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型升级破解发展瓶颈
--关于上方镇工业功能区发展的实践与思考工业功能区是借力发展的平台,是工业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是培育小企业成长的摇篮,是实现我镇工业经济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推动上方镇区域块状特色经济的优化、提升,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抓手,因而拓展工业发展空间,加快工业功能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上方镇工业功能区作为我区三个乡镇功能区之一,镇党委、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功能区的提升和发展,将功能区发展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切实拉高发展目标,保障发展要素,破解发展难题,扎实有效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现将功能区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研究汇报如下:
一、目前现状
工业功能区现有工业企业89家,其中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7家,已拥有衢州金牛碳酸钙有限公司、衢州银河钙业有限公司、衢州五星钙业有限公司、衢州徐氏钙业有限公司、衢州雪源碳酸钙有限公司、衢江区仙峰钙业有限公司等规模较大、经营能力较强的骨干企业。
2011年工业功能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10亿元,同比增长13.08%,实现利润1757万元,同比增长8.32%,实交税金626万元,同比增长28.81%。
其中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096万元,同比增长20.00%,实现利润380万元,同比增长38.18%,实交税金320万元。
上方镇工业功能区主要划分为三个区块畏坑、豪龙以及塘源口,集镇总体规划2008年作了修改调整,确定上方镇工业功能区规划总面积1900亩,其中畏坑320亩,豪龙公司380亩,塘源口1200亩。
工业功能区控制性详规2008年7月3日已通过专家论
证,并已编制结束。
上方镇工业功能区二期(塘源口)规划总面积1200亩,其中符合两规的土地面积只有250亩左右(原十里丰转让的国有土地50亩,鹿角堰村土地200亩)。
上方镇工业功能区已成镇内企业的集群、集聚地,占据全镇工业的大头,它的兴衰成败直接关系到全镇经济的兴衰成败,因此发展提升工业功能区时不我待、势在必行。
二、存在问题
1、布局规划不够合理。
一是部分规划缺乏科学性。
有些规划科学,缺乏土地承载可能,空间有限;有些规划布局不合理,规划区内存在不少农保田,调整难度大。
二是部分规划与实际开发脱节。
只是简单划地开工,没有科学编制开发建设规划。
没有一个系统完整的发展规划。
三是部分规划之间不协调。
有的规划与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相衔接,部门配套设施建设缺乏共构意识和共建行动。
2、建设资金严重短缺。
根据工业功能区总体规划,以及工业功能区近、中、远期的发展目标,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计划安排,以全镇之力,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千方百计提高资源和基础设施高度,投入一定的资金完成前期的供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但由于资金的紧缺迟迟不能到位,许多基础设施项目都实施不了,严重影响工业功能区的招商引资和投资环境。
畏坑工业功能区,4公里主干道,破损严重,影响货物运输,缺少跨河大桥,企业拉运原材料的车辆都要绕道6公里,极大增加了运输成本;塘源口功能区,园内大桥垮塌,至今没有重建,还有防洪坝、水、路等设施都没到位。
此外,工业功能区内企业废水排放管理配置,用电网线的改造,废渣堆放场地等基础设施都急需资
金建设。
3、土地瓶颈制约最大。
土地供给不足,镇内工业功能区熟地储备严重不足,存在项目等土地现象,去年已决策力行光学玻璃等项目就因为土地未到位,而延迟开工建设,物流交易市场也因为土地问题也推进较慢。
缺用地指标,在工业用地指标甚紧的情况下,用地指标来之不易,存在无地可征、无地可供的尴尬局面。
缺资金征用土地,由于受资金紧缺的影响,工业功能区内的土地没有预征,原已经征用的土地全部出让完毕,目前工业功能区内无熟地供应。
征用土地难度大,群众思想工作有待加强,以力行光学玻璃项目为例,去年立项土地报批也结束了,但是15亩的土地征用就是因为2户人家不同意,而迟迟不能落地开工。
4、优惠政策不够明确。
因2003年9月国务院针对全国工业专业园区进行了一次整顿,撤销了上方镇浙江省精细钙粉工业专业园区以后,原省级出台的优惠政策不能套用,而区政府对乡镇工业功能区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套用开发区优惠政策,也只兑现了2004年1年,近年来对乡镇工业功能区无明确的优惠政策。
5、管线迁移难度大。
功能区内涉及电力、移动、电信、铁通、广电等多家部门的管线迁移,工程量大,费用高,而且要一家一家的去协调,难度大,投资5000万元的联创精细材料有限公司,落地在上方镇塘源口工业功能区,就涉及电力、移动、电信、铁通等管线迁移,费用高达50万以上,如果针对全部管线迁移,费用就更高了。
三、对策举措
1、科学规划,构筑发展平台。
