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词语的英译
3.1 复习笔记
一、词语指称意义与蕴涵意义的确定
1. 指称意义的理解与表达
指称意义是“词的确切和字面的意义”。
并且一词多义的现象在语言中广泛存在。
在具体翻译时,应结合词语所处的具体搭配关系和语言环境对词语的指称意义进行全面、周密的分析。
例:
他是我父亲。
He is my father.
这姑娘是漂亮。
This girl is really beautiful.
此人是书就读。
This man reads every book he can reach.
是可忍,孰不可忍?If this can be tolerated, what cannot?
是古非今。
Praise the past to condemn the present.
【解析】“是”在以上各句中的指称意义各不相同。
第一句的“是”表示判断。
第二句中的“是”应重读,表示“的确、实在”。
第三句中的“是”表示“凡是”。
第四句的“是”意为“这”,仅用于书面语中,“是”的这一用法已带有蕴涵意义了。
第五句的“是”意为“认为正确”,作动词用,也是书面语。
2. 蕴涵意义的理解与表达
蕴涵意义指词语内含的情感和联想意义,是词语的隐含意义。
主要体现在词语的修辞色彩、文体特征、文化内涵等方面。
★汉语词语的语言形式往往具有浓厚的修辞色彩,集中体现在汉语的国俗词语中,如俗
语、成语、歇后语等等。
翻译此类词语时,译者可采用直译等方法尽可能在译文中反映出原文独特的文化信息和审美价值。
例:
宝钗笑道:“不用问,狗嘴里还有象牙不成!”(曹雪芹《红楼梦》)
“I don’t have to ask,” retorted Pao-chai. “One doesn’t expect ivory from a dog’s mouth.”(杨宪益、戴乃迭译)
★词语的蕴涵意义还体现为词语的文体特征。
两个指称意义相同的词在文体上常有庄谐、雅俗之分。
★汉语中的颜色词、叠词、数词等词汇往往具有丰富的蕴涵意义,译者在翻译这类词语时应充分考虑到它们在汉语语言文化中的特殊内涵,注重其蕴涵意义在译文中的再现。
二、词语英译与语言语境
词义与语境关系密切。
“每个词在一个新的语境中就是一个新词”(Each word when used in a new context is a new word。
)所以,汉译英时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对词语进行分析。
1. 根据语言语境确定原文词义
搭配(collocation)指的是语言系统内各个语言成分的同现和组合,是语言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汉译英时可根据词语的搭配关系确定词义。
例如“红包”一词的翻译:过年、婚庆、生日等场合所送的红包指的是“礼金”,应译成gift money;
单位在节假日时发的红包指的是“奖金”,应译作bonus;
行贿时所送的现金也称作“红包”,应译作bribes。
2. 根据语言语境选择译文用词
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近义词。
在翻译的表达阶段,译者常常需要根据译语的语言语境来
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使译文用词符合译语的规范。
例:
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
【译文】Keep fit, study well and work hard.
【解析】不可将“好”统统译成good或well,而应根据keep、study和work这三个动词在英语中地道的搭配关系来选词。
3. 根据语言语境消除歧义
语言和思维都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因此歧义现象在语言中普遍存在。
在口语中人们可以根据句子的重音、断句以及说话人的手势、表情来判断语句的意义,而在书面语中,消除歧义主要依靠对语言环境(即上下文)进行分析。
4. 语言语境与词语感情色彩的传达
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往往会染上独特的感情色彩,成为词语使用者文采、风格和创造性的集中体现。
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感情色彩能为原文增色,而这一感情色彩的成功传达也需要译者的匠心独运。
三、词语英译与文化语境
译者除了要对语言语境进行分析之外,还必须密切留意非语言语境——文化语境——的因素。
由于汉英两种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别,文化语境对汉英翻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汉英翻译中,译者首先要对汉语原文中的文化符号进行解码。
在解码之后,译者还需用译语将原文中的文化信息重新编码。
这一过程较之解码而言更为不易,要求译者对译语语言和文化有精深通透的了解和把握。
1. 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浓缩词语的翻译
汉语中有许多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浓缩词语,如各种简称、行话、俗语、新词等。
在这
些词语中有大量被省略的信息。
译者应灵活采用解释、加注等方法将原语中被省略的、对理解原意至关重要的文化背景信息予以补充还原。
例:
三乱indiscriminate fines, charges and assessments
传、帮、带Pass on experience, give help and set an example in training new hands.
