋、小龙、元会、卢生、任浩凯6.2 严格执行质量标准本项目按照《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300-2013)、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9-2010)和有关规及作业标准进行验收评定。

地面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表6.2-1所示。

表6.2-1 地面基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mm)地砖的铺砌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宜避免出现小于1/4边长的边角料;板块类踢脚线施工时,不得采用石灰浆打底。

水泥混凝土面层表面不应有裂缝、脱皮、麻面、起砂等缺陷;表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倒泛水和积水现象。

6.3 项目的质量监督项目经理部由质量检查员和施工员负责对分承包方进行质量管理,监督分承包方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按公司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和项目质量计划制订切实可行的质量检查计划,并认真付诸实施,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评定,实现质量管理的全方位动态管理。

6.4 严格执行监理制度在工序质量检查监督上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不合格者必须进行返工,经复检合格后方可继续下道工序施工。

6.5 严格执行样板间制度在进行全面装修施工前,必须做好样板间,经建设单位、监理、设计、施工单位共同检查认可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6.6 做好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质量控制1)本项目的物资采购与供应均执行公司《物资采购程序》文件的有关规定,在经公司认证的合格分供方中选择,提高进场材料的进货质量和信誉保证。

2)进场物资的采购由技术质量部审核、审批;分包提出的材料需用计划,按所要求的数量、规格、要求进场时间由物资部办理有关委托事项,并要求有关合格分供方供货。

3)进入施工现场的物资材料,必须提供出厂合格证、材质证书和有关准用证等,由项目物资部组织验证,必要时取样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在现场堆放时做出标识。

如经验证或复试不合格,由物资部根据《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填报不合格品通知单,汇报、评审,按评审结果进行降低等级使用或退场处理。

4)凡进场的物资材料必须按照有关规进行检查和试验。

5)工程所用材料、成品、半成品等,在厂家和检验报告确定或完成后,应及时向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申报,并经认可后方可签订供货合同,组织材料进场。

第七章安全文明施工7.1 建立保证体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由生产经理、安环部经理、工程部经理、技术质量部经理、机电部经理、施工员和各专业分包单位等人员组成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组长:吉柳彧副组长:天平、瑞海、应望组员:王希堂、付新方、银、强、唐文斌、翟王锋、小龙7.2 建立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制度。

根据安全措施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责任施工员应向班组长进行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书面安全交底,再由班组长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各级安全交底工作必须完成书面的签认手续。

2)坚持周一安全活动制度。

项目部每周一要组织全体工人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对上一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对本周的安全生产重点和注重事项作必要的交底,提高每个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加强自身的安全防护。

3)对高大脚手架、特种架和大中小型机械设备的安装实行验收制度,凡不经验收的一律不得投入使用。

4)坚持班前检查制度。

施工员必须督促和检查分承包方施工作业面和施工时的各项防护措施是否满足要求,对其检查并督促其按时完善。

5)坚持定期安全检查和安全隐患整改制度。

项目部应每周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对查出的隐患定时间、定措施、定人员进行整改,并做好记录。

6)实行安全生产否决制度。

任何操作人员对存在安全隐患和不安全因素的施工作业有权拒绝施工,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或隐患不及时整改者,可令其停工整顿。

7)持证上岗和事故报告制度。

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

现场一旦发现危及职工生命财产安全的险情,要立即停工,及时向上级汇报,以利及时采取措施排除险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