科学合理地规划功能区的布局和开发建设,避免无序、低水平开发,规划布局尽量
一次到位,减少不断调整布局造成投入浪费。
功能区的规划,遵循区块开发和城镇建设有机组合的原则,统筹生产力布局和加强区域联系的原则,超前规划和规范开发的原则,集约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
结合本镇实际,做深做细功能区的规划修编工作,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努力构筑科学完善的发展平台。
针对我镇工业功能区一期的发展空间现状,重新对工业功能区进行了总体规划编制,总体规划依据上方镇经济发展情况,从实际出发,进行了合理的布局,确定上方镇塘源口为工业功能区二期建设基地。
2、创新机制,加快基础完善。
从创新机制切入,增强乡镇工业功能区的自主开发能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更有效地发挥集聚产业、发展经济、促进小城镇建设的功能。
一是创新开发机制。
总结经验,拓展开发建设资金来源,进一步形成多主体构成、多元化融资、多方式投入和市场化运作的开发机制,缓解建设资金瓶颈,加快开发建设步伐。
以政府投资为主,谋划包装项目,比如特扶项目、水利项目等,吸纳各种资金,投入乡镇工业功能区基础建设;以企业投资为主,企业自筹资金投资;以集体资产作投资,以村经济合作社作投资主体,采取地权公有租赁的方式,为企业提供发展空间。
二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积极争取区财政对工业功能区开发建设的财政扶持。
进一步规范和运用好地方税收分成、资源税返还、技术改造贴息、标准厂房补贴等财政支持政策,建议区政府返还矿山出让金以及提高资源税返还比例,用于工业功能区发展。
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超前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开发、加快建设”的原则,推进乡镇工业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产业承载功能,做好熟地
储备等前期工作,实现“筑巢引凤”。
3、转型升级,提升竞争能力。
集聚产业,提升产业,进一步构筑产业集群优势,是工业功能区的发展之基和繁荣之本。
钙产业是上方镇工业功能区的主导产业,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快钙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能力。
始终坚持“工业立镇”战略,主攻产业转型升级,强力推进企业提质增效。
稳步推进矿山资源整合。
要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主职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稳步推进矿山评估、整合以及挂牌出让工作,以葱山与西山下石矿的成功整合为契机,推进其他矿山资源整合。
强力推进企业提质增效。
通过重组兼并,淘汰一批,整合一批,提升一批,有效地推进产业集群,逐步完成工业结构调整,转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不断衍生产业链,形成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实现钙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
扎实推进交通物流规范。
进一步规范交通物流管理,搭建集车辆停放、汽配、汽修、住宿、货物调配为一体的平台,力争建设一个占地55亩以上的交通物流市场,交通运输税达到200万元以上。
4、招大引强,壮大主导产业。
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招大引强,提高产业集聚的规模和水平,为工业功能区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
突出选商引资,形成外力推动型的产业升级局面;突出资源招商、产业招商,充分利用我镇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以及钙产业发展优势,发挥“省级小企业创业基地”、“中国碳酸钙之乡”、以及“碳酸钙行业协会”的作用,着力引进龙头型、链条型、配套型、科技型的项目,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培育发展产业集群。
按照“招大、引强、选优”的思路,主动对接大型企业,推进战略合作,争取引进超亿元项目同时,坚
持“引进好项目是财富、引进差项目是包袱”的理念,切实提高新进企业门槛,强化质量统率理念,着力引进“五好项目”,以亩产论英雄,要求新落户的企业亩均税收达10万元以上。
5、加强领导,增强发展合力。
重视加强工业功能区管理,形成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保障功能区管理有序健康发展。
进一步加强工业功能区建设的领导,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加快钙产业管理委员会的筹备工作。
管委会成立后,集中力量负责工业功能区项目实施、计划安排、统筹协调等工作,切实改变管理薄弱、任其运转、困难和问题较突出的状况。
以资源、环境、服务和优惠政策为抓手,加大软环境、优惠政策的扶持力度,转换角色、转变职能、优化政策,做企业的娘家人和服务员,创建企业服务中心,对落户企业和项目实行“一站式”代理服务,提供技术支持、融资指导、人员培训等服务,减少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企业的科技创新、产业提升、做大做强营造优越的社会环境。
上方镇张国梁
2012年8月9日。