2. 如若舍弃原文的文化信息,需考虑以下几点:
(1) 词语的文化内涵在原文环境中不属于重要信息,没有必要翻译,且译出后反而使译文芜杂生涩,影响词语主要意义的传达;
(2) 由于篇幅或是体裁的局限性导致译文中难以增补出词语的文化内涵;
(3) 词语的文化内涵与其植根的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即使勉强译出也难以为读者所理解接受,译犹不译。
四、“假朋友”的识别
“假朋友”这个概念源自法语中的Faux Amis一词,直译成英文即false friend,最初是指拼法与英语相同但含义不同的法语词汇。
汉英翻译中的“假朋友”主要有两种:
(1) 词形结构相同,但指称意义有别的“假朋友”;
(2) 词形结构和指称意义相同,但蕴涵意义有别的“假朋友”。
此外,不同的语言中存在词义空缺的现象。
针对这一现象,可以灵活地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巧妙运用英语词汇表达汉语文化词汇的含义,常用的翻译方法包括音译法、意译法、直译法以及加注法。
★音译法
例:气功Qigong、功夫Kong Fu、太极T ai chi、风水Feng-Shui、阴阳the Ying-yang ★意译法
意译法舍弃了词语的语言形式和字面意义,着眼于传达词语的文化信息。
例:
皮蛋preserved egg
元宵sweet dumplings made of glutinous rice flour
粽子a pyramid-shaped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 or reed leaves
★直译法
直译法既可使译文简洁明快,又能保留汉语文化词语的原汁原味。
例:
《易经》Book of Changes、号脉feel the pulse、京剧Peking Opera、龙舟dragon boat、春节Spring Festival、春卷spring roll、八宝菜eight-treasure pickles、纸老虎paper tiger、北大荒the Great Northern Wilderness、一国两制one country, two systems。
★加注法
加注法就是通过注释的形式在译文中补充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弥补汉英文化的差异,帮助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具有特殊文化色彩的词语。
除了与直译法相结合外,加注法还可作为音译法、意译法的补充。
加注的形式有:以括号或注释的形式加注或文内加注。
五、成语与四字格的英译
成语是人们长期沿袭使用的、结构基本固定的短语或短句。
四字格又称四字结构。
四字格和成语的涵盖范围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叠的。
1. 成语的英译策略
常用的成语汉英翻译策略包括直译法、意译法、套译法、加注法和增译法。
★直译法
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不引起错误联想的前提下,译者在英译汉语成语时可以采用直译法,例:
如鱼得水feel just like fish in water
★意译法
意译法虽然难以保全成语的文化特色和具体形象,却能简洁明快地反映出成语的喻义。
例:
手忙脚乱in a frantic rush
牵肠挂肚be full of anxiety and worry
★套译法
套译法是指套用译语中某个与汉语成语喻义相近的成语来进行翻译的方法。
套译法可用于下列几种情况:
(1) 两个成语的字面意义和蕴涵意义基本一致。
例:
肉中刺a thorn in the flesh
混水摸鱼fish in troubled water
(2) 两个成语的比喻形象有所差异,但比喻意义基本一致。
例:
笑掉大牙laugh off one’s head
乱七八糟at sixes and sevens
(3) 汉语成语原本是翻译的产物,因此可直接以英语成语回译之,例:
以眼还眼an eye for an e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