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保险差距
对策
1.加快对内开放保险市场的步伐,提高 加快对内开放保险市场的步伐, 加快对内开放保险市场的步伐 民族保险业的竞争力 2.国家对保险业应实行低税政策,进一 国家对保险业应实行低税政策, 国家对保险业应实行低税政策 步壮大民族保险业实力。 步壮大民族保险业实力。 3.改革我国国内资保险公司的保险经营 改革我国国内资保险公司的保险经营 体制和管理体制, 体制和管理体制,尽快实现与国际惯例 接轨。 接轨。
中外保险业差距
中外保险业差距
1、从保险业发展的规模上看,我国保险公司的 数量、保费总收入和资产总量都相对很少。规模 是行业和企业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从各方面的 统计数据应该看到,我国保险业还处在起步阶段。 2、从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上看,我国在这两方 面都处于相当低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 保险深度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年保费收入与同期国 内生产总值之比。目前,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保 险深度已达10%左右。而我国2000年的保险深 度为1.8%。保险密度指标是指人均保费。
中外保 班 金融11班 金融
目录
1
2 3 4
中国保险业现状
中外保险业的差距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前景
对策
中国保险业现状
中国保险业现状
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中国的保险业 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中国保 险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中国人民保险 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等国 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部分股 份制保险公司通过吸收外资和民营资本参股,股 权结构得到优化,治理结构逐步完善,经营管理 水平进一步提高。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体制改革取 得突破。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 理规定》《财产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监管指标》、 《财产保险公司分险种监管报表》以及《人身保 险新型产品精算规定》等一系列监管规章。加强 了保险业监管的制度建设。
中国保险也发展前景
中国保险也发展前景
• 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20多年来我国保 险业发展的实际状况,预计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期 内,我国保险业将出现以下发展趋势 :
保险市场体系化 经营业务专业化 市场竞争有序化 保险产品品格化 保险制度创新化 经营管理集约化 行业发展国际化 从业人员专业化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自身又存 在巨大的潜力 加入WTO后,中国保险业面临着前所未有 的挑战,同时中国保险业自身又存在巨大的潜力。 • 1、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加强了保险市场竞争程度,导 致保险企业保费利润率的迅速下滑。2、造成一部分保费 外流。3、与国内保险公司争夺一定的市场份额。 • 从全国的市场结构看,外资保险公司所占比重年还不到百 分之一,但在开放区域内的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已接 近10%,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 4、外资保险公司由于在待遇方面有着比国内保险公司优 厚的条件,会造成国内保险企业一部分优秀人才流失。
• 发达国家已达2000---3000美元,日本高达4600 美元。而我国人均保费只有127.7元,约15美元, 美国1600美元,人均保费是中国的107倍,日本 是中国的307倍。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是衡量保 险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3、从我国民众对保 险业认识的程度上看,保险观念还较差。人们对 保险在稳定社会经济,维护个人切身利益上的作 用认识不够。主动买保险的个人寥寥无几,整个 保险业,特别是人身保险是个买方市场,迫使百 万保险推销大军四处奔波,推销保险产品。保险 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作为社会的稳定器,必须 让人们从切身利益上认识其作用。
参考文献:
• 1. 乔桂明:《中国保险业发展战略研究》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12-01 • 2./person/show. jsp?t=692 • 3. 魏华林、俞自由、郭杨:中国保险市场的 开放及其监管。《保险研究》
• 从影响保险业的发展的诸因素看,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存在巨 大的潜力 1、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恩格尔系数的 不断降低,保险品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消费品必然会逐步伴 随收入的增加而日益提高。 2、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 整,保险业必将随着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不断增 加。在当代世界经济活动中,保险业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 作用,保险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将日益增加。保险机 构应充分认识到我国保险业存在的巨大市场潜力和生存空间, 实现保险业从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的转化。 3、在我国社会 经济发生重大变革转型时期,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范围呈日 趋增长和扩大的趋势。各种意外事故屡屡发生,天灾人祸不 期而至,这就为拓展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为保 险人员推销保险,开拓业务活动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为 保险业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1. 在竞争日益国际化的保险市场 上,我国保险业要想立于不败 之地,必须建立全新的保险经 营理念。 2. 积极开展保险科技创新活动, 全面快速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3. 加快培育高素质的人才 未来的 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4. 完善保险法规,强化市场监督 保证保险市场健康持续发展, 做到监督的全程化、动态化、 持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