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骨质疏松症患者教育PPT课件
骨质疏松症患者教育PPT课件
17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中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4(1):2-17.
如何治疗骨质疏松症
编辑版ppt
18
骨质疏松治疗理想模式与现状
未满足的需求
目标: 降低骨折风险
改善骨质量
足够的用药量
依从性保证足够 的用药量
各类药物已经明确其在提高骨密度的疗效
编辑版ppt
19 19
维持骨骼健康– 生活方式与环境
原发性
性腺功能 低下
男性骨质疏松发病原因
编辑版ppt
14
骨质疏松症的分类
编辑版ppt
15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I 型 (绝经后) 雌激素不足为主要病因 II 型 (老年性) 增龄为主要病因
•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由各种疾病、药物或其它因素引起
•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编辑版ppt
16
骨质疏松诊断流程
编辑版ppt
骨质疏松症的常见症状
• OP骨痛:广泛、多部位、持续、难耐。 • 以腰背部的疼痛为主。 • 身体形态的改变如身高变矮,驼背等。 • 肢体骨折:手腕,髋部以及脊柱。
编辑版ppt
5
常见骨折发生部位
髋部骨折
椎体 压缩性骨折
编辑版ppt
腕部骨折
6
骨质疏松骨折 就在我们身边
秒
每3秒钟就发生一起骨质疏松骨折!
骨密度T值 -1以上 -1~ -2.5 -2.5以下
骨骼情况 骨量正常 骨量减少 骨质疏松症
-2.5以下并发生 一个部位以上 骨质疏度正常,锻炼身体,补充钙质
已经出现骨量丢失,较少不良生活习惯,定期检查
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定期检查,避免跌倒或外力撞击 以免发生骨折。与医生配合,使用药物治疗,减少骨 量丢失
前臂骨折
18秒/起
髋部骨折
19秒/起
椎体骨折
22秒/起
编辑版ppt
7
Johnell O et al.Osteoporos Int. 2006 Dec;17(12):1726-33.
骨质疏松骨折后 同一部位或其他部位再发骨折风险很高
再骨折风险
增加3.3倍
椎体骨折风险
上升5倍
绝经后妇女首次骨质疏松
首发椎体骨折后,1年内再发生率超过19%
使用药物治疗,减少骨量丢失。避免跌倒以及外力撞 击,以免再次发生骨折
编辑版ppt
11
骨科门诊BMD测定指征
• 女性>55岁/绝经后 • 同时有颈、腰椎及四肢关节退行性变/骨性
关节炎 • 规范方案治疗无效的多发骨痛
编辑版ppt
12
女性骨质疏松发病原因
编辑版ppt
13
其它原因 肿瘤
嗜酒
口服类固 醇激素
• 维生素D补充
– 维生素D对于钙的吸收以及骨骼的修复均有增强作用。体内 维生素D有两种来源:1、食物吸收;2、自身经过阳光照射 合成。
• 目前的需要钙及都有添加维生素D
编辑版ppt
21
骨质疏松症的常用药物治疗方案
种类
双磷酸盐 降钙素
主要药物
唑来膦酸 阿仑磷酸 利塞膦酸 鲑鱼降钙素
• 最准确测量骨密度是通过双能X线仪(DEXA),该检查过 程简单安全,不会给患者带来疼痛或不适。
• 经过检查后,将您的结果与20-29岁的健康成人骨密度水平 进行比较,得到标准差结果T值,如果T值低于健康成人平 均值2.5个标准差以下,即可以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 WHO根据骨密度结果对骨质疏松症进行分级如下:
髋部骨折后
近半数患者 再发骨折
骨折后,再骨折风险将显著 增加
首发髋部骨折后,再发骨折人均达2.3处
二次骨折将显著升高死亡风险2倍
Albrand G et al. Bone. 2003 Jan;32(1):78-85. Lindsay R et al. JAMA. 2001 Jan 17;285(3):320-3 编v辑o版n Fprpitesendorff M et al. J Bone Miner Res. 2008;23(11):18832-41.
• 适当的运动
– 适当运动可以增加骨骼肌肉系统强度,对骨骼 健康最为有益的运动是负重运动,如步行、慢 跑、爬楼梯、网球、跳舞、太极等,均可强化 骨骼系统,增强平衡能力,减少骨折发生机率。
• 健康的生活习惯
– 保持正常饮食和起居作息,避免烟酒与过度熬 夜
• 重视居家安全,避免跌倒
– 老年人或者是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需要 重视居家环境安全,改善环境,避免跌倒等意 外的发生。如在浴室加装防滑垫,保持地面干 燥,走廊不堆放杂物以及改善阴暗光线等
骨质疏松症患者教育
编辑版ppt
ACL-PM003/01-8/21009
编辑版ppt
2
骨质疏松症是如何发生的
编辑版ppt
3
OP的国内现状
• 认识度低:医生/人群 • 干预晚:发生骨折 • 防治不规范:单纯补钙
正常的骨
骨质疏松 骨量丢失、骨小梁变薄
骨质疏松骨折
编辑版ppt
4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年).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杂志.2011;4(1):2-17.
编辑版ppt
9
如何诊断骨质疏松症
• 虽然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悄无声息的,慢性骨骼疾病,但 该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同样重要。
• 骨密度检查(BMD)是目前公认的诊断骨质疏松症以及 了解疾病进展的方法。
• 通过骨密度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骨骼状态,预测未来骨 折风险,并且了解用药后的疗效。
编辑版ppt
10
骨密度检查
编辑版ppt
20
维持骨骼健康– 钙剂与维生素D
• 防治骨质疏松症最重要的原则是预防胜于治疗,因此在年 轻时期就应储存更高的骨量。
• 摄取足够的钙质
– 钙质是人体骨骼最重要的成分,从小加强高钙饮食的摄取, 如牛奶,奶酪等乳制品。根据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 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治疗指南,推荐每日成人钙摄入 量为800mg,老年人与绝经后女性每日摄入钙推荐量为 1000mg。
Bliuc D et al. JAMA. 2009 Feb 4;301(5):513-21.
OP骨折死亡风险
• 澳利亚Garvan医学研究所《JAMA》:骨质疏松性骨折及再 次骨折后患者死亡风险的长期趋势
• 1989年到2007年,60岁以上人群,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952 例(461例死亡),男性343例(197例死亡)。根据年龄和 性别标准化死亡率比较,女性和男性髋部骨折风险增加2.43 和3.51,腰椎骨折1.82和2.12,大骨折1.65和1.70,轻微骨折 1.42和1.33。如继发再次骨折增加死亡危险比女性为1.91, 男性为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